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60|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集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资源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部教案集下载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第七册语文教案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进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
         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
   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
   4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5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6作者简介:(有时间再安排)
    葛翠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半个世纪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丹麦、瑞士、前苏联、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文版童话图书。
    葛翠琳曾出访法国、瑞士、泰国、日本并讲学。70年代末期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80年代末曾任瑞士儿童图书国际奖评委。1990年与韩素音等人创办冰心奖,并一直主持冰心奖工作,为培养儿童文学作者尽心力尽力。90年代曾连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
    小读者喜欢她的书,是她最高兴的事。
7布置作业:
    ⑴抄写本课生字词。
    ⑵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
    ⑶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
    ⑷阅读《野葡萄》(或自己收集作者的作品)[选做]
     野葡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齐读;
   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提出了一些问题,还记得吗?(指名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6-10-25 20:26:37 | 只看该作者
   教案很好呀,可见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6-8-30 10:41:57 | 只看该作者
下载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6-8-30 10:39:3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6-8-30 10:38:4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3-8-1 13:16:34 | 只看该作者
下载不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2-9-8 10:28:17 | 只看该作者
下载不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9 00: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