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6-7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三、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因此,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再加上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我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注重给学生范读,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地流露感情,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更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碰撞。
四、注重朗读形式多样,提高朗读能力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就朗读而言,不仅要培养朗读的能力,而且要掌握朗读的技巧。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地重复,不仅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读情绪,那就适得其反了。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采用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表演读、赛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用表情的艺术进行对话。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并没有什么提示语,只有两个“笑”字,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空白处想象,发挥独特的创意,创造性地在对话过程中加入了丰富而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调动自己的生活和语言积累,将文本进行了一次创造性地加工,这样学生深刻体验到了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通过表演朗读,读出了语感,提高了朗读水平,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受到了语言美的陶冶。
五、注重“评读”,以评促读,读中体验乐趣
1、运用激励语言,适时给予评价
成功的喜悦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我想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我在教学中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如:“你的声音真响亮”“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了看雪景时的情境”“你的声音真甜美请再给我们读一遍吧!”“你读得声情并茂,老师和同学都被你感动了,我们一起像你那样读一遍……在教师和同学真诚的赞美中,成功的喜悦一定会涌满朗读的心房。有时,我还用肢体语言来给予评价:翘起大拇指、鼓鼓掌、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等等,都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信心,读的乐趣就会高。
2、学生互评,以评促读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我充分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参与,让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体验朗读的乐趣。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我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学生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还加上了动作,我觉得很好”。然后,我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以评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也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
教学中,我有机会就换着法子引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的朗读提高有很大帮助,让他们都能在朗读中体验到朗读的乐趣,喜欢朗读,喜欢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今天,朗读作为阅读教学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靠经常的反复训练,才能实现朗读为理解课文搭好桥;也唯有重视朗读,方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良好的朗读习惯与正确的朗读方法,无穷地朗读乐趣,伴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激情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曾丽红
3.《让朗读放飞学生的阅读思维》 作者:刘红敏
4.《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作者:叶树华
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作者:李诉桥
6.《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 作者:顾美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