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随笔 读书让生活充满阳光 ——读《平凡的世界》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4 06:4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说描写的是农民出身的一家人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心怀梦想,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艰难地摸索自己生活的方向的故事。孙少平出身农民,结局不过是做挖煤工人,跟普通农民的区别,无非是更喜欢看书。主人公的哥哥,一生都在农村,时代的变化让他的勤奋努力终得回报,做了稍微富裕点的农民。里面涉及到的大部分人物,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作者更多地用白描的手法把农村这个天地里的众生相刻画得栩栩如生,向读者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的家长里短以及悲欢离合。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这是一部能让人看完之后鼓起勇气面对不完美生活的小说。我不知道别人给这部小说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原因是:看完这部小说,觉得现代的这个时代真的很幸福,大部分人完全不用为生计发愁,但是人们又同时很迷茫,在物质充裕的年代,精神上容易迷失了自己。难想象在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在每天都填不饱肚子的年代,是什么坚强的毅力鼓励着他们去奋斗、去上进。





我觉得是书籍。这本小说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书中主人公那种对知识、对读书的渴求。贫困的出身、生活的窘迫、命运的束缚、无奈的现实让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俩觉得上天对他们关上了门。但是,是书籍让主人公孙少平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也正因为如此,他才逐渐摆脱了中国农民自古以来的麻木、蒙昧、狭隘、敏感和偏执。虽然他从父辈的价值观里继承了优良的品质,如坚忍、淳朴和吃苦耐劳。但是,在狭小天地中成长出来的农村孩子一旦进了城,性格中的弱点就暴露出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但是上天又是公平的,孙少平看的书,帮助他铺成了看世界的路。他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尽管条件艰苦,肚子都填不饱,但他总是想方设法弄到各种书籍、杂志甚至是一张报纸,都读的如痴如醉。例如,上学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借书看,为了尽快还书,曾经点着油灯,熬夜看完。看完之后,虽然眼前面对的还是农田和乡村,但是他的思绪已经跳出这一方狭小天地,跟着作者去思考天地人生的哲学命题。在不断的阅读中,他的眼界和思路被打开,价值观被逐渐地改变甚至颠覆。通过读书,他明白了在世界上,原来除了在农村做农民,还有那么多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都是一种生活。通过读书,他在主人公身上看到了各种不同的人生和美好的品格,觉得自己生活的苦并不算什么。

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正是读书的魅力呀!翻开书本,就可以和作者和大师对话,他们多年的精华和心血凝结成的文字,自己却能如此容易地去了解、欣赏和吸收,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孙少平在建筑工地做搬运工。一个女同学听说了比较心疼他,就去工地找他。结果好不容易才在一个没有完工的、到处充满建筑垃圾的建筑楼中找到了他。他在四面是墙,地面堆满砖块和垃圾的阁子房中,坐在用破破烂烂的旧棉被胡乱铺成的草垛上,面对着油灯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而他光着的膀子、露出的满背的伤痕和深色结痂,说明了他的工作状态和性质。这又如何呢,他手中拿着的可是精神食粮啊!





看到这里,我简直被震惊了。相比之下,今天的富足生活让“孙少平们”难以想象。我们身边的各种书籍也是唾手可得,可是又有谁能够做到对书籍如此的渴望、珍惜和痴迷?!难道真的是容易得到的就不会珍惜?我和学生一起开读书报告会,学生朗读的也是这一段。他们说,读这一段最心疼,最震撼,当代中学生的学习条件这么好,白白浪费了真是太可惜,要把书籍,而非手机当做朋友,才会更有有收获。的确,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生活的磨难足以摧毁一个人所有的上进心。但是他为何能跳出圈来,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正是书籍,让他逐渐觉醒,让他明白,“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下定决心要去看世界。也正是书籍,逐渐修正着他的价值观和性格中的倔强、固执和乖戾,让他变得更加成熟、豁达和自信。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应该是“读书对我们有多大用”。因为书籍,是我们解开人生各种境遇的钥匙。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读什么书?什么书值得一读。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经典书籍。如今的高中学生不阅读、不爱阅读、碎片化阅读、肤浅化阅读、庸俗化阅读的趋势很明显。学生普遍对书籍缺乏选择与鉴别,盲目追随“流行”,造成阅读资源浪费,阅读品位不高。经典,不应该远离当今的青少年读者。学生不爱读经典,这社会的变化有关,跟人心的浮躁和功利化有关。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人们带来碎片化阅读、肤浅化阅读的同时,也在削弱人们的耐性,增长着人们的功利之心。





古今读书人历来重视经典书籍的价值。在清代大学士纪晓岚先生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有一篇《岱岳经香阁》的故事,虽然是虚构,但是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经典书籍的意义。

有一个士人在泰山游玩,走到大山深处,突然听到有人说话。此时石壁裂开,出现了精美的楼阁,一个峨冠博带的老人走下来。士人非常骇愕,问此何地。曰:“此经香阁也。”

长者告诉他,这些书是“垂教万年,大义微言,递相授受。汉代诸儒,去古未远,训诂笺注,类能窥先圣之心;又淳朴未漓,无植党争名之习,惟各传师说,笃溯渊源。沿及有唐,斯文未改。迨乎北宋,勒为注疏十三部,先圣嘉焉。诸大儒虑新说日兴,渐成绝学,建是阁以贮之。”这些经典的书籍就是“儒学十三经”,都用玉、沉檀香等上好材质做的盒子装起来,并以珊瑚为签,黄金作锁钥。并且,“诸书至子刻午刻,一字一句,皆发浓香,故题曰经香。……圣人之心,与天地通。诸大儒阐发圣人之理,其精奥亦与天地通,故相感也。”世儒与此十三部,或焚膏继晷,钻仰终身;或锻炼苛求,百端掊击,亦各因其性识之所根耳。

当然,这其中也有作者自身的官方目的,如为清代的八股考试做文章、宣扬读书人只能读儒家著作等。但是,经典的价值,可见一斑。

那么,读书和不读书有什么区别?这让我想起了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另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学究夜行,忽然遇见一鬼,学究性情刚直,亦不畏惧,便搭话:“您要去哪儿啊?”鬼回答:“我奉命去勾一个人的灵魂,咱们同路。”走到一个破屋前,鬼断言,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家。老学究诧异问其原因,鬼说:“凡人白昼里忙忙碌碌,性灵全被湮灭。只有睡觉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胸中所读之书,字字闪耀光芒,从百窍中发出,看起来真是飘渺缤纷,灿烂如锦绣。大学者如、屈原、司马迁的光辉能直冲天际,与星月争辉,差一点的也有数丈,再差一点的也有数尺,如此一级一级低下来,最衰的家伙只是荧荧如一盏映照窗户的油灯,这个现象不是人能看见的,只有鬼神能见。这间破屋上的光芒高七八丈,由此而知。”学究便问:“我一生都在读书,睡觉时的光芒应该很高了吧?”鬼支支吾吾地说:“昨天路过您的私塾,您正在睡午觉。看到您胸中有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经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学生们的诵读之声,如在浓云密雾中,真的没有看见一丝光芒,我可不敢乱讲啊。”学究听罢,怒叱鬼,鬼却大笑而去。

当然,这是鬼对“读死书”的老学究的一种调侃。



但愿我们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不被生活的苟且迷住了双眼,湮灭了灵性。读书让我们元神朗澈,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21: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