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9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科技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2-9 00:5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东科技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二、教学设计思想

在上一节《光的反射》中,学生初步认识了平面镜,知道了它能发生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从而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教学设计的其基本思路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和交流评估。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分析讨论,逐步形成平面镜成像特点。由于学生在小组实验中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遇到困难时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解决困难,使学生体验到实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任务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后续内容。本节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特点、成像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通过本节教学应该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初步了解虚像的概念。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本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必要的铺垫。目的在于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牢固。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平面镜,了解平面镜的作用。

2.知道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4.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体会物理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体验等效替代等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内涵。

2.经历理论分析平面镜成虚像原理的过程,体验建构物理模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养成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平面镜成像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找到“虚像”,以及对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分析。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讲授解析

七、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教师用):平面镜(300*300)、镀膜玻璃(300*300)、支架、手机支架、激光笔、电子蜡烛2个、普通蜡烛2个

分组实验(学生用):平面镜(250*250)、镀膜玻璃(250*250)、支架、电子蜡烛2个、普通蜡烛2个

八、教学过程

模块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环节1】知识回顾——光的反射定律

教师活动:利用激光笔演示,快速带领学生回顾光的反射定律。

设计意图:光的反射定律是解释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核心,采用形象生动的激光笔演示带领学生复习,既能贴近客观事实规律,又能提升复习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2-9 00:50:13 | 只看该作者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交流。

★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在学生展示交流的环节,利用“视频同步”,让演示实验的现象清晰地呈现给每个学生。而光学实验不同于其他实验,对于角度的要求极高,所以此处应将手机架设地更高一些,最大程度减少非实验器材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教师活动:在学生进行实验前,对实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再次强调,尤其要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数据。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利用“希沃授课助手”采集相关实验数据,为下一环节“分析与论证”准备素材

5.分析与论证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数据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归纳结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将对应的像与物的位置相连,会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学生不易发现的“连线垂直”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特点。

6.评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验流程,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进行交流讨论。

模块三:知道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建立“虚像”的概念

【环节1】动手实验,通过事实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教师活动:展示小孔成像的光路课件,知道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都可以用光屏来承接。

【提出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是也是实像呢?引导学生利用光屏(A4纸)动手实验

学生活动:动手实验,并交流: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来承接

【环节2】通过分析反射光路,知道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建立“虚像”的概念

教师活动:思考: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1)利用课件演示,说明人眼看清物体的原理

(2)利用课件,讲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建立虚像的概念。

模块四:了解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联系日常生活,交流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对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补充。

【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对照本节学习目标,自查目标达成情况,分享收获,提出困惑。

教师活动: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梳理本节知识架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2-9 00:50:11 | 只看该作者

【环节2】导入新课——认识平面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别从平面镜的特性和平面镜的作用两方面,来认识平面镜。

学生活动: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小学科学),了解平面镜的相关知识。

预期成果:学生能从平面镜的特性和作用两方面,来认识平面镜,并且明确本节课核心内容就是要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观察平面镜,了解平面镜的外观结构特性,从而真正理解平面镜表示方法原因。为保证学生知识系统的完整性,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习惯,借助演示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面镜的两个作用。

模块二: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进行回顾

设计意图: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本节课有必要让学生在先了解科学探究基本步骤基础上,完成本节课的实验任务。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再次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教师活动:向学生抛出问题,根据生活常识和知识储备,你觉得平面镜成像都有哪些特点呢?

2.猜想与假设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梳理猜想,最终细化为两个实验探究任务:像、物的大小关系和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设计意图:梳理好科学猜想,细化实验探究任务,是整个实验探究成功的基础。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任务1】比较像、物的大小关系

教师活动: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借助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设计实验。

(1)如何成像?

(2)如何找像?

(3)如何比较像、物的大小关系?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教师活动:梳理找像的思路,提炼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任务2】比较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逆向分析”:测距离,用刻度尺;测哪一段距离,就需要记录像、物点的位置。从而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实验用纸,记录像、物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7: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