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教学反思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2 16:4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趣的乘法


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之所以课题为“有趣”的乘法计算,同样是着重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计算规律的“有趣”。
教材编排首先明确指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进而通过笔算24×11、53×11、62×11的结果,在比较中获得初步感悟,并在举例验证中强化认识。之后编排的“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探究,其思路大致相同。
这里所要提出的是关于“验证”教学环节的编排,为什么要设置对规律的“验证”呢?个人认为教材编排的意图不光只是为了强化学生对规律的感知,更多的是遵循“探究规律”的数学本质,小学阶段对数学规律的探究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法。所谓不完全归纳法,即不完全归纳推理,是相对于完全归纳法而言的,是一种以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判断为前提,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做结论的推理。不完全归纳的结论是或然的,人们应用不完全归纳法,虽然可以从为数不多的事例中摸索出普遍的规律性来,然而这还是个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还必须进一步加以验证,因为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它可能真,也可能假。概而言之,对不完全归纳法来说,一方面是它的结论可能提供全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它的结论未必真实可靠。
基于不完全归纳法的这种本质特征,探究规律内容的编排基本上都安排了“验证”的教学环节。从这个层面上看,修订后的苏教版教材充分考虑到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吃透教材编排意图,确定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合理设计教学,努力打造有厚度、有深度、有数学味儿的数学课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5: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