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领读体会“新奇”。
4、学习“品尝”
(1)“品尝”碧螺春给人的感受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概括?(陶醉)
(2)闭目听教师范读第6节,说说你为什么而“陶醉”?
(3)讨论(色、香、味、形,朋友的情谊)
(4)轻声朗读体会“陶醉”。
●想象写话
(5)无怪乎外国朋友写下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请你仿照诗句,用“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或闻到、想到)了_________。”写一句精彩的话。
(6)当堂交流。
三、总结
四、作业
1、背诵第4节。
●课外延伸
2、网络点击:中国茶文化
3、品尝中国名茶。
板书设计:
31 碧螺春
采摘——美丽动人
制作——新奇
品尝——陶醉
3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沙俄反动统治的黑暗,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
2.学习本文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理解新词的意思,并练习用“凝视”、“摆脱”造句。
4.理解重点句含义,充分体会作者情感。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人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从文中描写的纤夫的形象,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情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图。这幅著名的油画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名字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的是人物群像,从画中人物的不同衣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我们可以深刻领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这幅油画是列宾到伏尔加河旅行时,仔细观察了纤夫的生活,经过反复的思索和修改才完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看图学文。
(二)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三)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中有些字是多音字。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读准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如:倒d4o、着zhu$、载z4i勒l5i处ch(、削xu5等。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给多音字在词语中选择读音的方法,作巩固练习。如:
也可以让学生练习用多音字组词。如: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7个生字。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字典,找出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余笔,选择正确的意思。
3.课堂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识记重点字的方法。比如:“逆”,左边是“辶”,右边是“ ”,合起来是“逆”。在书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 ”的写法,笔顺是、丷 。“贱”的左边是“贝”,右边是“戋”,合起来是“贱”,右半部分的“戋”不要写错。“漠”、“衔”、“肤”这三个生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进行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记忆。比如:“衔”和“街”、“漠”和“模”、“肤”和“扶”。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进行形近字组词作巩固练习。比如:
(四)理解词语。
1.让学生轻声读文,并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漠”为例,“漠”在课文中组成的新词是“漠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漠”字作为带点宇,查字典,找出“漠然”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漠然”一词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再对照图上人物的表情看一看,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漠然”一词在本课中的意思是指拉纤的老头儿对拉纤这种生活已经麻木冷淡,正无可奈何地熬日子。
以“贱”字为例,“贱”字在本课中组成的新词是“贱价”。对于这个词,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考虑。不难得出“贱价”的意思就是价钱低、十分便宜。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本文是指纤夫拉纤出的力大,付出的辛苦大,而获得的却太少。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纤夫的同情之心。
(2)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纤夫:纤,拉船用的绳子。纤夫:依靠拉船过活的人。
蛮劲:狠劲,瞎使劲。课文中是指小伙子虽然肌肉结实有劲,但是他不是真心出力,而是在不满和抗议情绪下的蛮干。
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下去。课文里指的是纤夫对拉纤这种活儿失去兴趣,讨厌,不高兴做,显得没有精神。
诅咒:咒骂。在课文中是指纤夫咒骂资本家、咒骂沙俄统治下的黑暗社会。
摆脱:脱离的意思,这里是指脱离沉重的劳动。
驱赶:驱,原指赶牲口。驱赶:是赶走的意思。课文中是指货船的老板驱赶拉纤的纤夫。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货船老板的不满和对穷苦纤夫的深切同情。
重荷:荷,负担。重荷:是指沉重的负担。课文中是指拉纤这个活儿对这个红衣少年来说是个十分沉重的负担。这里面也包含着作者对这个红衣少年的怜爱之情。
沉重:有两个意思。一是分量大,如“沉重的货船”;一是程度深,如:“沉重的步子”,指迈步很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