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写得法 心中有数 ——市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教材培训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03:4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咱河南小语第一人丁保先老师曾说,一直以来,大家对语文教学投入可谓之大,但是,为什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提高?为什么出现“高耗低效”的情况?为什么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仍不会听,不好说,不乐读,不善写?我想如果我们站在丁老师和海量阅读第一人韩兴娥老师这两位巨人肩上,就会彻底明白孩子语文基础薄弱的缘由:紧抓应考,死嚼教材,读书太少!孩子对母语的感悟和体会,完全被四分五裂地讲解和大量的试卷埋没了。

       郑州的小语教研在许睿老师带领下,锐意进取,上学期末郑州市教研室统编教材培训给我们指明了下学期的学习方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要时常问自己: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书写时是否体会到汉字的优美?是否在阅读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是否在写作时,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是否在表达时更有条理。是否在用语文方法解决生活问题?我们是否让学生爱上并持续爱着语文。

        新学期上课前,对教材怎样整体把握?怎样心中有数地开展学习活动?结合教材培训,我做了一下以下思考:

        六下有四个常规单元,一个习作单元,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十七篇精读课文,五篇略读课文,八篇古诗文,十篇古诗词诵读,一个快乐书吧,三次口语交际,四个语文园地,五次习作。

       学习习惯

        一、预习、复习的习惯。二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三、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四、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五、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六、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七、课外阅读的习惯。八、良好的书写习惯。

识字写字

    整个小学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六年级下册没有要认识的字,只有要写的120个字。

一、生字识写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

二、要求写的字独立识写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上留有较充足的写字时间。

三、在规范端正整洁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行款整齐,书写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四、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鼓励勤于练字 。

识字举例,如《马诗》中的燕山月似钩的燕读уān,这种多音字要注上音,读准字音,掌握方法。课文《匆匆》里的一句,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像“涔”而“潸”两个字,这种难度字难读字的注音。初读读准再读理解。

双线结构一览

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民风民俗,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细写主要部分的。(阅读能力)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外国名著。语文要素是了解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阅读能力。)

第三单元人文主题习作单元,写出真情实感,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人文主题志向与心愿,语文要素是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阅读能力)

第五单元人文主题科学精神,语文要素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表达方法)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语文要素是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整体阅读

一、单元导语、课文、课后思考题、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中的栏目与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建立联系。例如:第四单元,导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阅读时一要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二、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习作时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课后题:下面的句子分别写了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读一读。结合句子加以体会。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去,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平静而慈祥的脸。课后题  三,无数革命烈士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叶挺、刘胡兰、董存瑞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他们在革命道路上谱写了壮烈的篇章,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

精读课与略读课的区别,

精读课学生习得学习方法,举一反三,激发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是自己读,把学到的方法用到阅读实践中,以自主性泛读为主。如第五单元第15课是精读课文,第17课就是泛读课把学到的方法用到实践中。

叶圣陶先生、朱自清先生合著的一本书《略读指导举隅》,书中说到国文教学的目标是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需在课本或选文以课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需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
       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遣,发挥净尽;略读指导,确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精读的时候给学生纤屑不遣的指导,略读的时候,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古诗词

回顾六年级上册学习方法:

一、借助注释理解字词。

二、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三、借助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意思。

六年级下册学习方法

         一、古诗词一朗读、背诵为主。熟读成诵,培养语感。读是中心。朗读、背诵、诵读。朗读中不必语气夸张,不用过度强调停顿、音调等。

         二、引导自主感受,不愿意过多依赖多媒体手段。

三、疏通诗意时,不必逐字翻译,亦可回避格律、用韵等知识。重言、象、意三个字。

文言文

       如:《学弈》。可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根据注释,理解意思;指导朗读、读通读顺;合作探究、叙说故事;反复诵读、积累语感;适度拓展、丰富认识。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意象是人心中的物象。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桃花象征美人,杨花有离散、漂泊之意,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

快乐书吧

快乐书吧是小说童话为主的文体,本学期阅读方法有两个,一了解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结构,二画人物图谱,做读书笔记,品味内涵。

      一、自由自在的阅读。1学期初安排自主阅读,避免精读课文式的讲解。2引导学生尽快读完推荐的书目,再布置阅读任务。选择最喜欢的一本或班级共读一本,避免过于强调阅读技巧,布置过多任务,每一本都让学生向学习课文一样读。3用好教材中的小贴士,原典精读,读到什么程度不做规定。避免布置类似于一两句话,概括主旨,评论价值这一类的任务。

      二、提倡学生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再去查找资料,避免教师直接讲解社会背景,提倡通过前言,后续一赘婿了解写作背景,避免通过网络查找小说评论,提倡做一些读书笔记,可以摘抄批注等安排说,避免安排阅读理解题,提倡画人物图,谱写全书结构揣摩表达主题,避免做精细的研究和资料罗列。

     让日积月累成为儿童的生活。

      读写并进

       一、阅读写作有各自任务,各自发展规律,主张适度读写结合如《匆匆》课后第三题。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仿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二、教学过程中读与写互相迁移。《腊八粥》: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三、对于一些表达特点叫突出的课文,先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会怎样下笔,再与课文作比较,形成“读书换位”。的思考方式。如《那个星期天》:《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

     丁老师说,阅读和习作是一对孪生姐妹。在大量深层次的阅读训练中,孩子们得益于名家的习作手法,学会了捕捉生活素材的本领,更领悟了巴金老人“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而是因为我有爱”的人生态度。在每周3篇随笔的磨砺中,在一学期60篇文章的积淀里,很多孩子练会就“下笔如有神”的真功夫。

    最后引用丁老师的话结语,希望本学期在这样的强化训练指导中,预期学生们基本上实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目标,能为中学输送了高质量的毕业生,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能得以形成、发展和提高,使语文读写点亮了孩子的生命。而我也在不断的反思与校正中,朝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奋力前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3: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