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的美术教学侧重于让儿童临摹范画,训练儿童的绘画技能,把形象逼真作为评价优秀作品的唯一标准。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过多地突出了教师的灌输作用,而忽视了儿童的主动学习,影响了创造力的培养,显然与当代美术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认为美术教学应激发儿童主动学习,提高儿童用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如何来激发儿童的主动学习呢?
一、萌发儿童的审美情感。美术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儿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是萌发儿童审美情感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带领儿童走进大自然,让儿童观察各种物体的形状、色彩,如蓝天白云、桃红柳绿、青山绿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它们都会给儿童带来心灵和视角上的愉悦感,丰富了儿童头脑中的“内在图式”,积累了创作的素材。
二、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景。如何使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景。
三、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作画技能、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承认儿童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地加以引导。
四、走进儿童的绘画世界。儿童的“真实”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让儿童像成人那样临摹、写生,是有悖于“童心”的,他们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大上,太阳、飞鸟、白云画在地上,对于这样天马行空的幻想,教师要表示赞赏。
五、正面评价儿童的作品。古尔维奇说:“儿童的评价、见解往往是很原始的,并且大致在他们的概念范围内转来转去,好与坏,好听与不好听,喜欢与不喜欢,虽然如此,但无论如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视这个美学见解的幼芽。”为了呵护这棵幼芽,要引导儿童既乐于欣赏技能强、创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给予每个儿童被承认的快乐,使儿童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更加喜欢美术活动,更富有创造勇气和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