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49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磨课中成长

    每一次讲课都是一种历练,在评课议课中学习,在不断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这是前段时间执教《黄鹤楼送别》时的深切感受。

    这是一篇“文包诗”,文章是古诗的背景,古诗是故事的浓缩。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三方面。为了理解得更深刻些,我搜索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阅读了多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自认为胸有成竹。但在试讲时,暴露出诸多问题:1、引导孩子们读文体会两位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后,汇报时有孩子直奔文章末尾,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赵老师告诉我,交流时要有调控。2、教学语言随意,要求读,展示时却让孩子演,有些为难孩子们。王老师告诉我每一步的教学要干什么必须心中有数。3、对学生的评价语起不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4、对教材的理解没有高度……

    经过多次修改和推敲之后,我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读诗,解诗意,想意境,悟感情,虽然每一步的教学我都清清楚楚,但教起来总感觉有点费劲,教学时间前松后紧,教学任务完成不充分。要老师告诉我,诗题的理解花费时间过多,可以在回顾课文内容之后顺便解决。另外,教学过于理性,侧重古诗,朗读课文时间少,有些教学环节重复。这些点评实实在在,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接下来,两位师傅和我一起分析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该怎么问,怎么导。每试讲一次,我都要征求同组教师的意见,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四次试讲,四次反思,我的教学思路逐步明朗,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都心中有数。又一次面对外校的听课教师,我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心中无比高兴。因为我明白每一次登台不仅仅是对自己和孩子们负责,更是对学校负责。

    在磨课中成长,感谢帮助我的领导和老师,实验小学真的是个大熔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听骨干教师讲课有感

                            史红艳随笔2

前两天学校组织听了三节运用导学案的课,其中对本年级的课印象颇深,现就听《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下:



  一、尊重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对话的中心,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王老师围绕这一课题,通过读读说说,读读想想,读读动动,感其情,见其形,悟其理,求其新。这些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独创性,抓阅读和表达的对应点以及两者的联结点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创造一个“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拿永远比给深刻。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中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明白这句话,我以为如果这句话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话,应该可以改为“拿永远比给更深刻”。我说的是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因为拿意味着自主,意味着学习是学生主动索取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王老师用的就是这种导学式的教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规范而简练的教学指导。她就像一位火车司机,对教学中非重点部分该提速的提速,教师几句话就带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的高尔基给儿子的一封信,则花了重手笔,该减速的减速,欣赏“这里风光独好的美景”。

  三、踏雪寻梅,不忘语文来时路。

  语文的功能包罗万象,功能复杂,小语还是姓语,我们不能忘了语文来时的路。现在的语文课必须忠诚的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扎扎实实训练,真真切切感受。这节课中老师非常重视训练,如让学生读读,划划,想想,对一些关键语句的朗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这样学生学得就扎实,训练的就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读书方法得当有实效

  史红艳随笔5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都有诸多感慨。这里,我就新时期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又比如,我们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三步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听肖川教授讲座有感

                           ——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史红艳随笔7

    人人都在追求幸福,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并不能保证因此获得更多的幸福。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

    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教师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我认为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态。我经常对学生说:“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教师如果能以享受的态度从教,那么他的教育生涯就是幸福的人生,享受教育每一天,幸福生活到永远,每天和朝气蓬勃的孩子在一起,连我自己感觉也是年青的心态。我们教育是“以人教人”的工作,把它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所以在我的班级里面倡导快乐学习,我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活动,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平等遵守活动规则,对我自己的身心也是一种锻炼,对学生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长大,这带给我的也是同样快乐的教学,让我感受到做教育者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通融、豁达、敞亮、满足和感激,是智慧之上的智慧。教师的教育生命便是满足和宽容、感恩与和谐。相对安静、安宁、安心才能打开心障,体察自我,寻找和发现教育的幸福。幸福既在心灵深处,也在我们眼前手边,所以我们要满足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感激生活中的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已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民族的未来,我就要勇担责任,就要去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社会,就要去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就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才是教师完美的人生!我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评教评学听课有感

                                                      史红艳随笔8
     本周,我听了18节课,总体感觉较好,课堂上学生学习比较主动,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在自主活动中有所收获。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个别教师教学思路没有新意。教学仍然按照老师问,学生答,逐渐完成板书,课堂提问过于细碎零散,不具备思考性。

   二、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由于教学思路没有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致使学生在课堂上读课文的时间少,没有思考的空间,只是忙于解答老师的提问,课堂学习气氛不浓。

   三、阅读教学只注重表面文字。有些教师不注重挖掘习作方法和人物情感,脱离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高年级语文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要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语训练始终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理解词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积累词句是进行表达的必要途径,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可以加强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2、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要让学生弄懂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3、讲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乎主动性,要重视朗读指导,加强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如此,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读、多想、多感悟。

    4、现在有许多语文课,师生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对课文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上,将课文中一段段完整的说话材料转化成一个一个问题,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这样的训练还只是“对话语言”,剥夺了学生独立练习和理解的机会,也大大地降低了语言的效率,师生注意力都集中在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上,而不是集中在口语语言的表达训练上,缺乏这样的阅读训练,如何能保证我们的学生作到“说话清晰,文笔通畅。”

    5、现在语文学习的难点不在“理解”,也不光靠“积累”,而在于会不会“运用”。

    所以,语文课的教学要在初读课文后,增强语言运用这一环节,每堂课抓住一两个训练重点,如“具体”、“生动”地说的能力训练为作文教学作好准备,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师:(板书课题:20 黄山奇松)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黄山奇松是什么样的?
  生:写了哪几种黄山奇松?
  生: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
  (保留并出示:?写了哪几种松树-奇在什么地方?)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找到答案。
  [评析:课题是窥视课文内容和中心的窗口,这一设计,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发现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师:老师把课文读一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待会儿告诉大家。(师范读)
  生:我好像看到了迎客松迎风向我招手的样子。
  生:我好像看到了迎客松精神饱满地站在黄山顶上。
  生:我好像看到了陪客松正站在玉屏楼的对面微笑着看人们旅游黄山。
  生:我好像看到了送客松挥着它长长的手臂依依不舍地跟游客告别。
  [评析:通过听课文,想画面,谈感受,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得到肯定,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师:大家真会想象,说得真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松树奇特的句子找出来读读,待会儿交流。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认为这些句子写出了迎客松的奇特(学生读,老师相机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师:能不能意思不变,给“遒劲”换个词语。
  生:就是有力的意思。
  生:遒劲就是有劲的意思。
  师:我们比比看,用哪个词语好呢?为什么?
  生:用遒劲好,因为遒劲显得更加有力。
  师:那谁来把这个词语读好,读出非常有力的样子。
  生:遒劲。(学生读的声音比较轻)
  师:还不够有力,谁再来试一下。
  生:遒劲。(读得很好)
  师:我们试着学着他的样子来一遍。(学生齐读)
  师:想想为什么说迎客松饱经风霜?
  生:因为迎客松已经很老了,他经历了风风雨雨,所以说他饱经风霜。
  生:因为迎客松站在黄山上,经常受到风吹雨打,还有雪压霜冻,而且脸上有了皱纹,所以说它饱经风霜。
  师:你们说得真好。
  师:(出示迎客松图片)请同学们看看图片,想想“郁郁苍苍”是指这棵松树怎么样?
  生:就是指这棵树苍翠茂盛。
  [评析:教师紧紧地联系课文语境,通过换词比较、发挥想象、看图理解等多种方法为词语和它的解释搭桥,培养了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师:这棵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真是非常奇特,请同学们试试看,把这句话读好。(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老师肯定表扬)
  师:还有那些句子写出了黄山松的奇特?
  生:我认为这些句子写出了送客松的奇特(学生读,老师相机出示:“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师:(出示卡片:蟠曲-----盘曲)这个蟠曲就相当于盘曲,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送客松蟠曲的枝干画下来。(学生简笔画,指名板演。)
  师:谁能把送客松的奇特读出来。(指名读,读得很好)
  师:我们试着学着他的样子来一遍。(学生齐读)
  [评析:老师再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学得兴趣盎然。]
  师:还有那些句子写出了黄山松的奇特?
  生:我认为这些句子写出了送客松的奇特(学生读,老师相机出示:“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师:你认为陪客松奇特在那里?
  生:我认为它奇特在非常高大,像绿色的巨人。
  师:还有呢?
  生:我觉得陪客松的位置很奇特,正对着玉屏楼。
  师:你们能不能把它的奇特读出来。(指名读,读得很好)
  师:我们试着学着他的样子来一遍。(学生齐读)
  [评析:在学生找到了句子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品词析句,由扶到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我们真的觉得黄山松非常奇特,接下来请同学们练习朗读,待会把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评析:学生通过朗读,感情进一步升华,更好地体会了黄山松的奇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
在这次评教评学中我讲了《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小稻秧脱险记》这篇充满童趣的科普童话,以它生动的语言,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同样也吸引着我。讲完课后,结合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各位老师的意见,我对教学进行了认真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一面是: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和开放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教者巧妙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强求一致,更不拘泥于教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学生置身于这种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解读,尽展其独特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个性。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基于此我在教学中我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在解释什么叫“有气无力”时,尽量让学生往生活方面寻找,学生也说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有的学生说到了体育课长跑后累极了的样子,这个就比较形象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自己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我在教学中做到了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我改变了以往的“你真棒,你真行!”。而尽量评学生的情感方面。如:“听了你的发言,我仿佛已经看到可恶的杂草就站在面前了。”这样在整节课上学生总是那么兴奋。

    当然,对这节课的不足我也深有体会:

    1、时间把握不当,前面用时太多,后面用时太少,前松后紧,以致于后面的内容急匆匆的赶了下来。

    2、插图没有很好的利用,图片与文本应融合在一起,但却被我孤立的割开了。

    3、导学案使用不够灵活,应注意与文本前后的联贯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2: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