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4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茅草与锯子》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2.具有认真观察和探究仿生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具有模仿生物的构造或功能进行发明和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意识到动物、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原型启示法”提出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教学准备:  

1.供课堂观察用的茅草的叶、苍耳的果实(或其他植物),放大镜等工具。  

2.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1)讲述: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2)提问: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锯子?(发现茅草——观察茅草——产生联想——大胆尝试——发明锯子)  

(3)交流:我们在树林、在野外有过类似鲁班的经历吗?哪些植物容易划破和刺伤我们?哪些植物容易粘在我们的衣服上?  

(4)我们也像鲁班一样,来认真研究我们身边的这些植物。  

2. 观察容易划破和刺伤人、容易粘衣的植物的特点。  

(1)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观察材料和必要的观察工具。  

(2)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发现。  

(3)交流。  

(4)讨论:我们观察了这些植物的特点,能产生哪些想法呢?  

3.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完成的发明。  

(1)讲述: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了许多物品。你们知道这样的例子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2)用课件或图片展示: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  

(3)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新技术分别是在什么生物的启示下研制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4)根据以上发明的实例,你认为在生物启示下进行发明创造要经过怎样的过程?  

(5)讲解:在生物启示下的发明创造,通常要经过以下过程:  

明确需要:在生产或生活中,为了完成某种工作,需要具有什么功能的工具或设备。  

寻求启示:通过观察或在无意中发现,某种生物的构造或功能与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很相似,在这种生物的启示下提出发明的设想。  

设计制作:根据发明的设想精心设计,根据设计试制出我们需要的工具或设备。  

实验定型:经过反复实验、修改,完成发明。  

4.课外活动。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构思一件科技创新作品。  

第二课时  

1.指导学生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创新设想。  

(1)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画科技作品设计图。  

(2)交流、展示:我设计的是什么?它是仿造什么生物的特点研究的?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设计可能很富有想象力,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要鼓励和保护,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一件科技小作品除了有创意之外,还要考虑实用和可行性。)  

(4)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小发明作品,供学生学习借鉴,讲解常见的创造发明方法。  

2.指导学生完善科技作品设计方案。  

(1)修改完善设计方案。  

(2)组内交流方案。  

3.制作科技作品。  

一件科技作品的制作往往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继续探索、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板书设计:  

7 茅草与锯子  

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了大量仿生的发明创造。  

鸡蛋与薄壳结构屋顶、鸟与飞机、鱼鳍与船桨。  

作业设计:  

填空:  

1、锯子是(   )在(   )的启示下发明的。  

2、飞机是受()的身体构造和特点的启示而发明的。  

问答: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受生物的什么启示而发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04: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