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45|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套资源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DOC版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1.长江之歌
2.五彩池
3.七 月 的 天 山
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5 、山海关
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综合学习一
6、穷人
7最美好的礼物
8有月亮的晚上
9成全一棵树
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阅读链接
爱 的 絮 语
综合学习(二)
我的小笔头
11 《心的翅膀》教学设计
12 百合花开
世界边沿在哪儿
14、壮哉,少年游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阅读链接  学会乐观
综合学习、三
姚振函简介
16.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17. 相片
18 将军与孤女
19 阳光下的皮肤
20.地球万岁
不能忘却的圆明园
综合学习四

小学语文冀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轻轻翻开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课本,我们便开始了一次远行。随着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我们纵情于山水之间,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自然山水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文化的传承与博大,让大自然的神奇尽显风姿。留连于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滋养,眼界得到开阔,胸怀变得博大,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吧!
《长江之歌》将让我们领略到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母亲河,走近那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感受她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豪迈情怀,触摸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母亲情愫。让我们用无限的赞美与最真诚的祝福歌颂她吧!
《五彩池》则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让我们亲身感受那“世外桃源”般的神奇。水池形状千姿百态,池水颜色五彩斑斓,再加上水池周围色彩绚烂的花朵,这幅浑然天成的美景怎不让人感到如入仙境呢?
《七月的天山》这则游记让我们置身于一种抛却喧闹之后的寂静、远离酷暑之中的清爽、洗尽雕琢之余的纯朴之美中,这样一次旅行让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接受了一次洗礼。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水乡优美的画卷。徜徉其中,我们被绍兴水乡的精灵——乌篷船,深深吸引,流连其间,我们为那五千座姿态万千的桥而叹服,心底深深地羡慕绍兴孩子能够坐在桥上听故事的经历。油然而生一种感慨:绍兴,真美!
《山海关》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雄伟壮观、地势险要的关口,展示了它千年雄关的巍峨气势。随着作者抚今追昔,我们也不禁为那些捍卫国土的英雄而肃然起敬。
《阅读链接》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楼文化,让我们走近中国名楼,来感受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吧!
这一次旅行,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相信这趟旅行也将为你的人生打下另一番底色,抑或开启了你的心智。这不过是一个开始!


1.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资料,在美读中品赏领悟诗歌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和中华民族之母亲河的雄壮与伟大。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出长江的宏大气势,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对祖国长江的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激情导入
听《长江之歌》这首歌及放映有关长江资料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师:同学们,当我们口中吟唱起“长江之歌”时,你一定会难抑激动的心情,现在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2、初读感悟
     师: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检查认读
     个别指导纠正
预设:
     师:通过诵读诗歌,谁愿意把自己的感觉说给大家听?
     生: 体会到了祖国长江的壮观、磅礴、伟大
我感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幸福
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优美和凝练
          我为母爱所折服
我们要学会感恩
我为长江母亲而自豪
师:同学们的感受和我一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别样的心情再次走入这首诗歌。

3、品读领悟
   出示中心话题,“作者为什么把长江比做母亲来赞美?”默读课文,请在文中勾画出关键词句,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谈谈,并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自学
小组进行合作、探讨。
预设点: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生:“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生: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师:你可知道长江两岸有着多少中华儿女,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有三亿人口生活在长江两岸。
生:我可以体会到长江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DOC版附件下载地址:http://www.lspjy.com/showtopic-78610.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4、喜欢出去走一走,学会享受大自然中万物的美。
【教学重难点】
3、        与人交流时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4、        课前能积累习作素材,课堂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
课前准备: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阅读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文章,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记录下自己的随行、随思。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我的采蜜集
1、师:从古至今,人世间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悲壮激烈的战争。运筹帷幄,攻城掠地,长途奔袭,短兵相接..种种战例,或记之于史册,或见之于名著,或流传于口头。2005年9月2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来自二十二个国家的二战老兵聚首北京,共同签署《北京和平宣言》。
2、请同学们读一读宣言.
3、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谈一谈你对和平宣言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仔细看看这些资料,我们现在的宁静是用多少个这样的过去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爱惜身边那个人呢?
所有的战争都是残酷的。所有的战场都是血腥的。有硝烟的,没有硝烟的!也正是这样的残酷和血腥,才会让我们才更渴望和平。我 活在天堂里!
我认认真真的看完这些资料。感到战争太残酷了。这样的文章应该多看看.才能体会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是多么幸福啊。
……
三、        读读背背。
7、        出示白朴的《欢乐颂》,播放《欢乐颂》的乐曲。
感受乐曲欢乐、自由的喜悦气氛。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九交响曲》贝多芬却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来酝酿、来筹划的,可以说它是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感觉庵野秀明是个很了解音乐的人,贝多芬创作《欢乐颂》的那段时间许多显要友人的相继去世、患病、破落.他和真治一样没有完整的家庭,在此时重新回到了孤独、寂寞当中.他们一样对现实忧心忡忡,却无能为力。
8、        指名朗读
9、        疏通意思。
10、        轻轻地吟诵,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学生感情朗读。
11、        背诵。

三、        口语交际。
“在未来的日子里,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唤起对和平的向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描绘世界的明天,充分表达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相结合。
1、        未来世界还有战争吗?人们如何解决争端?
2、        未来世界里人们怎样生活?
3、        未来世界里,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四、        关于“我的小笔头:
1、        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选材。
对战争的认识和看法;
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谈自己的感受;
给某人写封信,对某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发出绿色和平的号召;
畅想和谐美好的未来世界……
2、        指导多种方法表达。
书信、议论文、诗歌等,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完成习作,只要感情真实,内容具体,教师就要鼓励。
3、        交流评价。
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重视学生交流的过程。
4、        习作展示。
通过评讲、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思、交流中开阔思维,提高能力。       
搜集资料也是一种积累,也通过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百年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体会欢乐、自由的喜悦气氛。










搜集、整理资料是高年级学生语文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项,通过小组交流,同学间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
小组交流可以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能更好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


















通过相互评议,学生修改习作,做到叙述具体,表达清楚,语言具有感染力。也就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打动人心。












【参考资料】
了解到圆明园的规模和地位。由圆明三园组成,面积是350公顷,相当于230多个我们的学校。政治地位很高,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就如同是大清帝国的心脏一样。艺术地位也很高,被称为“万园之园”汇集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在世界建筑世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到圆明园的建筑达到了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鼎盛的时期,从第二自然段里我们读到圆明园中不仅有宫殿,亭台楼阁,也有热闹的买卖街,山村乡野,还有不少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等,这是我们搜集的图片(由小组的另一个同学进行展示并介绍),还有些景物是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而来的,比如蓬莱瑶台,(由小组的另一个同学进行展示并介绍)。
在学习中,我们还了解到圆明园中还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有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展示十二生肖马首铜像)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然而非常可悲的是,这套珍贵的《四十景图》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内,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圆明园在中国人的脑海里竟然是一片空白。哪个小组想就空前浩劫这一板块谈谈你们的学习所得。
预设:我们了解到在1860年10月6日,在英法联军的铁蹄下,强盗抢夺,肆意的破坏、毁掉。我这里有一段真实的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敌人为了销毁罪证,放火把圆明园烧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补充)圆明园本来是在北京西北郊,可大火笼罩了整个北京!就如同日蚀一般。就连法国作家雨果都愤怒地痛斥他们的野蛮行径。
师:那些强盗他拿走了什么?毁掉了什么?烧毁了什么?
生:
师:我们刚才想象的那些美轮美奂的景观,那些最珍贵的奇珍异宝,都没有了,让我们记住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吧,从这一天开始,圆明园就在地球上消失了。
(播放视频)
师:我看到你们的眼睛里有话要说。
生:恨,心酸,愤怒
师:谁再来读一读雨果以及世界上千万正直人对这两个强盗的审判?
生读。再齐读。
师: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之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就签订了更加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这样,侵略者霸占了我国的九龙半岛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勒索去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

四、第三版块
圆明园,中国园林史上最为华彩的那一段乐章,记录着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在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一版块中,你们了解了什么,补充了什么,心中又升腾起怎样的情感和思考?
预设:圆明园的废墟,带给我们是无尽的警示和思考。她在告诉一切善良的人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强盛,落后是要挨打的,人类需要和平,需要共处,暴力和自私只能对人类文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毁灭。我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史,我们曾被外国人叫做东亚病夫,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3000万东北人民过这亡国奴的生活,时间长达14年之久。现在我们强大起来了,只有自己强大才能换来和平。(补充)就像我们学的19课《阳光下的皮肤》一样非洲也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他们被西方国家当作奴隶,但是,他们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大多数国家都独立了,黑皮肤,黄皮肤和白皮肤的人都是一样平等的。
师:圆明园留给我们每个人的都是无尽的情感和思考,也就让我们带着更多的思考和感受一起来读一读:《悼念圆明园》

五、话题拓展。
此时此刻,老师和你们一样,心中涌动的是特殊而复杂的感情,圆明园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是一个最辉煌也最悲愤的记忆,是一种既骄傲又屈辱的心情,同时,它又是中华民族心中一座长鸣的警钟。日前有这样一则新闻:在浙江横店,要重建一座圆明园,这则消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同学们学了这一课,我想你们对圆明园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那么就把你的想法倾注于笔端吧。拿出本来。
生写,生发表讨论。

六、总结升华。
据一家知名网站的调查显示,有63%的人不赞成重建圆明园。圆明园重建的问题其实是每个人对待历史的问题,记得今年五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日本暖春之旅,说: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是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是要挨打的,面对曾经的屈辱和苦难,我们要做的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同学们我们有这个义务,更有这个责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强大,让和平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课下整理习作整理在作文本上。       





学生通过活动来感受历史,通过触摸历史的脉搏,进一步认识战争的罪恶,将和平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












用实际的事物来比较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而且也很直观。







































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综合学习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5、        积累“我的采蜜集” ,背诵《欢乐颂》。
6、        口语表达“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习作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读中品悟文章的内涵。
2.激发学生喜欢积累的情趣,利用手抄报,展示我的采蜜集,结合课件展示,想象着吟诵读读背背。
3.学会在网上搜索,有选择的查阅,欣赏网上资料的能力。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人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他人说话要有耐心。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懂得习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独特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a、人们乱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类自己造成损失。
b、过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c、蛇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严重,每年仅我国损失粮食几十亿斤。
d、我国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贵,被称为“软黄金”,由于人们乱捕乱杀,已濒临灭绝。
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过渡: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对我们人类是何等重要!作为地球母亲的儿女,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我们相信,经过我们努力,地球母亲一 定会焕发新颜。
2、读课文最后3个小节,理解“为了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讨论)
3、请同学们说说看,我们人类怎样才能拥有这美好的一切?
板书:保护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一谈学了这课有何感想。
六、拓展延伸(任选一题完成)。
1、根据搜集的资料或自己的想象,模仿着诗歌的格式写诗,题目自拟(参考题目:①地球的诉说 ②地球妈妈笑了……③未来的地球……)
2、请你给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个人或单位写一封劝诫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来理解课文。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朗读汇报,采取分读合读、领读等,诗朗诵的多种形式来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学生朗读课文,谈自己的感想 。破坏环境,最终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让学生意识到破坏环境的害处,及和自身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板书设计:            
20  地球万岁
无私奉献
地球                 人类
利用  保护
  

阅读链接
                        不能忘却的圆明园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顾。
这段时间我们一起走进了“和平与发展”这一单元,那么我们都读了哪些文章呢?
生:我们精读了16《世界儿童和平公约》17《相片》18《将军与孤女》19《阳光下的皮肤》20《地球万岁》(幻灯出示)
师:那么这些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悟,你又想到了什么?
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做了些什么?
生:写了一篇文章《假如我是和平大使》;办了一页有关抗日战争的小本本;为保护地球母亲写的倡议书;到微机室一起搜集资料,办了一张圆明园的手抄报,并收看了纪录片《圆明园》。(幻灯出示活动照片)
师:有一位名人这样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是的,在我们享受和平的同时,也不能忘却曾经的屈辱和苦难,这次阅读链接将再次带我们走进《不能忘却的圆明园》,回顾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板书课题)
齐读。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阅读链接这个平台,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我们课下一起搜集的资料来思考:你在每个板块中了解到了什么,补充了些什么资料,在你心中涌起的又是什么?请你认真地阅读课本,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把你搜集的资料用在你认为恰当的地方,来佐证你的说法,小组交流的时候要互相学习,互为补充。
二、第一板块
师:哪个小组愿意就第一板块昔日辉煌,来谈谈你们的学习所得,说一说,你们在这一部分里了解了什么,补充了什么,以及在你心中涌起的是什么?
预设:
1.        建筑。(出示幻灯)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恢宏壮丽的,它包揽了烟雨江南,诗情画意,还有和
任何一座欧洲的皇家园林相媲美的西洋建筑。文中有几个有?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是8个有吗?你们都有哪些了解?谁来补充?  本组的补充,(实物投影)外组补充。
师:350公顷是多大?相当于我们学校的230多倍。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
2.        文物。
师:那么圆明园的辉煌还体现在哪?
生:“上自,下至”珍贵文物。(实物投影)
师:圆明园中的所拥有的大量国宝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价值连城
师:拥有当时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的帝国,拥有着无比智慧的人们建造了这座旷世的园林。那么在法国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又是怎样的呢?拿出《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出圆明园辉煌和价值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读:
师:在圆明园中,有一组珍贵的工笔彩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就是由这组图而制作的电影纪录片《圆明园.》中的片段。
    (播放视频)师: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
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
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
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师:看到我们一起搜集的圆明园的种种资料,你心中涌起的是什么?
生谈。

三、第二版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平等、尊严、和平、友好!
师:今天的中国有56个民族,但有一首歌唱得好,我们56个民族是一家。请同学们演唱《爱我中华》这首歌。
师:课文中介绍的南非是新南非建立以前的南非,今天的南非人民靠着自己辛勤的努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师: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如此,对于一个人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你想获得他人的尊敬,你只有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实力,无论你拥有何种肤色。如果你是一名强者,你就可以为你的皮肤涂抹上一层耀眼的光彩。在绿茵场上,贝利、罗纳尔多正是凭借他们超凡出众的球技,使人们忘记了他们皮肤的颜色,在世界球迷眼中是完美无缺的、光芒四射的英雄。大家同意老师的感受吗?
那么:①“阳光皮肤”到底是什么意思?
     ② 能不能说所有人的皮肤都是“阳光皮肤”?
形式:分小组讨论交流一下,重点探究第2个问题。
生发言(略)
师做总结:
同学们:历史上,日耳曼民族是白皙的,生活是富有的;犹太人是聪明的,他们是与黑人有着天壤之别的高贵人种,但如果他们的内心不消除种族歧视、不讲究平等,他们仍然不是阳光皮肤。我们渴望的是,消除种族歧视、暴乱,呼唤和平的阳光普照。到那时,人人都是阳光皮肤。
在结束这节课前,让我们体味一下和平世界的美好吧!配以《种太阳》的歌曲。同学们齐唱《种太阳》,表达热爱和平的心声!
最后,多媒体显示: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设计意图:
我们都是一家人——地球村








设置中心话题

预设学生回答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文本和思考问题.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文本、教师、学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文本重点是南非孩子表达渴望平等、渴望和平的心声,这时老师的帮扶作用体现出来。(展示带镣铐黑奴的照片、饥饿的儿童、干枯的土地、血腥的战争资源)课堂被一种情感笼罩着,“莱斯小姐”语气自豪地说:“这些都是南非的过去,请看今天的南非。”(图片)硕大的钻石,经典的建筑,安逸的生活,著名的人物“曼德拉”,一下子课堂变得明朗了,同学们的沉重情绪放松了,课堂上响起了南非学生的声音:“我们虽然是黑皮肤,可它是阳光的皮肤。”将内容迁移了过来,阳光皮肤在同学的心里扎下了根,真切地体会到了阳光下的皮肤都是美丽的,人们都有一颗热爱和平和真诚的心,这就是阳光真情。


20.地球万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1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能容,教育学生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增强环保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使学生感受到地球就象一位美丽、可爱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人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地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以及应该怎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理解诗歌最后一小节的“为了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我们人类怎样做才能拥有美好的一切。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学生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镜头一:展示美丽的地球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的情形,它是那样的玲珑剔透,是那样的晶莹可爱。镜头二:展示阳光、沙滩、草原、森林……地球上的人们幸福生活的情形。
2、师:美丽的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地球万岁》就是一首献给地球的歌。(板书课题:地球万岁,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自学感知
1.要求: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要求理解的词语有:奢靡、窒息、泯灭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等会儿提出来。
2.反馈交流。
三、再读课文
   我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地球的哪几方面。
     提示:1、赞美地球是人类的家园。2、赞美地球是大家的,他对人类无私的奉献。3、写人类对地球的迫害。4、写人类对地球的期盼。

第二课时
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出示中心话题:   地球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哪些无私的奉献?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的?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环境?
1、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深入探究。
(1)理解地球 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倾其所有。根据课文内容,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也可联系课外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1—6小节,体会地球的无私。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 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欲已经使地球母不堪重负,听她在流泪,她在哭泣。
(3)读第七小节,重点理解“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           ”。
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自己查阅到的资料谈理解,说体会。
教师也可提供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2 12:46:00 | 只看该作者

同学们我们知道地球很大,1500多年前,人们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波斯,大概要走上半年。然而地球又很小,今天乘上飞机环绕地球一圈也不过24小时左右。所以,有人把地球叫做地球村。每一个国家都是这村子中的一个家庭。在大家共同拥有的这样一个兰色星球上必然会演绎着许许多多的故事。那么,今天,地球村里又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自由、快速地去默读课文。
(二)
板书:    阳光皮肤
同学们从每个孩子的介绍中,你能知道什么?并具体说说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1:讲述了一个国际少年班的学生渴望和平的故事
2:讲述了南非黑人求平等、求生存的心声
现在,让我们模拟一个情境的语文课堂:
我们这个班现在就是国际少年班,一共有54个孩子,来自32个国家,其中20个是我们南非人。我就是国际少年班的老师——莱斯小姐。现在,就让我们忘记自己现在的身份,进入情境中的语文课堂中。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对话的形式贯穿全文的,我们暂且也把它看成是一堂语文的口语交际课。那么,各个国家的同学在利用口语来展示自己国家的风采时,你认为:
1.哪个国家的同学介绍得好?你为什么欣赏他的介绍呢?
2.哪一个国家的学生介绍得最精彩?最形象?
3.在口语交际中,新加坡的李德远和朝鲜来的金顺玉的对话是什么意思?(能否表演一番)他们好象伤害到了彼此,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关于说话的技巧呢?
生的回答(略)
师:他们的话都伤害了双方祖国的尊严,但却都没有恶意。以后开玩笑要掌握分寸和分清场合,不要开国际玩笑。
师:你能想象小朋友介绍自己国家时的心情吗?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学生介绍自己国家时自豪的心情.找学生表演.
可是,在我们这个少年班,南非孩子该怎样介绍自己的国家呢?
模拟情境课堂,朗读课文:
“我的心突然一抖,从一开始我就思考,我将如何介绍我的非洲,我的南非呢?”……结尾,“我不禁热泪盈眶”。
同学们,下面就是桑巴哈提到的非洲。讲解非洲的苦难,教师做重点介绍。
      索普——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在1912年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出色的人物是美国的天才运动员——索普。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但在奥运会冠军史册上并没有他的名字。
人们一在提到他,称颂他,他的名字比冠军还要响亮,是因为人们同情他的不幸。他是种族歧视的牺牲者。他出生于印第安贫穷家庭,他篮球、足球、游泳、跑步,样样都行。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时,他稳拿了2次全能冠军(跳远、200米、1500米、铁饼、标枪)。但,他被人诬陷为职业运动员,奥运会取消了他的冠军资格并把金牌转发给这个项目的第二名,但后者拒绝接受,他说:真正的冠军是索普,不是我也不是其他任何人。
索普不仅被剥夺了金牌,而且被剥夺了参加业余比赛资格,就这样,一代才华横溢的运动员被扼杀了。此后,索普当过职业棒球员,卖过苦力,他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70年过去了,终于,在1982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为索普恢复名誉。1983年1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赴洛杉矶将追回的金牌重新授予索普留下的儿女。索普,一代天才运动员就这样成为了种族歧视的牺牲者!
师:同学们,战争不仅给非洲人民带来灾难,也给全世界人们带来痛苦。
战争是生命火炉,人类以身投火
1.西方战史专家统计:公元前3200年——1960年这5160年时间里,全球共发生14513次战争,只有300余年处于和平状态。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是:36.4亿人死亡,损失财富折合黄金可铺设一条厚10米,宽150公里(几乎占1.5个纬度),环绕地球一圈的金质长城,人们站在月球表面,用肉眼就能清楚地看见地球身缠一条金黄色腰带,这就是我们为所在星球建筑的辉煌。
2.二战(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直接死亡者有5700多万
①    前苏联2060万,“每家餐桌上都有一把空着的汤匙”,死去的多是男性青壮年。前苏联男女比例经过战后40年恢复才上升到47:53,仍未达到战前水平。对于一个大国人口结构来讲,男女比例只要相差1%,就足以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②    中国1200万
③    德国730万
④    波兰600万(虽居第四位,但最惨痛的是该国6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0%,其中一半还是在焚人炉里烧掉的)
⑤    日本180万
⑥    法国81万
⑦    意大利33万
⑧    美国38万(收获了半个世界的最大的战胜国美利坚,只有38万人)
3.NMD意欲何为(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意欲何为
NMD,即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用来防御敌人的核导弹攻击美国,在核弹落到美国本土前将其摧毁。有了这东西,别的国家的核武器对美国便不起作用,美国就像有了一块坚固无比的盾牌。美国正是要谋求这种“绝对安全”。什么叫安全?你有枪,别人没枪时最安全,而大家都有枪,你有避弹衣时才最安全。说到底,所谓“安全”就是美国想要独霸世界。
NMD给世界带来的决非和平,而是新的对抗,新的挑战。今天,战争没有止息。巴以和谈的危机、科索沃的不宁、伊拉克的战争,面对这些,我们希望:
师:但愿有一天世界上没有NMD,只有NWD——No War Day。
师:所以,多列尔的一番话,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
齐读,多列尔表达南非人民美好心愿的语句,同时板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13: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