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
板书设计:
§15.3 比热容(2)
一、热量计算 例2
Q吸 = c m(t –t0)
Q放 = c m(t0 –t)
二、例题分析 三、热平衡方程
例1 Q吸 = Q放
教学回顾 教学内容:
学生及作业反馈:
补充资料:
备
注 辅导时间 辅导班级 辅导人数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月 日 年 班
《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 知识技能
(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能源的分类,常识性了解核能、聚变和裂变
(2)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知道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3)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能源宝库
(4)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
(5)初步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足迹,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是有方向性的
(6)了解人类能源消耗的增长状况,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
2、过程方法
(1)讨论生活和生产中能源的分类,了解当地能源的使用状况
(2)观察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经历自制太阳集热器的过程
(3)阅读反映能源革命的资料,讨论和调查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能量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正确认识核能的价值,关注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乐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及其它学科的结合
(2)有了解太阳能奥秘的兴趣,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的感情
(3)通过对能量转移、转化具有方向性的理解,增强节能意识,关心自己身边的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关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大量消耗能源所带来的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对保护环境,维持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负有责任感
单元重点、难点
1、重点
(1)能源的分类,裂变和聚变;
(2)太阳能的利用;
(3)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源可持续发展。
2、难点
(1)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太阳能的利用的发明装置;
(3)收集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用以讨论。
课时安排
本章共分六节,建议14课时。
第一节 能源家族、核能2课时
第二节 太阳能2课时
第三节 电阻 2课时
第四节 能源革命2课时
第五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课时
复习和总结 2课时
西平镇初中九年级物理《§16.1 能源家族、核能》课时教案
第( )周
上课日期 月 日 课 时 1 授课累计 节
课 题 §16.1 能源家族、核能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能源的分类,常识性了解核能、聚变和裂变
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知道核能的优点和缺点
过程方法 讨论生活和生产中能源的分类,了解当地能源的使用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能量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正确认识核能的价值,关注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乐于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及其它学科的结合
教学重点 能源的分类,裂变和聚变
教学难点 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课堂类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蜡烛、电灯、火柴、电动车、课件、挂图等
教学方法 讲解法、探究实验
教案使用情况 授 课 时 间 授课班级 缺席人数 听课人 作业题数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月 日周 第 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教
学
内
容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a) 出示一个太阳能电动车,用手电筒照射,电动车动了;
b) 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使小灯泡发光;
c) 点燃蜡烛,蜡烛发光。
师:这些实验中都体现了哪些能量转化?
问:对于能量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讨论一下。
[ 学生甲 ] 人类可以利用哪些能量?
[ 学生乙 ] 我们所需要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二、进行新课
1.能源
师:同学们都认识哪些形式的能量?讨论交流一下。
[ 学生甲 ] 太阳能、电能、光能、内能、声能、核能。
[ 学生乙 ] 生物能、化学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
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4min
教师提问
学生交流与讨论
35min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
教 学 内 容 教学互动及
时间分配
2.能源的分类
师:那么,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化学能有哪些?
[学生 ] 煤、石油、天然气、煤气、沼气、食物等。
师:同学们能对这些能源进行分类吗?结合生活和生产上的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讨论一下。
(1)按能源产生的方式
①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能源
如:化石能源(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
②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
如:电能、酒精、汽油、火药、沼气
师:同学们分的都很好,对于这些能源有没有别的分类方法呢?
(2)从能源是否可在利用
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