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常说的一句话。毛泽东同志也非常赞成这样一种方法。比如他对二十四史的批注,立意之深刻,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习近平总书记也颇爱读书。他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列举出多项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很快就是2个月的暑假时光,希望孩子在这期间,可以拿起笔来,好好读书的同时,也好好写一写书评、读后感等。
动笔墨的过程,首先是拿起笔,画起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自然是读懂读透之意。个人始终认为,即使是从表面看,“破”也代表着起码常读常看的书,不可能新如刚出版一样。浅一点的动笔墨,先是要标记重点段落、重点字句,以及一些描写较好的金句好词。其次,要画出体现书的主旨的关键词句。最后,还要能够串联出书的梗概、刻画出主要人物的特点。读的时候就要带着问题去读,才不至于读完一本书仍是一头雾水。
以上完成的浅读层面的“破”,是对一本书的初相识。
动笔墨的过程,是从书里找答案的思考过程。要想深入了解一本文学作品,还要继续研读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它所折射的时代意义,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在这本书的体现等等。就像一朵花,早中晚的姿态各有不同一样,一个人的作品在不同时期也可能有着巨大的差别。读文学作品尤其要深入其中,看主人公所处的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对他带来的影响。
动笔墨的过程,是触类旁通的过程。要想读透一本专业书籍,就要动更多的笔墨。专业类书籍有很多,作者的阐释也是一家之言,必须兼收并蓄。不仅要总结书里的主要观点,还要注重书后的各种引证,这些都有助于了解书中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多读几本相关学科的书,互相印证,可以更好地证实书中的观点或者找出相矛盾的阐释,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找到答案的过程。
很多孩子害怕做阅读理解,其实主要根源还在于读书太少;作文的时候觉得语言空洞,没什么好写的,根源也在于读书太少。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为什么有些孩子看了很多书,仍有很多烦恼?比如《骆驼祥子》是上学期的指定课外阅读书目,孩子们读了那么多遍,可是临到测试,答虎妞的性格特点,仍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答案都有。说到底,就是读书的时候没有或很少动笔墨,没有带着思考去读书。囫囵吞枣,最终会消化不良,消化不了,自然就吸收不了。这宝贵的精神食粮还是别人的成果,没能成功转化为自己脑袋的知识。
让我们拿起笔来,一起感受书的精神,领略书的真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