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考虑: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考虑:课文一共几小节,应该如何分段
4.指名交流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第一局部(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局部(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局部(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指名分段落朗读
1、指名朗读
2、学生评价
3、再指明朗读
四、安排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课文第一局部。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这句话。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局部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 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抖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身的感受。
四、安排作业
1、把成语补充完整
守株待( ) 金( )独立 九( )一毛
胆小如( ) 万( )奔腾 画( )点睛
2、照样子写词语
枝繁叶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扎扎实实地默写词语,并有针对性指导。
2、再次品读欣赏脱壳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再次体会作者表达观察方法。
4、指导学生完成一些配套作业,并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一、学习第三局部
1.默读这一局部,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假如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想不想看一看?
2.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用自身的话说说蝉脱壳时的变化。(幻灯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3.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
二、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示出作者在“观察”呢?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
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们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方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四、安排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
教学反思:
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以“脱壳过程”为一条内在的主线,对文本进行重新的组合。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内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学时我集中精力让学生感悟脱壳时的情景。而对前面的1-2两节,只是提取了“肥肥的,……”这一句,让学生感知了脱壳前蝉的样子即可。然后就细致地引领学生感悟脱壳时,让学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这复杂的脱壳过程映在自身的脑中。接着又有重点地感知“翅膀的变化”以和整体地感知颜色的变化。最后采取师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脱壳后的变成成虫的蝉和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