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点评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桦
对《看云识天气》的教学,教师有一个说明:“本文是一篇老课文,过去一直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强调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方法。现在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该不强调文体,而是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养成观察自然的习惯。同时,进一步学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淡化文体教学,强化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修辞知识的运用,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从“教学实录”所提供的课文片段的研读来看,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第一段内容讨论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理解这一段文字所运用的比喻、排比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即通过生动形象的修辞描写,给人们展示一幅千姿百态的云的图画。在学习比喻修辞手法的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导“除了课文中的比喻句外,哪位同学能用比喻句来描绘云的姿势?”引导学生拓展思考的范围,突出知识的运用。老师通过提问,强调这一段文字最后一句话的修辞作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明了“‘招牌’是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的意思,而是要让学生明确这一句话“引出全文的中心,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从而把对具体知识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值得提倡的做法。
“教学实录”中课文2~6段的研读,采用老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有“这几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哪几种云”、“云和天气有什么关系”、“说一说这几段文字的结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思路和结构关系。在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注意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积累比喻句,并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感性认识。
“教学实录”体现教师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对文本基本内容的理解,组织学生讨论学习等,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