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55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和讲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和讲解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整理提供,内容全部与新教材大纲同步,在四年级数学试卷版块里覆盖有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等各个版本的单元、期中、期末试卷,资料全部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无需注册,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因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分数等未能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帖子底部下载DOC附件即可使用或打印!
      下面附上本套题目部分题目预览:
第一讲  方阵问题(一)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 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 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③ 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1: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
分析:要以两棵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作为分段标准.公路全长可分成若干段.由于公路的两端都要求栽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
解:以10米为一段,公路全长可以分成
900÷10=90(段)共需电线杆根数:90+1=91(根)
练习与作业
1. 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
2. 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
3. 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
4. 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
5. 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
6. 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

第二讲  方阵问题(二)
例3: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
分析: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答: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6人,此方阵中共有256人。
例4: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
分析:方阵每向里面一层,每边的个数就减少2个。知道最外面一层每边放14个,就可以求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个数。知道各层每边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各层总数。
解:最外边一层棋子个数:(14-1)×4=52(个)
第二层棋子个数:(14-2-1)×4=44(个)
第三层棋子个数:(14-2×2-1)×4=36(个)
摆这个方阵共用棋子:52+44+36=132(个)

练习与作业
1. 有16个学生站在正方形场地的四周,四个角上都站1人,如果每边站的人数相等,那么每边站几个学生?

2. 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如果每边栽6棵,四边一共栽多少棵树?

3. 有100个少先队员参加广播操比赛,十人一行,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这个正方形四周站了多少个少先队员?

4. 在一块正方形场地的四周竖电线杆,四个角上都竖1根,一共竖28根,正方形场地每边竖多少根电线杆?

5. 某会议室的天棚是正方形,准备在天棚四周每边安装8灯(包括四个角上都安装1盏),四周一共安装多少盏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8-21 14:27:56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不好好学习都对不住您了。谢谢您: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2-16 09:42: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9-4 22: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5-8 10:36:4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

      本站所有试卷均无需注册,在下面的附件中,选择右键,目标另存为,保存在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打印即可!
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题目.rar (95.6 KB, 下载次数: 204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8-14 07:46: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讲  行程问题(一)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两人都按原定速度行进,那么4小时相遇;现在两人都比原计划每小时少走1千米,那么5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可以想象,如果甲、乙两人以现在的速度(比原计划每小时少走1千米)仍然走4小时,那么他们不能相遇,而是相隔一段路。这段路的长度是多少呢?就是两人4小时一共比原来少行的路。由于以现在的速度行走,他们5小时相遇,换句话说,再行1小时,他们恰好共同行完这段相隔的路。这样,就能求出他们现在的速度和了。
解:1×4×2÷(5-4)×5=40(千米)
这道题属于相遇问题,它的基本关系式是:速度和×时间=(相隔的)路程。但只有符合“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相同时间相遇”这样的特点才能运用上面的关系式。不过,当出现“不同时出发”或“没有相遇(而是还相隔一段路)”的情况时,应该通过转化条件,然后应用上面的关系式。

练习与作业
1.        一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用千米,这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4小时,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        一辆汽车5小时行了28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        小明家到学校1800米,小明早晨上学,平均每分钟走120米,问: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多少分钟?


4.        甲、乙两人同时从东西两村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85米,乙每分钟走90米,18分钟后两人相遇。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5.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第十三讲  行程问题(二)
例2.小王、小张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小时4.8千米和 5.4千米。小李骑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0.8千米。小王、小张从甲地到乙地,小李从乙地到甲地,他们三人同时出发,在小张与小李相遇5分钟后,小王又与小李相遇。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需多长时间?
分析:为便于分析,画出线段图36-1:

图中C点表示小张与小李相遇地点,D点表示他们相遇时小王所在地点。根据题意,小王从D点、小李从C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因此,DC的长为
这段长度也是相同时间内,小张比小王多行的路程。这里的“相同时间”指从三人同时出发到小张与小李相遇所经过的时间。这段时间为
  1.3÷(5.4-4.8)×60=130(分)
  这就是说,小张行完AC这段路(也就是小李行完CB这段路)用了130分钟,而小李的速度是小张速度的2(=10.8÷5.4)倍,所以小李行完AC这段路只需小张的一半时间(65分)。

练习与作业
1.        东西两地相距5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甲、乙两车几小时后才能相遇?
2.        甲站到乙站相距110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10小时相遇,快车每小时行用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54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几个时后两人相遇?
4.        甲、乙两工程队合修一条长935米的公路,甲队以每天45米的速度由西端往东修,乙队以每天40米的速度由东端往西修,6天后两队相距多远?此工程共需多少天?

第十四讲  填补不完整的算式
数字谜是一类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解这类问题必须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特点,找出突破口,从而逐步简化题目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问题16.1 在下面这个算式中,不同的文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文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算式才能成立?
      
分析(1)从“明”字入手.算式中“明+明=明”是本题的突破口.因为在0~9这十个数字中,只有0+0=0,所以:明=0.即
(2)因为两个最大的一位数相加是18,只能向高位进1.因此:分=1.即
        
(3)再由“是+是=10”可知:是=5.即
(4)由“1+就=5”可知:就=4.即
      
(5)由“非+非= 4”可知:非= 2.即

练习与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03: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