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37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20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音乐课上的德育渗透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丁永芹  



    新课标明确提出: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德育渗透在歌曲教学中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感。



     例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二、德育渗透在欣赏教学中



     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在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时,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到同胞虽然生在台湾却远离了故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 ,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



    三、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应根据每堂课的教育目标展开,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渗透于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安排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势利导,设境悟情,使德育内容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慷慨激昂,用生命和鲜血凝成的战歌时,我转录了天安门前升旗仪式鼓舞人心的壮观场面,激发了学生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体验到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受到崇高的民族精神的熏陶。



     四、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 完美世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使用新教材的第一课



河北省秦皇岛市光明路小学 李丽娜



2001年10月22日是我从教十年来最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上的第一节音乐课。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其中包括: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 歌曲《大雨和小雨》;3.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这样的内容让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节音乐课上通过寻找声音→表现声音→创造声音,把他们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创造声音的空间。

新课程有新内容,也要有新方法、新思路。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首先,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学生说出答案“耳朵”后,启发学生联想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了许多声音,并能准确地模仿出来,但他们所表现的大部分是动物的叫声,范围很窄。其次,我播放录有声音的磁带让学生听辨,如电话中的铃声、通话、占线、拨号的声音,闹钟的声音,小孩的哭笑声等,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说出了海浪声、门铃声、汽车喇叭声、打篮球等许多声音。最后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画面,把寻找到的声音归类,让学生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城市、乡村、森林的声音。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的想像力、模仿力、观察力都有所提高,也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用音乐表现声音──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同时,唱歌教学仍然是音乐教学中十分必要的内容。这节课在学生寻找、探索声音达到高潮时,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知道的声音可真多,谁知道下雨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一下把学生引人带有声音的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赋有艺术形式的声音,学生感到声音不仅能说、能听、还能唱,他们很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强、弱对比的意境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乐于把雨水后那种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来。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新课标的全新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听我创造的声音”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创造声音的空间。课堂上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出来的声音,如破盘子声、敲盛水的瓶子声、敲门声等等,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并创造声音,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的教具进行创造。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亲身实践,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有电源开关声、粉笔写字声、撕纸声、敲暖气片声、刮梳子声、剥花生声等等。学生的创造力让我很惊讶,也很高兴。最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延伸的内容:1.每个同学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录成磁带,下节课带来,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是什么声音。2. 看谁能用自己创造的声音创编一个新的情景。

新教材的第一课就这样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结束了。看着学生天真、活泼的笑脸和机智、勇敢的回答问题的神态,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我想这就是新教材的魅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可爱的小红帽神奇的五线谱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建设路小学 韩 笑



    识谱教学是最让师生苦恼的一件事。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难。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唱歌而对识谱没兴趣?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刚接触识谱时的台阶太高了,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感到困难、枯燥,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识谱教学,教师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由于培养目标的偏差,我们常常把手段当成目的,把工具作为能力。

音乐教改后,其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再也不能无视和牺牲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换取单纯的知识技能了。现在,识谱教学将这种高台阶化为若干个小台阶,教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图形谱就是让学生学习正规的乐谱前的奠基石。例如,在歌曲《小红帽》中,我是这样教孩子唱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小红帽》这首好听的歌曲是怎样产生的嘛?当小红帽被猎人救出后,他高兴极了,于是就把手中的红帽子往空中一抛,这顶帽子在五线谱王国里留下一串脚印。你看……

我把音符变成了小红帽,并在帽子上标上了这个音的唱名。学生们立即对“小红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容易地就把整首歌曲的乐谱唱下来。他们还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小红帽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我们唱得就越高。”“老师,我知道五线谱第一线上的小红帽唱mi音了。”“老师,五线谱课真神奇。它能创造出这么好听的旋律厂有的还问,“老师为什么乐谱第一个小帽子里有一条短横线哪?”

这种图形谱以其独特的直观性赢得了学生们的青睐。图形谱能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主动地学习、掌握识谱技能,并能真正感受和理解音乐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敲击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交建里小学 王艳雯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妈妈·老师》,是以情感为主线,以爱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单元。教学中《小乌鸦爱妈妈》一课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最纯洁的爱。

上这一课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果你的妈妈病了,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以自己平时的真实行动回答:“我帮妈妈倒水”“我帮妈妈扫地”“我喂妈妈吃药”,也有的孩子以间接经验或想象来回答:“我给妈妈做饭”“我给妈妈洗衣服”……从他们的语言中,我知道妈妈是他们最爱的人,也是这节课中我教学的主线。

接着从学唱歌曲就开始带入情感,其实这首歌在幼儿园孩子们就已经会唱了,为了熟悉一下旋律,我请大家轻声用lu音随琴哼唱歌曲的旋律,这种轻声哼唱可以让学生的音唱得准一些,气息平稳些,还可以创设出这首歌曲“爱” 的感觉。由于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是不够细,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利用情感学习歌曲还可以及时更正错误,避免学生学习时枯燥无味。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你对妈妈的爱很深很长,所以这个地方的音唱的深情悠长,要唱4拍。” 同时,我用手势辅助,将一字多音的“花”“鸦” 等字,保持4拍。在这样启发引导下,学生学得很快,虽然不是一次成功的,但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以小组形式来表现歌曲时,很多孩子的眼睛里都是饱含深情,动作轻而缓,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

在这节课中,正是抓住学生纯洁质朴的爱,抓住了学生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这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教材给了学生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给了学生创设情感的空间,丰富了音乐课堂,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课,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抓住时机以情动心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交建里小学 王艳雯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妈妈·老师》中的《鲜花爱雨露》一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鲜花爱雨露的比喻引导出我们爱老师的主题,歌词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我认为这首歌曲最优秀的地方就是蕴含了深厚情意,很容易感染他人,打动儿童的心灵。在实验3班上午第四节课教学中,正遇中午的瓢泼大雨,音乐教室里亮着灯,学生们刚好唱会了这首《鲜花爱雨露》,这时他们的班主任(以后统称王老师)正好走进音乐教室站在门口,等着送学生放学,他的出现给了我灵感,我立即抓住时机说:“同学们,我们把这首歌送给王老师好嘛?”“好──” 随即歌声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孩子们尽量地表现着自己,从学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师生之间的情谊很真挚。当教学进行到以小组为单位,用《鲜花爱雨露》这首歌曲做题材,进行创编表演,我说:“同学们,把编排出来的节目献给王老师,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节目能够表达出你对老师深深的爱。”

在排练时,正当各个小组非常活跃,排练的非常热闹之时,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很沉默,他没有参加小组的排练,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着头,悄悄地哭了。我很诧异,走过去问为什么,她说:“王老师不教我们了!” 随之,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其他孩子见状也安静了下来,教室里原本欢乐的气氛沉静了,我又一次抓住时机:“同学们,我感受到了你们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大家非常爱王老师,非常舍不得,这样吧,现在把你们所有的爱都凝聚成最动情最美好的歌声,送给老师!” 紧接着,学生们的歌声是令我吃惊的,轻柔、深情、动听,他们温柔地随着歌曲的拍子晃动身体,有的孩子眼睛盯着王老师,原本活泼欢快的歌曲,此时却是如此深切传情,歌声之后,王老师和我还有许多孩子的眼睛里都浸满了泪水。

后来,我才知道,“王老师不教了” 只是一场虚惊,那只是老师在生气时的一句玩笑话,谁会想到孩子们竟如此认真了。通过这件事,他们师生的感情更加融合。

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利用所有的偶发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带动学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教材,给了老师和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就地取材,适时取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浅谈表演在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山东省高密市仁和镇瑞发学校 薛宗霞



在教学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把表演引进教学,试着改变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此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

我在一年级音乐课第六单元《藏猫猫》中,针对第三课欣赏《小猫钓鱼》这一教学环节进行了试验。课的开始,我先创设情境:“你喜欢猫吗?”“猫能帮我们做什么事?”“猫在抓鼠时是怎样的姿态?”我从学生的回答引出歌曲:“有只小猫去钓鱼,它钓啊,钓啊,可开始老钓不着。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听听歌曲就知道了。”经过学生的想像和我的引导,一个完整的情节便形成了:小猫到河边钓鱼,开始三心二意,总钓不到鱼;最后一心一意,钓到大鱼。接着我就提问:“根据情节,你该怎样表演?”举手回答的学生不少,有一个学生的回答使我特别感兴趣。那个学生说:“老师你来扮演小蜻蜓,我及其他同学扮演小猫、花闭煤、小鱼。”顿时,全班哄堂大笑,但我却立刻肯定了他的想法,然后让学生以四人一组根据音乐情节设计动作。接着让同学们自己分配角色,戴上头饰,我也加入了其中一组,当起了小蜻蜓。全体学生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音乐一起,“小猫”活蹦乱跳地挑着水桶,扛着鱼竿,兴高采烈地出发,坐在河边准备钓鱼;“蜻蜓”撑起一对翅膀自由自在地飞行,舞姿优美,动作舒展;“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小猫紧紧地追赶“蜻蜓”,全班同学哄堂大奖。学生自然也明白了“小猫”的三心二意,一条“小鱼”也没钓到。此时的“小猫”心情十分沮丧。于是它坐在河边专心致志地注视着河里。“花蝴蝶”翩翩飞来,来回在它的身旁飞来飞去,而“小猫”稳坐泰山,镇定自若,最后终于钓到一条“大鱼”。学生们按照音乐发展的情节表演着,无拘无束,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此情此景,我和学生都已经深深地投入到音乐情节所设定的环境中,表演得特别真实。我们用动作表达了对百乐的不同感受,彼此间通过表演达到了对这首乐曲的节奏、力度、速度及气氛的正确理解和较为全面的体验.同时,通过表演也使彼此的体验得到了交流,使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得到发挥,从中也表现出他们有很强的可塑性及音乐的敏感性,井挖掘了他们内在所具有的艺术潜能。这一切是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师放音乐,学生欣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究其原因有两个。其一:同学们觉得动作是自己编出来的,所以表演时非常投入;其二:这种合作式的表演是面向全体学生,由此,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情感体验,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

因此,对于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我感到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音乐的氛围里发挥出潜能,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为他们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更新观念努力实践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杏园小学 许 燕



2001年是新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一年,我所承担的一年级的音乐课也是实验的科目之一。“什么是课改?”“课改以后该怎样上课?”这些都一直是我心中的疑问。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秦皇岛的培训,听了北京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我认识到:今后的教师将与以前的不同,不光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

开学了,学生们发到了新教材。都说:“真漂亮,像图画书一样。”我也拿到了新教材,却没有拿到配套的录音带、教参和备课本,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吧。一下子没有了束缚,倒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

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是《有趣的声音世界》,有关“声音”的问题简直是太多,太广泛了,没有录音带我怎么上课?学生不听怎么行?为了上好这一单元的课,我到音像书店买了音效光盘,尽量搜集大自然与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学生倾听:鸟叫声、流水声、海浪声、飞机起飞的声音等等,学生们很高兴,说出的感受是五花八门。此外我还寻找了各种能发出声响的物品,学生们喜欢上了音乐课。其中也有一段小插曲:我在播放“海浪”的声音时,大部分的学生听到的和说出的,大致都与“水”有关联,一年二班就有一个学生非要说他听到的是地震和爆炸的声音,马上就有学生与他“理论”了起来,教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有的学让我说是什么。我说:“小朋友听到的都对,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不能要求别人和你是一样的,这个小朋友想得很好。”学生们立刻安静了下来,我也松了口气,因为我没有把我的思想强加给学生。

一年级上课和其他年级不同,二十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看上去不像在上课,倒像是在玩儿。每次我和他们一样坐在地上,感觉一下子就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在学校的观摩课上。我上了《动画城》单元《唐僧骑马咚得咚》一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上课开始,我利用动画导入新课,请学生欣赏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尾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欣赏歌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因为是他们非常喜欢看的,又是他们熟悉的,所以很多学生都会唱。欣赏完后,请学生模仿白龙马的啼声。我分了两个层次来教学:一是让学生用乐器来敲一敲、打一打,二是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用身体发出声音来模仿,让每一位学生都来参与其中,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儿歌《唐僧骑马咚得咚》是学生熟悉的,几乎每一位学生都会说,但他们说的与教材不一样。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学生熟悉的版本,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效果非常好。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课堂中,我请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来扮演《西游记》中的人物。伴随着熟悉的儿歌,拿着道具,学生们热情洋溢地投入表演。虽然他们的表演赶不上专业演员,台词说得不很流畅,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趣,却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针对这一课,学校里的教师提出了许多的不同意见:有的说这种席地而坐的形式非常好;这个教材挺好的,选择的动画片都是学生熟悉的;学生表演得好;也有的说应该多分几个小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表演……

我觉得自从教一年级,就特别地忙,因为所有的参考资料一概没有,所须东西都要自备,新教材在注重开发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同时,也在开发教师的智力。通过半年的实践,我觉得自己在业务上得到了锻炼,但也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地学习,虚心地请教,把音乐课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9 1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