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公开课《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案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0-5-4 15:21
标题:
公开课《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案
教学目标 :
1.积累字词,摘抄佳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清除“障碍”,识字学词。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佳句。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揭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即使在农村,也越来越普及,而且大多数拥有电脑的单位和个人都让电脑连接上了网络,我们现在就来阅读一篇介绍电脑网络的课文。
(幻灯片演示:)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二、理解课文,练习朗读课文。
1、师:“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电脑网络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一边听同学朗读课文一边在课文中寻求答案。
(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演示:)
“信息高速路”指的是电脑网络,“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可以高速度地传播信息、接收信息、查阅信息,就像高速公路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的速度一样,所以,人们把电脑网络形象地称作“信息高速路”,把上网称作“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师:当小作者听妈妈说家里的电脑可以上网了,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演示:)
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太好啦!太好啦!”
2、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作者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会利用网络做了哪些事?小作者学上网时有怎样的情绪体验?
(指名读三——五自然段,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演示:)
(3——5)妈妈教“我”学上网:
访问卡通网站、访问其他网站、发电子邮件
我的心情:好奇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 “真神了!” 赞叹
师:那么,据同学们自己的了解,通过网络是不是只能做这些事情?还可以做哪些事情?
(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演示:)
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既能帮助我们工作,比如打文稿,做表格,做幻灯片上课,连上网络后可以帮助自己查资料;又有很强的娱乐功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比如让电脑连上网络,可以在网络找自己想看的文章,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信息,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章,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才能,可以在网络上通过聊天软件认识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朋友,查看和保存自己喜欢看的图片,欣赏和下载自己喜欢听的音乐或电影,有的网站还能直接在线观看电影或电视剧。
3、师:网络有这么强大的功能,经过这次学上网,小作者会对上网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指名读第六自然段,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演示)
(6)下网 恋恋不舍
“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更加喜欢
4、观看全文脉络演示,回顾全文:课文讲了什么事? (附后)
(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演示:)
课文写的是我家跨上“信息高速路”后,爸爸妈妈教我上网,让我体验到了网络的便捷,感受到了上网的快乐。
三、交流感受:
师:是啊,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可是,有很多青少年和儿童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中不能自拔,影响了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
(交流一下用幻灯片演示:)
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比如: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可能会让我们眼花缭乱,花了很长时间,看得头晕脑胀,却没有学到自己最想学到的知识,这就要学会在上网时有所选择地搜索、浏览。
由于我国的网络管理不够完善,上网时还经常会在有的网页上看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这就要有很强的是非辨别能力。
有的青少年和儿童在通过网络聊天时,可能会因为盲目相信别人而暴露了自己的隐私,进而遇到欺骗、敲诈勒索等,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对象。
还有的青少年儿童由于对学习、劳动、锻炼没有兴趣,有没有别的健康的兴趣爱好,精神空虚,于是过分沉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而耽误了学业,影响了健康,影响了现实生活中和别人的交往,形成了一种完全被网络麻醉和控制的生活方式。
因此,对于网络,我们应当有一种理智和清醒的心态,要努力让网络为自己服务,让自己利用网络,而不是让网络来控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学习更方便,生活更愉快更充实。
四、小结
同学们,世界天天在变化,科技正在以你我所预料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希望大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后才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出力。
五、作业:
朗读巩固。
字词佳句积累。
完成《同步练习》和《基础训练》上本课的习题。
附:
全文思路
(1、2)跨上“信息高速路”——电脑接上网络
电脑网络的作用:便捷地寻找和了解信息 方便地交流沟通——地球变成了小村庄
(3——5)“我”学着上网:访问网站 发电子邮件
(6)下网 恋恋不舍
“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更加喜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