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五、异思——训练思考的发散性
阅读时,通常在教师提问、学生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后,就不再寻求其他可能的正确答案了。这种习于“单一答案”的倾向,会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纠正的最好办法是养成勤问“还有别的吗?”的异思习惯,训练思考的积极性。
如教学《跳水》一课,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可以这样设问引思:孩子为什么会走上最危险的横木?孩子遇到危险时水手们是怎么做的?除了让孩子跳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救孩子?然后谈谈学了这一课你得到了什么启迪?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经过一番议论,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与人开玩笑要注意分寸,不要过头,以免产生不良后果;遭人嘲笑,伤了自尊时,千万不要赌气想不开,更不要做只顾眼前,不思后果的傻事;看到别人有危险时,不要袖手旁观,而要搭手相救;遭遇意外事故时,一定要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千方百计去化险为夷;一帆风顺也不全是好事,容易让人思想麻痹,丧失警惕,因而容易发生意外。像这样探究文本肯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增长了人生的智慧,将关照着人生的航程。
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完《将相和》后,问学生:“你喜欢课文中的蔺相如、廉颇吗?还有别的让你喜欢的人吗?”作为课后拓展项目,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说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胸怀宽广。也有的学生说喜欢廉颇,因为他英勇善战,知错就改。可这时,有一个男生却说秦王也有可取之处,全班哗然。这一观点也出乎老师的预料,有几个学生已在偷笑,大家不由把目光集中到教师身上。教师没有否定这位同学的观点,而是鼓励他说出理由。有了老师的支持,这位同学更加自信,他说:“虽然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心,而想骗取和氏璧,但当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后,秦王没有杀掉蔺相如,说明他还有取信于天下的良知和志向,正因为如此,他才有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伟绩。”说毕,全班同学不由自主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啊,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和理解学生的个性体验,允许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充分地思考、发现和表达。独特的见解,往往蕴含着创造力的萌芽。无论他们的个性体验是多么地出人意料,甚至“荒唐”,教师都应该真诚地理解和鼓励,从而点燃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由表及里,以理服人,学生的见解趋向于多面化,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而且有理有据,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
六、疑思——让创造性思维大放光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许多的发明创造,知识的更新,常从怀疑引起。对小学生来说,即便“疑错”,也不能“因噎废事”。由“疑错”到“疑对”应有个摸索过程,应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常有“这样对吗”的生疑习惯,这样,它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大放光彩。
一日,我在讲《月光曲》这课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找理由质疑教材。学生在读到“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时,有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课文前面不是说盲姑娘家里很穷吗?为什么她家里还有一架旧钢琴呢?课文这样写对吗?”“这样写对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进行的脑力劳动,使他们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地掌握的,而是去获取的,即靠积极地努力去获取的。”“课文这样写对吗?认为是对的要用理由来说明,认为不对的,也要有理有据。”我将这个问题推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辩证来解决疑问。在我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各抒己见,形成统一的意见,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他们的汇报及意见:
第一小组的意见是“钢琴是旧的,在国外钢琴很普及,正是因为她家穷,所以只能有一架‘破钢琴’了,课文这样写没有错。”
第二小组的意见是“在德国,很多人都喜欢、甚至会弹钢琴,每户每家有一台钢琴也不奇怪。盲姑娘她家的钢琴可能是最普通的那种,较为常见,就像是现在的美国人一样每家都有一两台电脑,每个人就会上网聊天一样;虽然钢琴可能贵了点,但是在她们那样的环境下,可能不是很贵。课文这样写并不前后矛盾。”
第三小组的意见是“她的哥哥皮鞋匠知道妹妹非常喜欢音乐,但是妹妹失明了,可妹妹仍然喜爱音乐,并且可能每天为了听音乐而费劲了心思。于是,皮鞋匠将自己辛苦打工攒的钱为妹妹买下了一台富贵人家嫌弃的旧钢琴。这说明盲姑娘家里穷,课文这样写是为了表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为后文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首又一首作铺垫。”
第四小组的意见是“由于盲姑娘勤学苦练,一台崭新的钢琴都被弹旧了!说明盲姑娘酷爱音乐。但由于家里比较穷,没有钱将旧的钢琴换成新钢琴了。这足以说明了盲姑娘家里的确很穷。”
第五小组意见是“这架钢琴可能是上面传下来的,现在变得陈旧了,而且在德国,被称为音乐国度,每户每家有架钢琴没什么不正常的。正是因为他家穷,所以只能有一架‘破钢琴’了。”
……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见解,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有理有据,辩证有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以辩证的思维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得到解放并发散,思路得到拓展并延伸,知识由消极地掌握的,变为主动的获取。这些都是靠他们自己积极地努力去获取的。
“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思”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动力。“疑”与“思”的恰当结合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以“思”解“疑”,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放开让学生广开言路,使学生置身于以“疑”启“思”,以“思”解“疑”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问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我觉得,作为老师,较高的境界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这一思想,明确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我们不可能给学生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所以只能引导他们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的感悟,不断的思考,根据文本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正确的思维方法。尝试“软式”思考模式,要求我们要开放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考成为习惯,让思维放飞课堂,真正地为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