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慎中实验学校(小学部)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教 务 工 作 计 划
2010秋季,我校教务工作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小学管理规程》和《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依据教委的工作意见,加强了学校内部管理,围绕建设教育强镇、强校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以师生互动发展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核心,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加强学科研训,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我校将注重各学科的培训活动,特别是新课程科目的培训。
1、根据“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学期前利用网培、影音、教学书籍对各任课教师进行课程培训,8月27日——8月29日,教师都能按质按量完成培训;开展以“老”带“新”,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新任科的教师进行培训,互相学习,实现了资深共享,完成共同学习,共同完善,共同提高的培训目的。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安排若干名教师,到先进课改学校参与学科教学研训或现场研讨、参与式培训等活动。让教师多参与学习培训、教研,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学习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升到新课程的理解与认同中。
2、为了积极推动并配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倡导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向,创设良好的教育范围,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我校还注重校本培训,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主要围绕如下形式进行;①利用各种教育刊物,集中教师进行培训;②利用上级各种有关课改文件、资料对教师进行传达培训;③利用各类课程光盘、、磁碟集中有关科目教师分批分类集中学习。④鼓励教师开展公开、示范、研讨课教学,并集中听、评课。⑤聘请有关科目的专家到校指导、讲座。⑥以“老”带“新”,利用结对子的方式让教师们集思广益,交叉备课,共同交流提高。⑦定时召开实验年级家长会,注重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研讨,以寻不足之处,⑧积极参与二小等先进校的课题研究活动。请有经验的本地能师到校讲座、指导研讨,邀请兄弟校(包括二小)教师到校传经送宝(上示范课、讲座、教师结对子等)。⑨青蓝工程成长结对。教师成长结对子,每两周至少互听一节课,集体备课。班主任成长结对子,结友谊班级(小学部或初中部均可),探寻适宜的小学班级管理。⑩质量分析会。每半、学期考后召开质量分析会,实事求是,不推卸,多从自身查找不足,不自满,眼光放长远。
3、教师能力要提升,除了应加强校本研训,还应创设注重读书的活动,鼓励教师大胆撰写心得、论文,学校要为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争取有利因素及条件。
把最新理念带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校人文教育、特色教育的的第一保证。
二、注重开展科研,推进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我们要把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坚持质量立校,以学会求知为目标,积极探索,大力展开科学研究,大胆实践,努力构建个性化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本学期,我校将积极开展每人有一个微形课题研究,在总结已有实验经验上,更系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较有价值的应积极在全校中探讨推广,使课题研究做实、做好,为申请更高一级课题做好准备。
为加大科研力度,拓展课改理念,校长亲自挂帅,亲临教研第一线,深入探究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下,如何开展好教学研究,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课题,并用务实成功的方法与经验,带动了其他小课题组的深入开展,定期教研,及时小结,不定期检查实验教师的实验是否落实,及时反馈、指导,增强教育科研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发挥本校特色,选准突破口,在与中学部的资源共享下,积极开展新课题实验,努力探索新课标下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使课题研究从文本转向实践,从演绎转向归纳,从理论设计向实践创新,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积极开展研究,鼓励教师注重资料积累,创设自身教改经验。并把一些经验积累积极投稿于教育刊物中,如此推动学校的科研力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会得到了提高。
3、健全教研组,设立教研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并定期主持召开教研工作会议,业务学习等活动。本学期,我校的教研组,另外,还设立了技能组。各教研组既有分工,又要求要合作,既有集中又有零散的课间教研、集中备课等。各教研组长要求期初制定发教研计划,注重联系实际,有目标、有主题地如期如实实施。
4、本学期,我校在二实等先进课改校的影响及指导下,将于10月21日举行互动校课题实验研讨活动,届时将由吴菲娜教师提供一次现场研讨活动,主题是 “计算”(数学),这是教师在较多公开示范课中较少选择的课题,因此有其检验、交流、探讨及推广的意义。
5、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都必须自觉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中,深入课堂,了解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教导主任也要任一门主要科目,亲自带领教研组长及教师进行新的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课堂较多体现师生互动、平等民主参与教与学,学习方式多样化,逐步相互提高,形成良好教学氛围。要形成较典型的理念心得,注重平时教学中的点滴,及时做好笔记、手记、资料搜集、整理,形成案例,当然案例要有主题,是实践中的感悟新理念。
三、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教学制度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老师的业务能力,学校的校风、校容,校貌等,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制度并不容易,它涉及诸多因素,因此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以完善、充实、更新改进。
特别强调了听课制度,要求全体教师认真按功课表上课,每周随机抽查上课情况(包括准时上课,是否按功课表上课,课堂质量、教、反思等)并将其列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一个内容,要求每位教师学期必须听课15节以上,公开课1节以上,教导主任听20节以上。
注重课堂教学意识,教师要注重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树立课课可开放的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创新型人才。
另外还应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注重电教设备的使用率。本学期我校要求每位教师课堂教学要尽量结合现代技术进行上课,使现代化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四、提高综合素质,应战新型课程
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学校领导,每一位教师,不仅仅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挑战。因此,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服务于教育教学之中。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的实施,更体现着校本教育观、综合素质观等理念的重新整理及思索探索。不单纯仅指导一个兴趣小组,教好一门学科就足够,而要求全体教师努力不懈,既要有不懈探求的理念,又要多方面提高综合能力(包括多读教育书籍,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等),才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课程的挑战。 (附:10-11学年度上学期工作周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