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资源“双控”行动自查情况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1 10: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全面贯彻落实《xx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x办通〔2017〕x号)、2018年5月31日召开的县河(湖)长制领导小组暨县总河(湖)长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关于印发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推进湖长制,全面加强河湖库渠的管理保护,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结合2018年河长制工作要点,现将推进水资源“双控”行动自查报告总结如下:

一、概述

xx县是云南省玉溪市下属的一个县,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的南缘,属中山类型地貌。东接弥勒县,南连建水县,西邻通海县、江川县,北倚澄江县、宜良县。境内东西宽34千米,南北长x千米,总面积x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89%,位于北纬23°59′至24°34′,东经102°49′至103°09′之间,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东西狭,南北长,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高山、丘陵、盆地、河谷间杂交错,呈“两脊夹两槽”地形,较大的盆地有宁州坝和盘溪坝。全县设3镇1乡1街道办(宁州街道﹑盘溪镇﹑青龙镇﹑华溪镇﹑通红甸乡),下设77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全县总人口x人。                    

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不同海拔区域呈现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4个气候类型。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垂直高差悬殊,导致光、热、水的再分配,具有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全年日照时数1862.2小时,无霜期275天,全年降雨量x毫米。盘溪、华溪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主要河流有南盘江、青龙河、海口河、龙洞河和华溪河,均属珠江水系。

xx县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x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水x万立方米,人均x立方米,耕地亩均x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x亿立方米,占x%;地下水x亿立方米,占2x%。未计入水资源总量的还有与邻县的3条界河,即海口河、南盘江、曲江的过境水量,多年平均为x亿立方米,其中南盘江(含海口河)x亿立方米,曲江x亿立方米。

xx县境内较大河流有南盘江、曲江、海口河、龙洞河、青龙河,还有大小龙潭泉水x处,支流众多,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已建成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6座(在建2座),小(二)型水库x座,小坝糖x座,小水窖x口、小水池x口,总蓄水量x万立方米,又建成流量在0.3立方米/秒以上的引水渠7条,总长为x千米;流量在0.3立方米/秒以下的沟渠x条;还建成机械提水泵站x座,装机x台,容量x千瓦,这些水利设施可控制的水量x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x万亩。

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情况

1、水资源消耗总量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①水资源规划

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逐步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水资源节约、保护、考核等基础工作。坚持把水资源综合规划作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指导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工作,编制了《xx县2018年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方案》。

②严控用水总量

全县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管理全面加强。到2018年底,全县年用水总量控制在x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降低10%;农业亩均灌溉用水量明显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x以上。

③取水许可制度和计划用水

在优化取水许可证方面,严格按照《云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和水利部《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等规定,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取水许可证全部通过水资源报告论证。办证全部录入水利部取水许可台账系统。按照批准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严格取水许可申请审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和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不予批准;严格取水设施验收,对没有按照水资源论证报告建设取用水和节水设施的,及时督促整改,通过验收后予以审批。2018年底按照市局要求上报了2019年度取水计划,将区域用水总量分配到行业并核定下达取水用户。

2、水资源消耗强度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①节水型社会建设

落实《云南省节约用水条例》,健全有效节水机制。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配合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成立了节约用水专门管理机构,各用水单位配备节水管员,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加强多部门协作,建立了齐抓共管的节水管理机制。逐步健全了全县节水机制。加强节水宣传,全面落实《云南省节约用水条例》精神,同时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②分行业节水

全县大力实施节水农业建设,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不断加大对农业节水建设的投入和奖补力度,将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投工投劳,努力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建设融资机制。目前,董家山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已接近完工。

③节水载体建设

认真落实《云南省节约用水条例》,成立了xx县节约用水领导小组,并公布了节水型公共示范单位,拟上报了节水型小区。

④加强用水管理

截止今年全县共有取水许可证75家,均符合行业用水定额。对取用水户实行一户一档,编制了用水户管理手册。加强用水台账和取水许可档案管理,县政务服务中心水务窗口、水资源管理单位均有专人负责管理取水许可档案及水资源管理档案,档案资料及信息完整齐全整洁。

3、水资源管理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①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下发了《xx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华政办发〔2013〕216号),成立了寿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组,对我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结果应用等作出具体安排,并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控制指标分解到乡镇、农场、园区。明确责任分工。对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要求县发改、水利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政策措施,分解到有关部门。我县按照上级考核文件要求,按时上报2017年度考核自评报告和复核资料,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整改。



积极开展了用水总量统计、水资源管理年报、取水许可登记及一户一档建设等相关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国家二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按照上级要求,我县完成了第二批远程监控取用水单位,目前已将名录上报至省厅,系统全部建成后将实现信息共享,扩大监控覆盖面,提高精准率。我县投入的水资源管理经费逐年增加,县政府积极拓宽投资渠道,重点支持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重要水源区水资源保护等工作。

④夯实管理基础和加大教育力度

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出台了《xx县“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方案》、《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实施意见》,积极完善县级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配套政策。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法宣传月等重点时段,大力宣传我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普及节水知识;充分利用会议、工作座谈、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逐渐形成节水教育宣传制度。

4、水生态保护其他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①水功能区监管

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水功能区监管。按xx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华办通〔2017〕16号)的要求,严格执行《玉溪市水功能区划》(2014年版),明确水功能区划将作为全县水资源保护规划、开发利用、水污染防治、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公路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取水排水等工作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在盘溪大龙潭、龙珠河、龙洞河安装了水功能区标志牌。

②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严格落实纳污红线。在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方面,重点加强新改、扩建项目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项目实行论证审批制度;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根据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水质保护目标要求,重点进行检测、监督管理,按要求达标排放,以满足河道景观用水、农业灌溉用水要求。xx县入河排污口设置工作,结合水利普查工作,完成《xx县入河排污口登记表》,共登记在册10个。同时加强水利、环保部门协作,及时开展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及监管的专项执法工作,严格、认真完善全县入河排污口的建档及审批工作,积极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xx县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论证已编制完成,已报市水利局等待评审。

③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开展水源地达标建设。科学编制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城镇饮用水源地安全防护工程。建立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完善饮用水源地的确界立碑工作,开展饮用水源地隔离防护工作;对核心保护区开展水源涵养、生态修复与保护;由环保部门牵头制定了《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成了《白龙河水库集中式水源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xx县白龙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玉溪市政府已批复。《xx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二龙山)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已于于2017年7月28日以(华政复〔2017〕20号)文批复实施,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加强保护区执法检查,确保保护区内无排污行为或设施。

④水生态保护

保障河湖生态用水基本需求。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合理确定河流最小生态流量,充分保证生态基流。在实施水资源调度和引水工程时,坚持保持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维持闸坝基本生态流量,全年未发生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事件。

三、存在问题

节水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制定工作尚未完全开展,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园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虽已纳入对乡镇、园区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效果尚不明显。

四、整改措施

继续加大《云南省节约用水条例》等水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制定相关相关配套机制和奖惩措施,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用水方案、水资源保护等政策文件前,充分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接受社会监督。联合发改委继续推进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制定工作,争取早日完成出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2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