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阅读对后进生同样重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7 15: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到后进生,相信每位教师都会有很深的感触,一种是背书经常背不下来,好容易死记硬背下来,一提问完全乱码;一种是对相应的题目完全没有理解能力答非所问;还有一种是极度的不自信,自我放弃,刚学过的知识第二天就忘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大多束手无策,只能教师一遍遍的讲,学生一遍遍的练习,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积累,但是大多治标不治本,学生学习的能力始终提不上去,最后依然是学困生,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么做的。

他尝试过许多方法,都没能改变什么,结果发现阅读是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扩大孩子的阅读面,从为孩子挑选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开始,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并要求复述阅读过的内容,这时的学生往往很感兴趣,并重复下来自己阅读的东西,教师从中设置疑问,让学生开始学习带着问题去看书,让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疑问,让学生有兴趣去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从阅读和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让他们惊奇的神秘的答案.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同时,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发生的作用,在唤醒他们的大脑,迫使他们工作。这让我想到自己班里的几名“后进生”,他们也想有一个好的成绩,想让家长到校接受表彰,只是在这个成绩优先的时代,我还没有更合理的方法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看了教育专家的做法以后,我也为自己的孩子挑选一部分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书籍,让学生从阅读开始,我不去想是否能唤醒他们的大脑,开启他们的心智,我只是尽我的能力尝试着让孩子进入到一种他们可以接受的方法中去认识这个世界,哪怕只是童话里的。刚开始有点困难,只能一点点的用美丽的故事去吸引他们,让他们在自习课的时候保持安静,再后来是让他们自己讲解自己所看的内容,有一个学生讲的绘声绘色,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孩子能接受这种方法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陪着孩子们去读书去进步。

另一种做法是给孩子用故事制作习题,让学生不断动脑筋,不断尝试,最终克服自己的障碍,坚信自己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有道题目是这样设计的,古时候辽阔的草原上有两个相距不远的村庄,一个叫“真话村”,另一个叫“假话村”,“真话村”的居民都讲真话,而“假话村”的居民总说假话,假如我们当中的谁突然来到这两个古代村庄中的一个,只允许向第一个碰到的当地居民提一个问题,打听自己来的是哪一个村庄,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提?于是孩子们开始思考,并不断尝试解答,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答案。孩子们感到故事其实就是一道习题,并且通过努力思考是能够解答出来的,自信心受到了鼓舞,于是整天抱着故事题集不放,思考并请教其中的问题,渐渐的孩子的阅读思维能力提升了,成绩也开始突飞猛进。面对学困生不能和优秀生一样要求,否则会使其失去信心;更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带领学生慢慢转变,这其中可能需要的时间很长,付出的努力也很多,但和学生的一生相比,多长时间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目的的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补充,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潜藏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自信,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如果对这一部分学生放任不管,那么他们将陷入自卑的深渊,永远无法体会成功的欢乐,其结果就是自暴自弃,不光自己成绩差,习惯差,还影响其他同学,扰乱课堂的教学秩序。而阅读可以建立学生的良好习惯,文字可以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可以通过文字去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很精彩,无形中会促进孩子对学习的认识,让自己更有信心应对学习带来的困惑。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他就更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会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越发现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越来越缺乏,这样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阅读,让学生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逐渐培养成为习惯,用文字去教会学生思考探索,并掌握学习的规律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路上开始行动起来,前期可能走得很慢,甚至需要我们搀扶,形成习惯以后,基础打扎实了,离奔跑起来也就不远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00: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