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9:3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
《宇宙生命之谜》精彩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同学们看一下课题,是关于什么的?  (师板书:宇宙,生读)
  师:宇宙是什么,你对宇宙有什么了解?
  生:宇宙是无比宽大的太空,传说宇宙有外星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看课外书知道的,电视节目里有很多。
  生:宇宙里有无数星球。
  师: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生:无边无际。
  师:宇宙不仅无边无际,而且从时间上也无始无终。也就是说,不知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也不知它的边界在哪里。
  师:宇宙里有无数星球,好多星球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星系,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一个大星系,在银河里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是太阳系。
  师:我们的地球就是太阳系里的一个星球。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但从很久以前,人类就有一个谜:除了地球之外,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现在,我们来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师板书)连科学家也不知道的称“谜”,边个问题科学家也没解开,我们来学学有兴趣吗?
  生:有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挑战答辩会”,挑战什么内容呢?我们分工一下。我们想用天文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各个小组,好不好?
  生:哥白尼,我们第一小组是哥白尼小组吧。
  师:你们组就是哥白尼组了,谁来当组长?(选定)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知道哪位古今中外天文学家?
  生:张衡。
  师:他发明了什么?
  生:他发明了地动仪,非常了不起。
  师:我们就叫你们“张衡小组”,谁任组长。(选定)
  师:好,组长选好了,我们分配一下任务:
  1.各组长先选四位同学,找到文章中最重要的一个段落,读给另一个小组听,并陈述你认为重要的原因。
  2.再找四个同学,找一段你们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不要重复段落。
3.再找四个同学,准备一个学术报告。(就是你选文中一个内容,加上有关的课外知识,编成一个发言稿,作学术报告。  
  (生开始组合研究学习)     
  师:“挑战答辩会”现在开始,首先由哥白尼组来提问张衡组的同学,你最喜欢的段落是哪一段,你为什么喜欢?
 (生1代表第一组,生2代表第二组)
  生2:(读第三自然段)因为这一段主要说明生命在天体中生存的条件。
  师:很好,请这位同学说一说生命在天体中生存的条件有哪些?
  生2:在天体上生存要有四个条件:一是合适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和生命物质,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足够的光和热。
  师:下面由哥白尼小组来读重要段落。
  生1:(读第8自然段)因为这段写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否定了生命存在的理由。
  师:把这段放到课文整体中评议。
  师:下面进行第二项:找一段你们喜欢的段落说说为什么喜欢,不要重复段落。
  生2:我读得是第9自然段。理由是它让我们知道虽然陨石有有机分子存在,但是没有找到能适应人类生命存在的星球。
  师:有意见吗?是啊,文章第5、6、7、8自然段告诉我们火星上不存在生命,当人们失望时,第9自然段又告诉我们有机分子存在,给我们一个谜。
  (生齐读)
 师:下面进行第三项:学术报告
生1:人们至今尚未找到宇宙有有生命的星球,但科学家仍然相信宇宙中存在生命,从掉下来的陨石中存在有机分子,让人们又相信宇宙中存在生命。……
师:你的报告让我们知道了宇宙生命之谜依然存在,人们要揭开这个谜底依然需要时间。
生2:根据对太阳系中行星的研究分析,知道水星温度高达300到400度,说明它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表面温度一般低于零下140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太阳系中唯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虽然它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人类还没有找到火星上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持环境卫生,让我们擦亮天空,……做绿色的卫士。
师:你的报告让我们知道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的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也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至今为止,人类没有找到有生命存在的地球之外的第二个星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8: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