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完金水区第五届金硕杯的三节高段的语文课,真的觉得很震撼。许是离开讲台太久或是听课太多。听课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思考一些问题。
第一节课老师讲授的是《广玉兰》一课,这是一篇散文,如何能够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感悟广玉兰的生长特点和品性呢。宋老师的课堂真的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文章第三小节,在学生默读时,思考:不同形态的广玉兰花,哪一种最吸引你,哪里写得最美?学生在谈到“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这种形态的花时,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区分“白瓷碗”和“笑脸”两个词,不仅仅是软硬不同,用“笑脸”做比喻显得广玉兰花更有生命活力。因为体会深刻到位,学生读得也是声情并茂。
宋老师带领着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到广玉兰花不同形态的美,也知道了比喻、衬托、侧面描写等写作方面,不仅仅是在教给学生知识,也关注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还现场带来广玉兰的叶子,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用手抚摸感受正反两面的不同,正面的叶面比较光滑圆润,背面的叶面有些粗糙且凸凹不平。接着阅读第四小节的内容,看看作家的哪句描写最准确,再观察、摸摸月季的叶子,去区分两种叶子的不同,说说你的发现,因为观察细致、指导到位,学生在最后的写作练笔环节都能够写得具体而形象。好多学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段话来,且能形象生动,还能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写作方法。既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到学生的表达,这也非一日之功,肯定是老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有这种语用意识,长期培养的结果。
第二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同样是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围绕“趣”展开,写出了作家萧红童年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忧无虑的生活。通过园中景物描写衬托出萧红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借物写景(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在散文中经常用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景物、趣事的理解感悟到作家的感情抒发。赵老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的品读,以“这是一个 的园子”,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再谈谈自己的感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明白文体的特点以及萧红儿童化的语言之美。赵老师还有意识地变换句子的形式,让学生读读诗歌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去体会不同文体的表达,给读者的感受也不一样。
对于文中描写的几件趣事,赵老师采用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谈自己的体会,也是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本文的句式特点,儿童习语式的语言(这是我在观摩名家课堂时学到的知识)可以充分体现园子和园子中的我都是自由的。最后,赵老师联系萧红的生平让学生体会到作家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念念不忘,怀念自己的祖父,和她凄苦、漂泊的一生有关。顺势教师为学生推荐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将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种大语文观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萧红,进一步体会到萧红的语言特点。
最后一节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师,可能因为之前固有的观念,我总觉得她没能够把握住这篇文章要教给学生什么?是语文知识还是文章的写作方法?因为对于这类叙事性文章,我们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窃以为如果能从英雄的影响、父亲的影响、父亲的嘱托、受辱后忍辱负重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去品读感悟,而不是在第自然段父亲的嘱托这一段中花费近17分钟的时间来谈体会和引读,这样就使得后面的环节只能是一带而过,因为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让我们漫无目的地去做。可能是在设计时考虑得不大全面,因为学生在品读环节没有全方位地对司马迁的经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最后的练笔环节就不能做到有序且较为完整的表达。
阅读与表达其实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关于朗读和表达,我们要怎样着力处理的问题。这样有一个观念的问题: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正如薛微微老师在课后点评时所说:重视朗读、体验,重视朗读的指导,还要关注表达。还要注意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初读时要读正确、流利,细读时要具体指导,整体读要把握作者的情感。课后的练习要联系生活,抒发情感,进行拓展学用结合,联系孩子的自身和生活。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要通过学习例文,进而学会有意识地将课堂上学到的运用到写作当中。
因为是从一名观课者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未免有些偏颇,不一定符合课标的要求。只是在观课过程中,不是被动地去欣赏,在此过程中有些自己的感触而已,记下来让自己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