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2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探月工程有关负责人29日表示,嫦娥二号将力争实现“零窗口”发射,为后续实施变轨和开展科学试验提供良好条件。卫星系统总设计师黄江川说,发射日期选在国庆期间是巧合。(昨日《新京报》)
“如果在‘零窗口’发射,卫星无需中途修正就能进入预定轨道,可以节省燃料从而为后续工作留下更多动力。”也因此,继嫦娥一号实现“零窗口”发射之后,嫦娥二号也瞄准了这一目标。
这其实并不让人意外。确实,在国庆期间发射,让国人倍感自豪和骄傲,但是,如今的国人,已然不像以前那样只会“欢欣鼓舞”,即使是伟大的成功,也已经能以更加平静的心态看待。同样,于嫦娥,既实事求是地肯定其意义,也清醒地评价其在人类探月历程中的位置,“纯属巧合”,表现出一种成熟的心态和更加理性的爱国热情。
曾几何时,重大项目向节日“献礼”几乎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日期选择。也因此,“纯属巧合”尤其显现出科学务实的精神,已足以挣脱形式主义的桎梏和浮躁的心态。而这当然展现出了一种宽松、平和、民主的和谐氛围,唯有如此,才能排除自缚手脚的那种刻意而愚蠢的安排。
中国的科学家加快探月的步伐,当然是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但更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梦想。在迈向遥远深空的进程中,中国人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正是把嫦娥二号放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国人才更有一颗平常心,这凸显出全球化背景之下的自信,无疑也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爱国。
首次探月工程圆满成功,无疑极大地促进了国人学习科学的热情,“嫦娥卫星”除了其探月工程本身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推动国人科学探索和进取精神的作用也正在显现。网上浏览可以发现,人们对嫦娥的兴趣,更多地集中于探索星空的奥秘,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嫦娥在国庆升空,更多的也是“零窗口”等科学知识的普及,这尤其令人欣喜。
爱国,是融于每一个人血管中的情愫,体现于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中。于平民百姓,也不过是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工作,力所能及地、默默无闻地为国家作一份贡献,而这本来应和嫦娥升空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因此,能以纯属巧合的视角看嫦娥在国庆升空,其实最实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