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7 12:18:00
|
只看该作者
联想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古希腊哲学家阿波罗尼斯说过:“摹仿只会仿制它所见到的事物,而想象连它所没有见过的事物也能发明。”联想阅读法,对于培养阅读者的发明性思维是大有好处的。但是,联想阅读法的运用也并非易事,它通常需要阅读者掌握四个要点,第一,联想要跳出常规的约束。假如我们在读书过程中所展开的一系列联想都与本知识相差不远,或与他人一般性的想法没有多大区别。拾人牙慧,落入窠臼,那么这种联想就没有多大的价值,所以,阅读时,阅读者要克服各种惯性和惰性的约束。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多方面特别是独到的联想。第二,联想要符合客观规律。阅读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才会有所提高,有所出息。阅读者千万不要为联想而联想,无病呻吟和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都必定会会使联想陷入唯心主义泥沼。第三,联想不要脱离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是联想与想象的前提,脱离了这两者联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书本知识又是联想与想象的触介,阅读者对本知识理解得越全面,越深刻,其联想的基础就扎实,方向就越明确,新见解,新观念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样,阅读者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体会积累得就越多。联想的外延就越宽,内容也更精彩丰富。第四,联想不要局限于一种内容和和形式。联想要尽可能多种多样,要善于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层次,角度,重点去探索和追寻,不要拘限于一种内容和形式,比方阅读者可以把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移植联想等有机地融合起来,交叉,组合运用,还可以把形象思维化为的东西,然后再加以科学的联想。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这进一步说明联想阅读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联想,阅读者才干知疑善思,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这种不只读懂书中的知识,而且还要获得书本之外的东西的阅读战略,才真正称得上用书之智。
2、比较法:
比较法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的的方法。用比较法进行阅读,能开阔读者的视野,有助于阅读者正确地鉴别,验证和判断书本知识的真伪,好坏,优劣,提高自身理解,接受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常用的比较阅读法,在具体阅读过程中,通常表示为以下四种形式:
其一,纵比阅读法。纵比阅读法是将某种知识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加以纵向比较的阅读方法,这种比较的重点在于了解和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知识的继承,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性。运用纵比阅读法。可以使阅读者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继承关系,从而解决旧知识未能解决的难题,促进和繁荣,牛顿说过“假如我比他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这当然是在科学家的谦逊之辞,但纵观观牛顿的一生,他的许多发明发明确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具体而言,他是在伽利略,开普勒等许多物理学家所走过的道路上,通过比较发现差异,从而取长补短,获得胜利的。
其二,横比阅读法。横比阅读法就是截取知识发展的某个横断面,将其中相关的各个不同局部或侧面加以比较的阅读法。横比法有助于阅读者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某种知识作深入全面的了解,并从这种了解中找出个性,掌握共性,发现规律。
其三,类比阅读法。无论是纵比法还是横比法,大都要求比较的对象属于同一类的知识,而类比法却是依据其内在联想,将不同类的知识加以比较,采用类比法阅读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类的知识加以比较,如苏东坡诗《饮湖上初晴雨》中名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把西湖山水与古代西施作比,两者虽属不同类,但有相关性,有一起点,这就是相似美。另一种是同类但不同种属的知识比较。总之,类比阅读法可以打破某种科学知识的局限和束缚,大大地开阔阅读者的视野,使其思维更加活跃,更富于发明性。
其四,综合比较阅读法。综合比较是涉和多方面知识的总体比较。这种比较,能使阅读者对某项知识整体理解得更加全面深刻,从而防止其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和绝对化。综合比较法在运用过程中往往是兼纵比,横比和类比等方法的。以阅读唐朝著名田园诗人王维的诗为例,阅读者首先可以将他的诗和时代的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诗进行横比,同时代可以将他的诗和南朝的田园诗人谢灵运的诗进行纵比,而且还可以将他的诗与时代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诗人的诗进行类比。
总之,通过上述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比较,阅读者便能够对创作者和其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