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棉花姑娘》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4 19: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宁实验小学查晓华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是小学语文试验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请求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她捉害虫,可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他们都没能帮上棉花姑娘的忙。最后,是七星瓢虫吃掉了这些蚜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一些相关的语言知识,还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是益鸟和益虫,它们各有各的捉虫本领。

本课教学,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方式的完善以及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结合教学实际 整合三维目标

教师在认真解读文本,正确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本课10个生字“棉、许、盼、恶、帮、啄、害、稻、

忽、碧”;在阅读过程中重点积累“可恶”、“碧绿碧绿” 等词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查“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棉”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初步读懂课文,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是益鸟和益虫,它们各有各的捉虫本领。

教学目标的制定明确、集中、适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采用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达成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都是益鸟和益虫,他们各有各的捉虫本领的道理,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

二、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1、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以田野里棉花丰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画面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自述”引入课文第1小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多媒体动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他们有没有治好棉花姑娘的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最后以对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和对全文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为七星瓢虫只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2、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高质量学习生活的基础。教师十分注重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以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采用猜谜语、情景表演等方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并巧妙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们时而为棉花姑娘病重而担心,时而为棉花姑娘的请求得不到帮助而着急,时而又为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而感到高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他们的智力潜能得以开发,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语文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三、紧扣语言环境,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要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扩大自己的阅读积累,首先必须解决识字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识字的能力,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开展识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词语和句子中识字,在阅读故事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和积累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导入课题时,教师随猜谜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认识“棉”字,并作示范书写,边写边说:““棉”是木字旁。棉花白白的,棉花可以做毛巾”,以此帮助学生记忆“棉”字;又很自然地引出“棉花“一词,让学生在课题中认读这个词语。在教学2―5节中的4个生字时,老师从文入手,让学生先整体感知2―5小结的内容,再从中提出所要学习的含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在学习词语中认识生字,最后再将所学生字、词语放回到课文中进行朗读。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可谓一举两得。

2、培养学生自主识字

本课识字教学采用了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小组识字和全班交流识字相结合,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展开思维和想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汉字,并针对生字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识字的方法可谓丰富多彩:“帮” 用了分析字形法, “害”用了想象法,“啄”强调了部首和关键笔画, “稻”进行了书空等等。这样的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效益,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当然,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点积累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整理归纳一些有效的识字方法,如:加部首,换部首,去部首,编顺口溜,与熟字比较,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字义等,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去识字。久而久之,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会进一步激发,识字能力也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3、注重词语的理解和积累

本课识字教学的第三个特点,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的识字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并积累词语,使识字教学真正为阅读教学服务。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序查字法查“恶”,了解“可恶”一词的含义。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一词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一词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的叶子写得很美。这样的识字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层面上,而是更有利于地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四、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开展朗读教学,不但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要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查老师在朗读教学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做法:

1、注重训练层次

本课朗读教学的目标是“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课程标准》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的。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例如: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之后,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基本扫清了生字的障碍,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之后,老师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段进行朗读,通过个别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并且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读自悟结合起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并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整个朗读教学的过程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朗读教学的目标从中得以落实,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

2、发挥评价导向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很重要,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起积极的引领作用,还有利与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深一层次的思考与体验,以促进他们朗读能力的提高。查老师比较重视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拨和指导。

例如:在指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为她治病的话语时,老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即时评价:“瞧,这位棉花姑娘多焦急啊!”“哟,这位棉花姑娘都有气无力了!”“你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是不是又看到了希望啊?”……在这里,老师巧妙地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融入自己的评价语言之中,而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不仅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和体会棉花姑娘急切盼望有人来为她治病的心情。此外,老师还积极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开展相互评价,在评价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认识水平。

3、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地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创设说话情境,引导语言实践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借助文本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因此,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从低年级课堂教学就必须加以重视和培养的。

1、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以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作为切入口,利用多媒体补充了三段课外收集的有关七星瓢虫的资料,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七星瓢虫的身份向棉花姑娘作自我介绍。为了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老师扮成棉花姑娘,与学生扮演的七星瓢虫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将文中学到的语句和补充的课外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的说话练习。此时,学生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七星瓢虫,争着地向棉花姑娘介绍自己。这样的训练一方面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即兴组织语言的能力。

2、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本课另一说话练习,是在课文学完之后,老师出示了一道填充题,让学生根据提示说说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各有哪些本领。目的是借助说话练习使学生获得一个知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是益鸟和益虫,他们各有各的捕虫本领,从而使学生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引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使本课的情感目标水到渠成。这既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学生对思维和概括能力的训练,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在训练中,老师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使这项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六、注重习惯培养,提高学习智能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部动力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重视对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本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说话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很健全,说话往往不够连贯、完整。针对这一情况,查老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听清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后,用完整的句子进行回答,以培养其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并要求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态度大方。例如:当学生说到有燕子、青蛙和啄木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时,教师马上加以表扬:“不仅听得认真,说得完整,而且还用上了‘和’,说得很有条理”。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读书习惯的培养

教师还十分注重对一年级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围绕“正确朗读课文” 这一教学目标开展朗读训练,要求学生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符号停顿。无论是学生自读课文还是重点语段的朗读指导,读之前老师都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来读。学生自读时,老师还进行巡视、检查,并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写字习惯的培养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本课的写字教学中,查老师采取的方法是:

1、充分利用板书和教师的示范性书写,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认真书写的深刻印象。

2、重视对学生进行写字姿势的指导。首先,用琅琅上口的儿歌来帮助孩子端正书写姿势;其次,在写字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要求学生一笔一画认真写,笔笔到位,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使写字教学环节落实到位。

改进意见:

1、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使更多的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2、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自动探究的能力。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7: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