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聆听了王小毅教授的《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探究》,重点谈到对文体的研究会使教师的课堂条理更清晰化,对学生学和写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回到住处,我拿出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去印证。因为,王老师在文章中指出了课标里小学阶段每个学段对文体意识的关注度。翻阅课标,我是想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更明朗些,对不同学段文体意识再增强一些。王老师为我们罗列的是:每个学段3条与文体意识相关的描述,我将它分三表并列呈现,目的是看得清楚,辨得明白。
第一学段有3条:(4、6、7)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有3条:(6、8、9)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有3条:(5、6、8)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为何第一二学段有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篇数,而表中的第三学段里没有包含?一看,第7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被排除了。
再仔细对照《课标》,第一学段里的第5条“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里的第7条“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也被排除了。
王小毅老师这么选择的用意是什么?我在思索。难道他认为这三条在学段中分量偏轻,还是……文化底蕴不深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姑且放一放,回头再找找资料或问问人。
还是来接着听听王老师的指导吧。
综合来看,从文体角度考虑,课标给出了这样的信息和定位:低段以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儿童诗和古诗为主,中段主要对叙事性作品提出了阅读理解方面的要求,高段分文体(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文)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王老师提醒我们,文章体式不同,读什么、怎么读的取向和方法就不同。教师有没有文体意识,决定了阅读教学能否走上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正途。解读文本,不可缺失文体意识:读写目标的定位需要渗透文体意识;教学内容的确定需要渗透文体意识;学习方式的选择需要渗透文体意识。总之,文体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必然诉求。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