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7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9 古诗三首》ppt课件含配套教案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20:0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最新更新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人教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第6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9 古诗三首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20:07:24 | 只看该作者
   课件下载方法本站较大的附件都必须登录后下载请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并完善账号信息或立即注册后登录然后直接点击下面附件下载到桌面解压缩后即可使用。如果网站好请介绍给你的同事朋友!

     课件较大,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_ddLB-7bjfdcx4mXCKd7A
提取码:ziy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20:07:4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篇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传统节日、古代发明、建筑、绘画等几方面来突显传统文化。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课本走进生活,了解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题        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        本课由三首描写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诗组成。《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春联等传统风俗习惯的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借重阳佳节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纸的发明        本文是篇说明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赵州桥        这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精巧的设计风格和美丽的外观,赞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扬
中外的画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和对画面内容的描绘,体现了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赞扬之情。


1.认识50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石匠、设计、创举”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文理解词语,学会运用词语。
3.理解背诵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4.收集中国传统的发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3.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9.古诗三首………………………………………………………………………… 2~3课时
10.纸的发明……………………………………………………………………… 2~3课时
11.赵州桥………………………………………………………………………… 2~3课时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2课时
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 3~4课时

1.学生自读自悟、借助多媒体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9.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等场景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诗人借重阳佳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古诗,首先是熟读古诗,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意,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学前准备        1.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学生)
2.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师生)
3.多媒体课件。(教师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
学习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学前准备        1.预习生字,自读古诗。(学生)
2.收集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的资料。(师生)
3.《元日》相关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2.板书诗题:元日。        1.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        1.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
中秋节(      )
清明节(      )
元宵节(      )
春节(      )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1.先跟随老师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
3.读写字词,同桌互相订正。
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        2.给下列字注音。
屠(    )苏(    )
欲(    )魂(    )
牧(    )异(    )
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用时:15分钟)        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
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
(1)“除”是什么意思?
(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1.了解作者王安石。
2.自读前两句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
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        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__________________
符: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诵读感悟。(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交流: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背诵古诗。        1.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我希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从学诗题、理解诗意使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20:08:0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
学习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细读《清明》。(用时:15分钟)        1.学生自读古诗,互相交流清明节的习俗。
2.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思考: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他们的心情如何?
3.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想象路人和牧童的对话,理解“遥”的妙用。
4.用自己的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1.学生交流清明节的相关风俗。
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订正。
3.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4.发挥想象,写出路人和牧童的对话。
路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用时:15分钟)        1.自读古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2.课件出示重阳节的相关图片,说说重阳节的习俗。
3.逐句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
4.说说整首诗的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交流作者。
2.交流重阳节的风俗。
3.理解第二句诗中的“异”和“倍”。
4.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诗人的兄弟,登上山顶后你会说什么?
5.自由发言说整首诗的诗意。        5.选择“异”的不同意思。
①不同的;②奇异,特别;③另外的;④奇怪。
惊异(    )
异口同声(    )
异乡(    )
异香(    )
三、再读悟情。(用时:8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自读古诗,回顾两首古诗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背诵古诗。        6.默写古诗《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        收集关于节日的古诗,了解传统节日。        课后收集古诗,了解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知作者—读诗句—理诗意—悟诗情,本次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诗意,在读、悟、品中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20:08:11 | 只看该作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片段
◆品读诗句,了解诗意。(教学重点)
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说说这首诗中哪些字用得好。
(学生读古诗)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和亲人的孤独心情。
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表达出了诗人在他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生3:“倍”字用得好,中国人有节日团聚的习俗,在重阳节,诗人的这种思念之情比平时更加强烈。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么,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的这种思乡之情呢?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是的,这句诗流传千古,成了思乡的佳句,现在有许多的海外游子也借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呢?
生:这句话是说每到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10: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