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研讨会讲话稿:更好地奋斗创造,更好地创造幸福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12:2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刻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与幸福关系的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把握以下三对基本关系: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大众幸福)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从总体上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个人可以而且应当为个人奋斗,为个人奋斗是个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动机和动力。从行为价值或奋斗价值的评价上审视,为社会、为他人、为人民、为国家的奋斗,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
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或大众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幸福观,既强调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的统一,更强调以促进人民大众的幸福为根本目标和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与幸福关系的论述,更突出地体现“以人民中心”的发展理念,更鲜明地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理想与现实。“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从理想的角度审视,这些论断是激励人心、催人奋进的。但在把握奋斗与幸福的关系时,决不能割裂目标与过程、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决不能只看到美好的目标、理想和前程,而忽视了实现美好目标过程中的复杂性、艰苦性、风险性。我们既不能把奋斗的过程看作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也不能把幸福看作是一蹴而就或毕其功于一役的结果。
居安思危,防范风险,必须成为我们一以贯之的重大任务。为了确保实现美好的奋斗目标,正确把握奋斗的理想与现实、目标与过程、顺境与逆境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奋斗创造,更好地创造幸福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4 04: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