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7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教案浙教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资源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部教案浙教版DOC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1 多有趣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牛字旁;读写8个词语,能用“有趣”“活泼”“愉快”写句子。
  2、能用“什么地方有什么”写句子,能把“这是多么有趣的地方”的意思补充具体,能用“不是……却有……”句式说话。
  3、理解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初步培养对小鱼、花草树木喜爱的感情。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个有趣的地方,句子训练:什么是多么有趣的什么。
  教学难点:牛字旁的书写,初步理解生物角与自然景物的联系与区别,懂得通过劳动可以创造美。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牛字旁,学会它的写法。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有趣的地方”,说说见到过那些有趣的地方?
  今天课文介绍了一个更有趣的地方,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学字词,读通课文。
  先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拼拼音节,读准字音。
  想个办法,记住字形。
  给课文标段,划带生字的词和新词。
  3、检查字词
  哪几个字要提醒小朋友:迎、轻
  认读生字词
  4、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分段读课文,有趣的地方指什么?
  看图说说,生物角里有什么?引导按方位说。还能分动物和植物两部分说说生物角里有什么?
  再读读课文。
  5、书写指导
  你学会了哪几个生字,说说用什么方法学?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趣、物、摇、迎。认识牛字旁。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理解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3、仿效例句,把句子说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字词。
  卡片认读生字。
  看拼音写字。
  卡片认读词语。
  指名分段读课文。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这个有趣的地方指什么?齐读第一段。
  这句话告诉我们红领巾生物角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取名为“红领巾生物角”?
  少先队员自己布置这个生物角,多高兴呀!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学习第二段
  鱼儿应该生活在江河里,而现在教室里也有鱼了,用却表示转折。为什么会有活泼可爱的小鱼?
  看图说说小鱼的样子,理解游、摇、吹。
  出示句子,读读这一句话,体会小鱼的活泼可爱,并学做可爱的小鱼,做动作读读这句话。
  为什么课文中用一个瞧,而不用看?
  连起来读读课文第2段。
  (3)学习第三段
  自由度第三段,看看与第二段的相同之处。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生物角不是山林,却有花有树还有小草。花儿开放,小树迎着风儿摇。迎换词理解。
  指导朗读课文。
  (4)学习第四段
  这指哪里?从哪些地方感到有趣?看看标点,读好这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进行句式训练。
  2、朗读、背诵课文,初步培养观察生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生字,口头扩词:快、物。
  (2)出示作业5:
  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再完成作业,反馈。
  (3)卡片认读词语。
  愉快:小鱼在水里摇着尾巴……
  出示句子读一读,再换词序说一说。
  2、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拿几段具体写出了生物角的有趣?读读背背课文。
  连起来说说“为什么说红领巾生物角是多么有趣的地方?”
  我们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就会看到更多有趣而奇怪的动物、植物,增长更多的知识。
  (3)背诵课文
  3、指导课堂作业
  出示:小鱼/在水里/愉快的游来游去/摇着尾巴,吹着泡泡。
  理解句是:谁/在什么地方/愉快的干什么/怎样愉快的游。
  看图说说。
  4、课堂作业最后一题
  指导伉俪句,并看图,拥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完成课堂作业。

  附:板书
            1、多有趣的地方
             红领巾生物角
           不是江河却  小鱼
           不是山林却  花、树、小草
             多么有趣的地方!



2 你今天怎么迟到了
教学目标:
   1、知道秋生是为了爱护庄稼而迟到的,因此老师表扬了他,初步培养爱护庄稼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⑤连起来说说同学们来到军属爷爷奶奶家是怎样慰问的,他们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A、指名说。
     B、教师无声点图,再次引导学生回忆观察说话的顺序。生边看边想句子。
     C、同桌轻声互说。
    ⑥看图,军属爷爷奶奶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好像在对同学们说些什么?指名说。
  4、巩固练习。
   (1)接力比赛:每组推选两名学生,分别说图1、图2的内容。要求说得清楚、具体,前后衔接自然,看哪组的两位同学说得最好。说后师生评议。
   (2)看看谁最能干,能一个人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容连起来说。四人小组练说,派代表说。(达到上述目标,表扬鼓励)
   (3)联系实际练说。
     ①你参加过慰问军属活动吗?说说。
     ②你们知道除了慰问军属还可以慰问谁?你参加过其他的慰问活动吗?简单说说你们是怎样慰问的,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
  5、总结。
    今天学了这一课,你觉得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可爱吗?为什么?
    他们是尊敬军属,热爱军属的好孩子,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6、课外练习。
   把图的内容说给家长或邻居小弟弟小妹妹听,并学习图中小朋友,了解附近军属,开展慰问军属活动。




◎ 练习8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读音,上下结构的字书写均匀。
   2、--能发现ABB型词语的组词规律,用其中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能看图用近义词造句。
   3、--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分类。
   4、--能检查自己的行为,保持优点,克服缺点。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读音。
   2、--上下结构的字书写均匀。
   3、--能发现ABB型词语的组词规律,用其中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多音字。
   1、--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读词语,比一比注拼音的字读音有什么不同。
   2、--说说每个词语的意思。
   3、--再读一读词语,体会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据词定音。
  二、第2题。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1、--认识上下结构的字的3种不同类型。
   2、--说说这些字中各属于哪一种类型。
   3、--按结构特点,认真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三、第3题。
   1、--读一读,看看这些词语的形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理解一下每个词语的意思,把这些词语和有关词语搭配起来。如:静悄悄的黎明、暖烘烘的阳光。
   3、--自选两个各说一句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看图用近义词造句。 
   2、--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分类。
   3、--能看懂图意,根据图意排列顺序。
  教学过程:

  一、--第4题。
   1、--读一读4个意思相近的词。
   2、--看图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3、--写下来,注意把句子写完整。
  二、--第5题。
   1、--先给事物归类。
   2、--看图照样子写句子。
   3、--反馈、评议。
  三、--第6题。看图说话。
   1、--看懂几幅图的意思。
   2、--根据图的意思重新排列图的顺序。先独立排,再校对。
   3、--把几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能检查自己的行为,保持优点,克服缺点。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查,哪几项做得好,哪几项做得不够好或没有做到。
  二、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讲一讲谁做得最好。
  三、师总结,对于学生做的好的方面给予表扬、鼓励,对于做得不太好的地方予以指出,并提出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5)想一想:鸭子、松鼠的话应该怎么读,公鸡的话应该怎么读?同桌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
    师:小朋友从这里看出公鸡是(  )的邻居呢!
    学生说。
    可是,当公鸡有困难的时候,邻居们却赶来了。
  4、学习第五段
    请小朋友读读第五段,找出写邻居们的一句话。
  (1)学生读。
  (2)学生说,师出示第三句。
    A.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邻居们帮助公鸡抢修屋顶。)
    B.变红“这时候”问: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在读第五段,找出有关句子,用“------”划下来。
  (3)学习第一句。
    A.指名说,问:这句话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天气)
    B.深夜指的是什么时候?(半夜,大家都睡觉了。)
    想一想:又刮大风,又下大雨是怎么样的?听录音。]
    朗读“又-----又-----”
  (4)学习第二句。
    这时候除了指天气时间外,还指什么?
    A.指名说,出示
    a.看图,公鸡看见自己的屋顶被刮跑了,是怎么样的。
    b.强调“又叫又跳”想:公鸡张大嘴巴在叫什么?可配上动作。(不得了了,我的屋顶被-------)
    (没有屋顶,又是风,又是雨,我可怎么住啊)
    (谁来帮帮我------)。
    c.指名读,可配上动作,
  (5)学习第三句
    A.出示第三句,齐读,找出不懂的词。
    B.“抢修”,问:修什么?东西破了要修。这里修什么?
    为什么还要加上抢?
    C.看图,从左到右,说说动物们在干什么?
  (6)说说兔子、鸭子、松鼠是()的邻居。
    你是怎么知道的?
  5、学习第六段
  (1)这是因为有了邻居们的帮助,公鸡的屋顶()。出示第六段
  (2)出示板书
  (3)师讲解:当邻居们有困难请公鸡帮忙,公鸡不肯帮忙,而公鸡有了困难,尽管是深夜又刮大风,又下大雨,邻居门也赶来帮忙了。
  (4)用“帮助”写话。
    既然互相帮助很重要,我们也要用“帮助”说说话。
   A( )帮助公鸡修好了屋顶。
   B( )是因为得到了( )的帮助。
   C在( )的帮助下,公鸡的屋顶修好了。
    a.出示一句让学生练说。
    b.说说其他的说法,师出示B C句。
    说明:帮助一词在前、在后、在中间,但是意思不变。
    学生选一种用“帮助”说话。
    想象:
    师过渡:邻居爸爸帮助公鸡修好了屋顶,公鸡的脸红了。
    此时此刻,公鸡会想什么?
    以后邻居再找公鸡帮忙,公鸡会怎么说?

38 慰问军属
教学目标
   1、懂得要尊敬军属、热爱军属。要为军属做力所能及的事。
   2、能看图把同学们慰问军属的经过说清楚,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要慰问军属;能看图把慰问军属的经过说清楚、说具体。
   教学难点:能有序地观察图画,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把慰问军属的经过说具体,并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清楚。
  教学准备
   1、两帽放大的教学图,其中第2幅图上仅画老大。
   2、将第2帽图中戴红花、唱歌、跳舞、送苹果分别制成剪贴活动图。
  教学时间:1裸时
  教学过程:

  1、提出任务,明确要求。
    这节说话课我们要进行看图听说说训练。看看谁看图看得最仔细,学得最认真,说得
    最清楚、具体、完整。
  2、看图谈话揭题。
   (1)出示图1,理解”军属”。
     请看图,你从房门上挂着的两张照片知道了什么?(这家有人参军。)那么门前的两位老人是谁?军人家里的人叫什么?(板书:军属)还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军属的家?(“光荣人家”这几个字。)解放军叔叔为了保卫祖国,远离家乡、亲人,好多年未能回家一趟,他们的家属该有多寂寞呀,他们多么需要人们的关心帮助,你们想去看望他们的家属吗?
   (2)揭题:慰问军属。
     慰问军属就是用语言行动或物品安慰问候军人的家人。
  3.看图练习说话。
   (1)看图1。
    ①图上有谁?用学过的“有……有……有……还有……”句式说说。
     (图上有老师,有同学们,还有军属爷爷奶奶。)
    ②老师带着同学们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板书:(谁)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指名说,同桌互说。要求人人会说。
    ③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去的呢?
     连起来,说说谁怎么样地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2)看图2
    ①同学们是怎样慰问的,他们在做些什么呢?(师逐个加贴苹果,唱歌、跳舞图片,分别指名说)
    ②谁会连起来说说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因为他们在干着不同的事,我们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来说。自轻声练说。
    ③指名说,生评议。说说这位同学是按什么顺序说的?(指导:可由远至近,亦可由近至远)。我们看图和说话都要有一定的顺序 。
    ④同学们不但做了这些事,一定还会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想想,他们在说什么呢?(要求想象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4.预习的时候,你发现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一、二两段。
   1.教师背诵第一段。
    什么叫“布告”?大象博士的布告上会写些什么?
   2.布告贴出以后,有谁来报名了?把课文中的这句话划出来,读一读。还可以怎么说?谁能换一种句式说?
    (1)用逗号,不用句号。
    (2)用上“也”。
    (3)用上“都”。
    (4)换顺序:来报名的有……
   3.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课文第3—5段。
   1.大象博士最后录取谁当助手?
    (1)课文哪一句话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可提示在最后一段)。
    (2)(出示句子:我录取小猫当助手。)这里的“我”是谁?把它代进去读一读。
    (3)能不能把词语的次序换一换而意思不变?句式训练(让学生自由说,有几种说法?两种?三种?再请学生站起来说)
    用“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说。
   2.为什么不录取小猴、小兔、小熊呢?课文哪几段告诉我们的?
   3.自由读3—5段课文,把大象博士不录取小猴、小兔、小熊原因的词句划下来。
    (1)自学一划词句一读句子。
    (2)集体反馈:一句一句读。
    (3)朗读指导,这些句子该怎么读?大象博士看了非常不满意,会有怎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4.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6—7段。
    大象博士对谁最满意?请自学课文第六段:
   1.小猫进来是怎样的?自由朗读这段课文,划出写小猫动作的词。及时反馈:读课文,说动词。
   2.个性学习。
    (1)朗读这段课文,边读边在座位上表演。
    (2)用自己的话说是怎么进来的,用上圈出来的动词。
   3.反馈:
    (1)请学生演小猫,其余的同学演大象博士。大象博士一起说:“请小猫进来吧!”(表演开始)
    评一评:大象博士,你们对这只小猫满意吗?它是怎么进来的?(用上圈出来的动词进行说话训练)
    (2)对这么文明有礼貌的小猫,大象博士,你想对它说句什么话?赶快写下来。
  五、学习第七段。
   1.怎么考也不考就录取了?考过了?考什么?小猴、小兔、小熊它们知道吗?哪儿看出来的?(理解“等急、齐声”)齐读这段。
   2.小猴、小兔、小熊它们会怎么想呢?(想象、说话训练)
  六、小结。(根据情况选择)
   1.(生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学懂了什么?是怎么学的?
   2.(师小结)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演演的方法学懂了课文,而且还知道了平时要像小猫那样举止文明有礼貌。
  七、最后一个作业,请同学们选做: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把《大象博士请助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替大象博士写一张布告。

   附作业:看拼音写词语。。
       kǎo shì  zhuàng fān   lù qǔ
       (   )  (     )  (   )
       写话。
    大象博士对小猫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题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替大象博士写一张布告。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7 公鸡的脸红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红了?学会邻居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2.学习课文,理解“抢修、深夜”,用“帮助”说话。
   3.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看图,这里有什么?(公鸡)它长什么样?它是怎么样的?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出示课题。
   (1)齐读课题,你们想知道公鸡的脸为什么会红吗?(想)
   (2)初读课文,指名读6个自然段。
   (3)齐读第一段,问:还可以怎么说。( ),( )和( )是公鸡的邻居。公鸡的邻居是( ),( )和( )。公鸡的邻居有( ),有( ),还有( )。
    说明: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
  2、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1)学习第二段,出示第二段
    A.听录音,用“------”把兔子请公鸡帮忙的那句话划下来。
    B.学生听、画。
    C.学生读,师单击。
    出示句式:( )请公鸡( )。
    小朋友想一想,兔子请公鸡帮忙,这句话我们应该怎么读?
    (有礼貌、诚恳),你是怎么知道的?(请、!)
  (2)指导朗读。
    A 指名读,学生评价:好在那里?
    B 齐读
  (3)公鸡的态度怎么样呢?请你把公鸡的话用双横线划下来。
  (4)学生读划。
  (5)指名读,出示公鸡( )。
    那公鸡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不耐烦、不高兴)
  (6)分角色朗读。
  (7)归纳:出示( )请公鸡( ),公鸡( )。
    学生说话。
  3、学习三、四段。
  (1)我们刚才学习第二段,先请小朋友划句子,然后谁请公鸡帮什么忙,公鸡怎么样来说话,最后进行朗读。我们也用这方法学习3、4段。
  (2)学生读划。
  (3)请用(  )请公鸡(  ),公鸡(  )。
  (4)分角色朗读,你愿意读谁的话就读谁的话,师单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 、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小结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课文,理解课文中事例阐明的道理,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造句。
   3、复习巩固所学字词。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听写字词。
  2、提出本节课任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弄清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还要复习巩固这一课的知识。
  3、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瓦尼亚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用小黑板出示3个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说瓦尼亚错在哪里。
  A、瓦尼亚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
  B、瓦尼亚吃了李子。
  C、瓦尼亚说慌话。
  (瓦尼亚从阿来没有吃过李子,很想马上吃一只,他没有得到妈妈的同意就吃了一只李子。当妈妈发现少了一只李子问他时,他说谎了。这是不对的。调一日如果你是瓦尼亚该怎么做?
  (3)当你做错了事后是怎样做的?我们应该怎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小结:老师相信,瓦尼亚和你们一样,通过这件事懂得了不能说谎话的道理,一定会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诚实的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巩固练习,指导造句。找出课文中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例句,读一读。这个句子用了两个“一会儿”说明瓦尼亚很想吃李子时先后的两个动作。想想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会儿……一会儿……”连接句子。
  出示小黑板:“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白羊,一会儿”。
  请同学把句子补充完整,说明白云形状的多变。
  仿照例句,独立成句。想想:谁(什么)一会儿怎样,一会儿怎样。
  6、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36 大象博士请助手
设计意图:
   1.指导二年级学生会学课文,能用圈圈点点作书头笔记。
   2.语文课中要有单一的语言训练,使学生的语文基础夯实,
   但也要有综合的语言训练,让学生能有差异地发展。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有单一训练,如用“先……。然后……”说清楚小猫进门后的举动,也安排综合训练,如:写一写小猴、小兔、小熊心里怎么想的。
   3.强化正面形象,以完成思品学科的教育目标。
   4.在课堂中进行差异教育的研究。
  教学要求:
   1.懂得行为要文明,说话要礼貌。
   2.能找出并理解表示动作的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象博士请助手》。
   1.什么叫“博士”?“助手”呢?
   2.看来大家预习得挺认真的,再请大家练一练。
    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kǎo shì   zhuàng fān   lù qǔ
        (   )   (     )  (   )
    你还学会了哪些字词?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反馈:“考试”的“试”要注意什么?
    “撞翻”的“翻”是什么偏旁?
   3.写了几个?写了三个的有没有?两个的?(还要评价写得是否端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4、能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并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
   1、--说说偏旁的名称
   2、--让学生按要求写,看谁写得多。
   3、--看一看,这些字与偏旁有什么关系。
  二、--第二题。把下面的词语分成四类写下来。
   1、--让学生读一读词语,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
   2、--按题示把这些词语逐个地写在下面四类中。
   3、--让学生说说这些词语分别属于哪一类。
  三、--第三题。给句子加标点。
   1、--让学生看一看这是怎么样的一段对话。(问答式对话)
   2、--给每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3、--读对话,看看标点符号加得对不对。
   4、--同桌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四、--第四题。搭配词语。
   1、--让学生仿效例子口头答题,师生共同评议。
   2、--进行书面练习,让学生一边连词一边读读,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说法。
   3、--反馈、校对。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课文内容辨析句子中的逻辑错误。
   2、--学会按要求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

  一、--第5题。说出句子中的错误。
   1、--让学生逐句读句子,想一想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
   2、--教给改正的方法。
   3、--改正句子中的错误。
  二、--第六题。照样子填词,写句子。
   1、--指导读懂例句。
   2、--让学生口头说一说。
   3、--选一句写下来。
  三、--第七题。说说写写。
   1、--观察小白兔的外形,提醒学生按从头到脚的顺序来说。
   2、--让小白兔跳一跳,看看它是怎么走路的。
   3、--说一说小白兔喜欢吃什么。
   4、--把前面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并写下来。
35 李子核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生字字形:塞(“人”下面有三横)。吞(上面不是“天”)拿(会意字,把手合上就是拿)
    2、从瓦尼亚的语言、行动。神态,让学生明白瓦尼亚的错误。
   教学难点:
    理解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又脸色发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准备
    李子一只、课文录音、抄有比较句子和练习题的小黑板、课本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周围”“打算”等词的词意。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1)(出示李子)这是什么?你吃过它吗?(指导学生谈谈李子的外形,味道。)李子中间有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水果有核?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2至5段,理解词意,知道瓦尼亚开始为什么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脸色发白。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3.教师总结。本文告诉我们,冬天到了,各种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就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小蚂蚁:天真好奇;青蛙: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平静和气)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课外阅读,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句:
  词:周围树梢暖暖和和告别冬眠舒服刨土
  句: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
  二、学习生字:
  (一)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周静忽喊燕睡眠舒粮食
  2.学生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大家纠正读音。
  注意:“周、静、眠、食”几个字是翘舌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
  (二)记住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自学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喊:右边是“咸”,不是“成”。
  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静、眠、粮、食”几个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和部件分析等方法识记。
  (三)指导书写。
  睡:右边的“垂”笔顺是: 。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粮:第六画是“点”,不要写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良”。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着重指导“燕”:“廿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
  三、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25 动物过冬

                



34 您好!新年老人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2、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了解图的主要内容,并能看图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教学难点: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有顺序他说几句话到一段话。
  三、教学准备
    放大挂图一幅、新年老人服饰、礼物袋。小朋友汇报的成绩道具若干。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新年的鞭炮声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年老人向我们走来了。
  (1)出示挂图,练习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
  “谁,怎么样地走来,来干什么?”
  (新年老人,扛着一大袋礼物,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
  (2)小朋友看到新年老人来了,多高兴啊!会怎么欢迎他呢?
  (××说:“新年老人,您好!”
  “欢迎您!新年老人!”
  “祝您新年快乐!”
  “祝您健康长寿!”
  “您好!新年老人。”)
  (3)出示课题。
  2、看图练习说话。
  (1)指导看图。图上有哪些小朋友在欢迎新年老人?(可以给他们取名。)
  小朋友们手上拿着什么?他们会对新年老人说些什么?
  (2)在四人小组中向新年老人汇报。
  (3)想一想,新年老人听了小朋友的话,心里怎么想,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同桌互说。要求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实际来提。
  (5)表演说话
  A、 先自己准备,你向新年老人说什么?
  B、 老师扮演新年老人,指明几个同学上台共同表演。集体评议。
  C、 分小组表演说话。推荐一人当新年老人,其他学生向新年老人说的话不能重复。
  D、 分组上讲台表演,集体评议。
  (6)总结
  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向新年老人汇报了自己一年来的进步。新年老人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新年老人提出的要求去做,争取更大的进步。




◎ 练习7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写同偏旁的字;能正确搭配词语;能对有关词语按事物进行分类。
   2、能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并根据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3、--初步学会按课文内容辨析句子中的逻辑错误。
   4、--学会按要求说话写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写同偏旁的字。
   2、能正确搭配词语。
   3、能对有关词语按事物进行分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13: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