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君小杯”年轻教师优质课比赛开始了,4月11日上午第二节,我讲了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课。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比例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放大与缩小现象。尽管课前我做了充足的准备,花费两个晚上的时间制作了课件,又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突破方法在脑海中过了很多遍。但是上完这节课我觉得确实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
课堂上幻灯片不超过10张为宜,讲课的节奏要和ppt图片展示同步起来。课堂教学不是预设的而是不断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复习环节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知识,比例尺表示的意义。1:500 , 3:1 一个线段比例尺,并说出哪些是放大比例尺,哪些是缩小比例尺。课堂上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列举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时,有学生说戴的近视眼镜,望远镜……。生活中的放大缩小和我们数学上的放大缩小是有所不同的。新授环节出示例题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读题,说一说你会怎么画?有的学生说把图形的各边扩大2倍。有的学生说是面积扩大2倍。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网格中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了解、感知三个图形两两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感知图形的放大是一个相对应的关系。学生发现“原来正方形,长方形与变化后的正方形,长方形长与宽的比相等”说明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了,形状不变。学生对图形放大与缩小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本节课的教学上看,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关系上处理的不够恰当。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还需要教师的引领,每个环节设置必要的小结与提问,可大大提高师生课堂效果。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课堂为学堂方面还需要努力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