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5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开课《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反思说课实录点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8父亲的菜园(3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文字幻灯片。

2.补充阅读材料。

A 案

第 一 课 时

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 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2.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研读,体会人物精神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4.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5.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探究写法

1.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2.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附录

两根指头的声音

包利民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仅有两根指头,他竟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开始的时候,他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下来。

有一次,一个伤残人报告团来作报告,父母打算带他去听,好让他知道别的伤残人是怎样奋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他很高兴。可第二天他又不快乐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做报告时,我怎样为他们鼓掌呢?”

父亲看着他的眼睛说:“两根指头也可以鼓掌呀!”那几天,他学会了打响指,听报告的时候,他以打响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讨论理想,大家异常激动,有个同学站起来,两手握紧拳头大声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黎枫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可他却不能像那个同学那样用双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闷闷不乐,在母亲的关切下,他讲了白天发生的事。母亲没说什么,默默注视了他一会便转身向门外走。忽然,一枚硬币从母亲手中落到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忙跑过去,把那枚硬币拾起来还给母亲。母亲握着那枚硬币说:“孩子,你看,拾起钱两根手指就足够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他对我说:“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两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健全的心!”

再一次看见黎枫的时候,他正用两根手指熟练地操作电脑。我们谈了好久,临别的时候,他打了一个响指和我再见。是啊,即使上天只给你两根手指,你也可以用它扼住命运的咽喉!

B  案

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出示自读提纲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小组内交流自读提纲中的2、3题

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精神

1.师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动的语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a.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b.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c.第八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著的精神,坚忍不拨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

积累语言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父亲的菜园》教学建议

1.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2.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要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来畅谈读后的感受。

3.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4.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可引导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抄写下来。

5.本课要求认识8个生字,课堂上要安排时间,了解学生的巩固情况。有几个字笔画较多,如“婴、毅、榨、诱”等,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形近字的方法认记。课文中的生词,可以让学生查字典和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54:00 | 只看该作者
一条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四季翠绿的菜园。我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开一块菜地。全家人投去诧异的目光——要知道,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望着我们困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

  于是,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笑了。

  春天到了,父亲在他的新菜园里,种上了豌豆。望着这一块贫瘠的土地,我问父亲:“豌豆真的能长出来吗?”

  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我似心非信地点点头。没过多久。菜园里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

  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的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我有些疑惑不解。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以后的日子,我们便四处拾粪。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53: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2、认识本课生字。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父亲的菜园”的来之不易和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录:
师: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那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有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困难吗?
生:有,浇水很难,还要从山底下挑上去。
生:有,山坡上有大块大块的石头,土很少。
师:可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远远望去,就像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点击课件,一片诱人的翠绿)这就是父亲的菜园,漂亮吧!惊讶吧!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á是什么精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父亲的菜园》,(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题,让我们快速读读课文,(点击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生齐读自学提示:(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大约5分钟左右)
师:(检查自学情况,点击课件,出示我会认生字栏里的生字)与生字朋友见见面,生读生字,纠正读音xiān锨,莴(wō)笋(sǔn)
师:(点击课件,出示词语)与词语朋友打招呼。
生齐读:荒凉的山坡 贫瘠的土地  狰狞的岩石  可怖的岩石
锄头  箢箕 铁锨
豌豆  菠菜  莴笋  茄子  辣椒  南瓜 萝卜
绿绿的豌豆  黑亮  碧绿的翡翠  诱人的翠绿
师纠正箢箕  铁锨的读音
师:这些词语朋友待会在文中才能见面,让我们再读一遍,(生齐读词语)
师: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能用上面的词语更好啊!(同桌互说)
生:父亲使贫瘠的土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师随机板书贫瘠的土地和翡翠似的菜园)
师:你真会读书,把课文读成了一句话。
生:一条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园,父亲决定在山坡上开垦一块菜园,一个星期过去了,新菜园开辟出来,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把菜园薄薄的一层泥土冲得一干二净,露出狰狞的岩石,父亲没有气馁,重新创造了一块菜园,后来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我家的菜园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师:你真了不起,把一篇文章读成了一段话。
师:课文的大概内容已了解,下面就请大家细研读课文,勾画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词句里,你感受到什么?抓住触动心弦的句子读读,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点击课件大屏幕出示品读要求,生研读后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谁来说说触动心弦的地方?
生:我从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辟一块新的菜地!”这句话中体会到父亲在困难重重下坚定要开辟菜园,父亲决心很大。
师:你联系上文去理解了,你从哪儿看出父亲很坚定?
生:从“坚毅”这个词
师:不错,你抓住关键词去理解,你能读出来吗?
评读,再指名读
师:还有感受深的地方吗?
生:我对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感受最深,你感受到什么?父亲很自信,相信这片菜园。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你真会读书,把标点符号都读出来了)挑战读。
师:接着谈
生:我对第九自然段感受最深(生读第九自然段就在我做着……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位父亲是一位很有经验的农民,对土地很了解。
师:是呀!父亲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生读)同学们,请大家琢磨一下,这一“翻”字用得好不好?(好!)
这一“翻”翻掉了什么?
生:这一“翻”翻掉了我想吃炒豌豆的美梦……
师:你的心情怎样?
生:不开心
生:不理解,很失望
师:这一“翻”翻进了什么?
生:翻进了一块的豌豆
(看看同学们有些疑惑的表情,请大家自由读读4、5自然段后再谈)
生:翻进了父亲的心血
生:翻进了父亲的汗水,翻进了父亲的劳动成果。
师:那这一“翻”又为以后翻出了什么?
生:翻出了土地的肥沃
生:翻出了全家的期盼和希望,翻出了以后全家幸福的生活。
生:翻出了父亲菜园的更好的收成
师:父亲的这一举动反常吗?
生:不反常
师:何以见得?
生:这是为了长远的利益,这是一位很聪明的父亲。
师:请大家怀着敬佩的心情再读这段话,男女生赛读,再指名读。
师:除了这些,还有想说的吗?
生:(读每天天还没亮……一担柴草回家来)我体会到这位父亲很勤奋,不怕苦,起早贪黑地劳动
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一个星期呀,也就是说星期天早上,天还没亮(师引读)父亲就扛起锄头,挑着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学生接着读)
星期一凌晨,天边还闪烁着亮晶晶的星星(师引读),父亲就……(生接读)
星期二一大早,月亮还明亮地挂在西天呢,父亲就……
星期三黎明,当天边还眨着鱼肚白,父亲就……
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都是天没亮,父亲就……
师:读累了吧!我们光坐这儿读读,可是父亲在那儿吭唷吭唷地干着活呢,从早晨到傍晚,一干就是一星期呀!我想,父亲的勤劳肯吃苦,坚忍不拔的品质不用我多说,一定在刚才的读中有感悟吧!指名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位不畏艰苦、勤勤垦垦的父亲,再指名读。
师: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亲。
师:一个星期过去了,父亲开垦了三个教室那么大的一块地,还没来得及整理,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这时父亲是怎么做的?
生:读父亲正在吃午饭……暴雨中……,我从这儿感受到父亲不顾暴雨淋湿,冲出家门,保护菜园。
师: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是呀!这几天的劳动白费了,干脆算了,没有土怎么种菜呀?文中的父亲是怎样面对的?
生读:“父亲没有气馁,……脚板也磨起了泡”,我觉得大雨冲毁了菜园,却冲不垮父亲的决心。
师:说得太精彩,带同学们读一读你刚才说的,像名人名言一样。
师:多么顽强的父亲,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师:此时的父亲真令人佩服(挑战读)
师:不仅这样,父亲还四处拾粪,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教师引读)(生分组接读)原来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翻出蚯蚓来呢!
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第二组还是像第一组一样接读)
师:这次接读我想要不同的答案,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远远望去……(第三组接读)
师: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直到现在……(第四组接读)
师:同学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师指板书)是什么使这贫瘠的土地变成翡翠似的菜园呢?(完成板书,书写父亲及红色三角符号)
贫瘠的土地   翡翠似的菜园

父亲
师:学到这儿,相信同学们对课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课题。生读,带着你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再读读课题(生深情地读),所以说,父亲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子女收获的不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影响着作者王树槐使他成为一名作家,写下了不少文章,经营好了自己人生的菜园,同学们,你们的成长过程就像是省略号(点击课件出示省略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像文中的父亲那样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你们可能会因此而感到沮丧,不开心(点击哭脸),但是陈老师希望大家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文中的父亲那样保持自信,以坚强的毅力去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任何问题(出示 “?”)用微笑面对任何事情,(点击笑脸)经营好自己的人生菜园。下课!(此为我县城区实验学校、四小共同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教学实录。执教  实验学校老师 陈银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说课稿  
[教材分析]本文主要讲述了新修的公路占据了我家四季常翠的菜园。望着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父亲开辟了一片荒地。在父亲的精心侍侯下,这块原本贫瘠的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于是,我家的菜园一年四季都是一片翠绿。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是讲我家的菜园被新修的公路占了,所以父亲要重新开辟一个菜园。第二、三自然段讲了父亲选择了后山坡贫瘠的坡地,并撒上了豌豆种子。第五、六、七自然段讲第二年豌豆长成了,父亲把它翻到地里作肥料,并到处拾粪精心侍侯,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了。最后一段讲这快地至今仍是我家的菜园。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目标:懂得土地能从贫瘠变得肥沃,是由于父亲的劳动,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从父亲的两次话体会父亲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讨论结尾一段是否多余

[设计思路]

一、抓重点句子感悟。

在阅读教学时,我特别关注父亲的两次对话。第一次,是在我对这块贫瘠的坡地产生怀疑时,父亲信心十足地告诉我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父亲的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一个人生哲理: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次是在我期盼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时,父亲竟然把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当我疑惑不解时,父亲告诉我不能光顾眼前,要学会保养土地,保护资源。从父亲的告诫中,不仅表现父亲是个热爱土地的老农民,有足够的种田经验,而且还看得出父亲能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父亲种地的道理,使我感悟到人生道理: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父亲对土地的热爱。

二、充份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认真读文的好习惯。

文中写了作者看到父亲早出晚归,看到父亲辛劳一周后的成果——一片刚翻过的黄土地,并没有直接具体写父亲是怎样翻地的,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父亲是怎样细心翻地的呢?比如父亲把坡地上的柴草拔掉,刨除坡地里的树根、石头,把坡地的硬土翻松,把大土块砸碎,用簸箕细心筛土等。通过细致入微的想象来感悟父亲的不辞辛苦。

三、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

如决定开荒到开荒垦地,父亲每天天色未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簸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在读中感悟父亲的辛劳。另外通过父亲用豌豆肥田,拾粪肥田等动作体现了父亲的节俭和对土地的热爱。

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难点。

文章在讲到在父亲的辛勤劳作下,我家的菜园已经变得一年四季翠绿,像一块翡翠嵌在山坡上,文章到此并没有结束,又写了最后一段,那这一段可否不写,让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写,因为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感受到正是因为父亲的劳动使得我家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是劳动创造了一切美好的生活,这段不能不写,它起到了前后呼应,升华主题的作用,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热爱,更是对劳动进行了申情地赞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  评课

沈青

《父亲的菜园》这是一篇第七册选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父亲开辟菜园的艰难过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本课以“学导式”教学法为基本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对写人记事这一类文章的自读自悟能力,从自己的阅读视角出发,产生疑惑与感悟,从而走进文本。并通过自读自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根据有价值问题展开学习,把握文章大意,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一开始进行了自学情况的检测,检测题目的设计是非常精心的。而且检测不仅仅是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还落实了语文知识点的巩固。本课中有些词语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词语连线的设计,就是让学生通过找近义词的方式来理解新学的词语,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还有对箢箕、贫瘠等词的理解,通过看图片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来认识,非常直接、明了、快速。在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上,老师也是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了词语排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在导学的过程中,老师先引导学生分析课前提的问题有无价值,再引导学生以找重点词,并围绕重点词进行提问的方式,来学习本课内容。本课找到的重点词是“精心伺候”,学生提到以理解大意——找关键词、提问——重点句的流程,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在整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导”非常流程,于无形中导学,以让学生学会提问为支点,架构起了整堂课的教学,整堂课流畅、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沈小玲老师评课
星期一下午,沈小林老师来我校调研。她给林悦老师教的《父亲的菜园》做了点评。
    一、从题目攻破。课件出示一个荒凉的山坡,问:在这样的山坡上开辟一个菜园,你同意吗?(不同意)会碰到什么困难?(没有水等等)却有这样一个父亲在这样的山坡上开辟了一个菜园。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由菜园引出。抓住“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深入学习课文。
    三、让句子说话。学生通过研读“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笑了。”“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这些句子感受父亲的形象。
    四、写话补充形象。如教学“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父亲冲进暴雨中干什么,他是如何保护家园的?体会父亲的勇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父亲历尽艰难为家人开垦菜园的动人故事。故事中的父亲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他带给子女的,不仅是一个菜园,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子女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因此,通过理解文中写父亲言行的句子来理解“父亲的菜园”的来之不易,进而感悟父亲坚毅、执着的品质和对土地的热爱,成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基于体现略读课文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父亲的品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先回顾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然后通过阅读“连接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初读感知后,我出示练习,让学生填一填,读一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品读句子,感受品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读文本,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每天天还没亮,我们还在呼呼大睡呢!”“这位父亲真勤劳、真坚强!”“我太感动了!”“开辟这一块菜地真不容易!”最后的小练笔,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我在父亲的菜园里收获了勤劳、自信、坚强;课文中父亲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我敬佩他;今后的学习,也应当要勤劳、认真……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有一些不完美,不和谐的瑕疵。诚如几位评课老师说的:1、在新旧菜园的对比环节上,可让学生简单的谈谈感受。2、在朗读写父亲勤劳的句子上,“勤劳味”读得不浓,不够到位。3、把写父亲开辟后的菜园的内容,改成诗歌的形式有所牵强,有脱“文本之嫌”。4、板书上应及时写上学生感悟到的“热爱土地”这一父亲品质。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通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充分地读课文,自读自悟,多读课文,然后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谈谈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方法,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课文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能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吃苦、不怕困难,还能体会到父亲热爱土地、信赖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思想感情。明白作者的目的是通过讲“我”家失去菜园,父亲克服重重困难在山坡上重新开辟了新菜园,赞扬了父亲不怕辛劳,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片段]
研读父亲开垦菜园的艰辛:
1、默读课文,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2、交流:重点的几处。
重点一: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
(1)指名读,这几句写出了父亲在干什么?(开荒)并谈谈自己体会.抓住“每天、天还没亮、直到傍晚、一个星期、三四分等词语”
(2)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情景?(父亲每天日落回家,一身疲惫的样子,但从不叫一声苦,从不放弃开荒的念头)。
(3)朗读指导
重点二:第五自然段“父亲没有气馁……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
(1)抓住重点词语:一筐一筐  山脚下等词语
(2)联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大雨冲走了父亲翻过的三四分的黄土地,其实就是冲走了什么?也预示着什么?(父亲又要从零开始……)从中你有体会到什么?(填土的艰辛)
(3)朗读促悟
重点三:第八自然段父亲的话
(1)指名若干个同学朗读,你是父亲,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一些疑惑在父亲的话中解开了吗?是如何解开的?请谈谈。
(3)父亲的话不仅解开我的疑惑,还使“我”也加入到了“育肥”的行动中去。
[反思]
     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给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看问题,从而保证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教师的适时点拨,给学生阅读、批注做一个很好的示范;老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这一个环节,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碰撞。当然,在略读课上,我们更多地是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批注的空间,老师更多的是适时的点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父亲的菜园》一文教后反思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直一小 周瑞增
  《父亲的菜园》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对于从教20多年的我来说,却还是一篇从未尝试过的新教材。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1、失去菜园。
  2、决定开垦新菜园。
  3、开垦荒地。
  4、垒上石墙。
  5、种上豌豆。
  6、用豌豆肥田。
  7、拾粪肥田。
  8、菜园获得丰收。
  作品通过对父亲的言行的具体描写,意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勤劳、坚毅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就是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习文中的父亲的优秀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出现了下列的现象:课文第九自然段落是描述父亲用“豌豆肥田”的情节,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而后又告诉作者:“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针对用“豌豆肥土”的做法,学生们展开了争辩,褒贬不一。有的学生认为:用豌豆肥田不合算,理由是:
  1、文中说家里的菜碗总是盛不满,说明家里缺少菜,这些豌豆果实应当让家里人吃。
  2、肥田有更好的的办法,如去远点儿的地方割青草,然后挑回来……还可以……老师,您说是吗?我没想到学生会钻“牛角尖”钻到这儿来了,学生的这种观点是对教材内容的否定?是生命化教育的亮点?这是我在备课时始料不及的,真让我叫苦不迭,心里暗暗地嘟囔着:在高喊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今天,怎么来了个这样的教材……课堂上,为了维护做老师的尊严,只好自找下台阶的路,绞尽脑汁想了一番,我故作轻松地说:“看来你们舍不得用豌豆来肥田。 ──其实,我也这么想,我赞赏同学们的见解。但是,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豌豆肥田’的细节,你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对其他情节中那‘父亲’的言行,老师更表示敬佩,从整体上说,‘父亲’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不敢保证我的学生们能接受我“表演”,走下讲台后返回办公室的路上,我忐忑不安。
  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关呢?我静下心来重研教材,觉得课文的教学难就难在这“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
  我们以前没有特别的提出人文性,可是细细想来,过去的语文教学真的缺少人文性么?哪一段文字没有反映人文性呢?既然有教学内容,它本身就蕴涵着人文性,无论你关注还是不关注都是脱离不了的。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我们应牢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专务。我们一定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其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的论断,我最为钦佩。我觉得人文性应当附属在工具性之中。语文教学需要问题,但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这个“意义和价值”应该建立在“课文的整体内容”或“语言环境”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前提,而去没有限度地挖掘或生成问题,我们就会失去语文教学原本的意义。例如有人教学《司马光》一课,让学生讨论“还有哪些方法救出小孩?”学生奇思异想,解决的方法五花八门,称其“这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没有注意到荒诞的一面,倒是特别欣赏孩子的思维力。如果我们把课文做为载体,这样的创新思维的挖掘会有很多,由于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思维的创新或人文性拓展,而失去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这恐怕也不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想到这儿,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下来,虽然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但已不再为课堂上的“教导”担心,也顾不了学生们能否接受我的“表演”了,权且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20: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