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接触“能力”这个词,冥冥中感觉它是高于知识层面的,把知识能够应用到问题解决中的一种表现。当核心素养颁布后,知识、能力、素养——核心素养,这些成了关键性,如果再次由低到高分出层次时,当然知识是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接下来就是能力,能够把知识进行输出,真正为生活实践服务,最高层应该就是素养,一种深入个人意识与行为中,无形但能够让我们看到与众不同的东西。这些,仅仅是个人之见,未免不够严谨。近日,在读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翻到此书中对能力意义的解读深表认可。
该书中讲了能力有三个特点:
1. 剩下来的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具体的知识和内容是能够遗忘的,但在认知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就是能力。司成勇论述知识与能力两者间的关系时说:“能力不是无本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但能力又不是知识,它是知识被消化吸收后,沉淀而成的知识的‘结晶体’,是知识的‘浓缩液’。”很形象的比喻,浅显易懂。
2. 带得走的东西。我们的基础教育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所以学校的教育应该让学生能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一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里有一行字写在醒目的位置“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最终有用的”,也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都哪些东西是能够带得走呢?我们伟大的先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就是最主要的五项基本技能——阅读、书写、观察、思考和表达。这是人一生受用不尽的无价之宝。回想我们现在的教育,不管教材如何改革,终结点确实都是这几种能力,使我不得不叹服我们先辈的聪明才智,高瞻远瞩。
3. 可再生的东西。
如果说知识是一棵大树的树叶,那么能力就是树根,以前我们曾以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了能力自然就有了。实践证明,就知识教知识,就知识学知识,能容易培养“高分低能”的书**。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能力上,能力在学习中的表现就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有能力的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余文森先生对能力的阐述,让我感觉之前对能力的认识有所偏颇,能力能把散落的知识珍珠串起来,能把一点点的知识铁屑吸引到一起。所以,我们的课堂立足点不能仅看一节课中教了多少知识?学生学会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获得了哪些能力?哪些能力是有所提升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