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19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给孩子一星期的希望和鼓励
刚接手5(2)班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学生聪慧且能干,家长也对他们的前途殷殷关切。一个月后班队干部如期选举,我本着赏识教育的心态,增设了很多的岗位,大面积铺开,想让更多的孩子能力在担任一官半职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所期望的那样,班队干部队伍反而变得松松垮垮,没了核心。原本就担任了几年大队长的同学居然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似乎“大队长”这三个字是司空见惯,并不能给他们增辉多少;而担任中队长的有八名同学,也许是他们的从众心理太强,总之班里有事情也不见得谁会自动出来为老师分担一些;小队长则更妙,甚至连自己的小队有多少人,自己是哪个小队的小队长都不清楚。一时群龙无首,人人都是官可又没有官。我一看情形不妙,后悔当初不听办公室主任的话:“官位设得多了反而不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性。”看来只得另想妙招。
于是我向校外辅导员余老师请教,她德高望重,在班级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余老师建议我除了几个特别优秀、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同学担任主要职务外,其余的同学每星期竞选一次班队干部。
于是,我召集了所有的班队干部开了一个会,那气势还真是宏大,黑压压坐了大半个教室。我请他们推选出最有资格担任大队长的同学一名,中队长两名。学生很快推选出了沈雨文为大队长,张玲芳和金逸栋为中队长。然后我宣布:这三位同学的职务不变,其他班队干部一星期竞选一次,由同学们举手表决,大队长45票,中队长35票,小队长20票方可通过。
学生一听傻眼了,他们一定在心里揣摩:我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够好还是老师不喜欢我了才撤了我的‘官’?看到他们一双双失落且疑惑的眼睛,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就是想让学生居安思危,知道当个一官半职也得负出劳动和代价,这就是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我当场把一杠和二杠发给了这三位同学,对他们以往的先进事迹大加表扬,并对他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没有批评其他的那些同学,因为我对当选的那三位同学的表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无声的批评,就是给他们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果然在接下去的一周里,这三位同学对班级事务更是关注管理有加,而其他的同学也纷纷在暗中较足了劲,黑板擦掉在地上有人默默地检起来了,地上有垃圾也有人主动去清理了,自修课上不声不想看书做作业的同学多起来了,在各方面涌现出来的表率也多了,我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加以表扬,一时班中的风气一片大好。
星期五时我们进行了下一周的竞选,我说:“需要同学们举手表决当班队干部的同学请把名单报给我。如果觉得自己这一个星期表现不够好对自己还没有十足的信心的,下周请勇敢地站起来接受表决。”想当选的同学悄悄地来报了名,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出了兴奋、喜悦和不安。
表决过后,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也正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我连忙把那几位“落选”的孩子集中到一起,为他们的勇气喝彩,并表示一定支持他们继续竞选。几个孩子原本暗淡的眼睛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们下次一定还要竞选,这次没选上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会加油的!”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豪言壮语,我欣慰地笑了。这是一群要求上进的好孩子。
我生怕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子较小的孩子不适应这样的选举制度,因此我除了私下里找他们谈话,给他们打气之外,我总是积极寻找、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班同学面前加以表扬,这既是对他们自信心的鼓励,也为他们的竞选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班队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班风、学风,固定一人的制度容易使当选的同学沾沾自喜,时间长了就“居安不思危”,而原本没当上的同学就会觉得反正轮不到自己,对他来说却少机遇和挑战。
给每个孩子一星期的希望和鼓励,就由如给班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也更懂得如何去抓住机遇,开展竞争,迎接挑战,也能更坦然地面对失败,更理智地自我剖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