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之声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身处庄严肃穆的修道院,玛利亚显然是一个不太“和谐”的音符。剧本通过主人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歌咏心声和修女们对玛利亚众说纷纭的评说,向巧妙地人们道出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在学习中要注意从这两个方面思考“玛利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的答案。



本部分剧本中两种活动背景(场景)的安排也是具有戏剧性的,尤其是对大自然这一背景的描绘极富画面感,它与修道院的气氛形成了两相对照,人物的精神个性在这种对照中即可窥一斑,阅读时要细细体会。



※过程和方法※



人物的个性时突出的,不同的人在体会人物的个性时会或同或异,每一个人眼中的剧中人留下的印象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这就是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阅读者自由的感悟的空间,重视学生在阅读时的自我体验,充分体现个性化阅读的价值。



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文本一旦联系生活的情境,其中的韵味才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因此,联系实际生活去体会作品中生活的原汁原味也是阅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技巧;反过来,艺术作品对生活又多有教益,联系实际生活就能够焕发作品现实的价值,让语文学习走向学会生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品中的人,理解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好的老师。剧本为我们呈现出这样一位身为修女却热爱歌唱、活泼欢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己快乐也带给别人以快乐的人物,她的个性给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以生动的导引。我们足以以她作为解析自身生活观念的剖刀,从而帮助我们思考自己的思想与生活,满怀朝气地笑对人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实录】



一、歌曲激趣,导入课文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大家先一起欣赏欣赏,会唱的同学不妨和录音一起放声唱唱。好吗?(播放歌曲《哆来咪》)



附:《哆来咪》歌词



“哆”是一只小母鹿,“来”是金色的阳光,

“咪”是称呼我自己,“发”是道路远又长,

“梭”是穿针又引线,“拉”是音符跟着“梭”,

“梯“是饮料茶点,让我们回头再唱“哆”。

……



(专家点评:以歌曲导入,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步入学习历程。)



师:从这首歌曲中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愉悦。



师: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来历吗?



生: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



师: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有关情况呢?



(专家点评:抓住学生熟悉的话题掘开学生的表达渠流,展示学生具备的文化视野,同时检验学生积累材料的能力和习惯。)



生:电影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奥地利。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她到退役海军军官特拉普上校家去当孩子们的教师。她用对生活的热爱和动听的歌声培养孩子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打动了鳏居多年的特拉普上校的心。然而就在他们的蜜月期间,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特拉普拒绝为纳粹服务,全家组成的家庭合唱团趁演出之机翻过阿尔卑斯山逃出魔掌。



生:电影中有很多优美的歌曲。刚才的《哆来咪》以外,还有《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欢《晚安,再见!》《16岁来临》等歌曲。(有学生低声哼唱《雪绒花》)



师:这些歌名你真的是耳熟能详啊!看来大家的确对这部电影十分熟悉啊。《音乐之声》的确是一部优秀的电影。这部根据玛丽亚·特拉普自传体小说及理查德·罗杰斯与奥斯卡·哈默施泰因第二合编的歌舞剧改编,由美国20世纪福斯影片公司摄制的音乐故事片一举获得了1965年美国电影艺术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剪辑、最佳音响5项奥斯卡金像奖,此外还获得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项金球奖等多项奖励。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部电影剧本的一个片段。请大家打开课文。



(专家点评:介绍整部剧本的有关材料,为学习选段提供详实清晰的背景,避免断章取义,为准确把握人物个性的做好铺垫。)



二、全文总览,概括情节



师:本文截选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阅读课文,概括出剧本的内容。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是一部音乐故事片。因此,剧本中的人物台词大多是演唱的歌词。阅读时要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些唱词。(学生阅读,讨论发言。)



生:剧本写玛利亚受到修道院嬷嬷们七嘴八舌的评说。



三、研读剧本,评述人物



师:在修女们的眼中,玛利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大家能否结合剧本的有关台词或唱词来解说一下?



生:修女们觉得她是个令人生厌的人。“她比祸害还祸害,赶得黄蜂没处藏。”



生:她是个不守规矩的人,“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头罩底下还留着一头卷发”,而且“上教堂不准时”。



生:她是个怪人。总爱闯祸,“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生:她是个不可捉摸的人。院长说“叫人拿玛利亚怎么办?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她还把她说成是“皎洁的月光”。



生:还有人说她“像变化莫测的天气”,“飘啊飘的羽毛”。



师:真是众说纷纭啊!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你们阅读课文后,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的鲜明个性?



生:剧本有一个片段写了她在山上的歌唱和活动,我觉得充分地表现出了玛利亚的个性。



师:那好,我们就来仔细阅读这个片段吧,看看字里行间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女孩子的形象?(朗读课文选段“山上。……急速地跑下山来。”)



师:大家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玛利亚的个性呢?



生:我感觉到她是个活泼的女孩子。剧本在这里写了她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她一会儿穿过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边,还拾起小石子玩水……这些都显出她像孩子一样的顽皮活泼。



生:我觉得她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女孩子。在她的歌唱中就有这样的声音——“我的心要把听到的歌儿欢唱。我的心想要像鸟儿从湖上飞回森林,它的翅膀不停地扑腾;我的心想要像小天使随风飘出教堂,……”;在她心中,大自然就是她的家园,她这样唱道——“每当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上去,我又会听到过去听过的歌儿……”。



生:从这里,我还感觉到她对生活的环境感到不满。



生:她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当她听到教堂钟声的时候,就猛醒过来,拔腿就跑,课又落下了外衣,结果又转身奔回来捡。



生:……



(专家点评:向架空分析说“不”。紧扣文本内容的阅读学习过程是科学而审慎的,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过程所获得的阅读成果必然是可信的。)



师:从大家的感悟里,我们不难发现玛利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青春气息的女孩子。刚才有一位同学还说到,从剧本中感受到玛利亚对生活环境的不满。能给我们解释清楚吗?



生:玛利亚的歌词中唱道——“每当我的心感到寂寞,我要到山里去,我又会听到过去听到过的歌儿,我的心又会充满音乐之声,我又会放声歌唱。”这些歌词中流露出玛利亚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得并不是很快乐和开心,好象有苦恼,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她就会把大山当作倾吐的对象,放声歌唱,发泄心中的苦恼。



(专家点评: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出来的细节去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阅读的深度有时就体现在细微处。)



师:玛利亚会有什么苦恼呢?你看她,是那么的快乐和开心。



生:我也说不清。可能是因为周围的人都不理解她吧。



师:那我们就再仔细读一读剧本,看看玛利亚真的会有苦恼吗?



(生阅读课文)



生:我觉得她肯定是有烦恼的。烦恼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到的情况,周围的人不理解她,这样就像玛利亚歌中唱的那样——她的“心感到寂寞”。



师:怎么不理解啊?有哪些证明呢?



生:有人说她“好”,有人有说她“怪”;有人说她“招人喜欢”,可又看不惯她“总是爱闯祸”。



生:还有人说她“像个小丑”。



师:为什么众人的评价和大家阅读剧本后得到的印象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这些评价都是修女们的看法。



师:在修女们眼中,什么样的玛利亚才会符合他们要求呢?



生:只有循规蹈矩,保持严肃沉静,才能让她们接受。



师:玛利亚会顺从大家这样的要求,去求得大家的满意吗?



生:不会。



师:的确。不会,剧本中的一个情节清清楚楚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点。请大家找出来。



生:在剧本的最后。当她发觉大家严肃地注视着她的举止时,连忙放慢了砰然作响的脚步,还小心翼翼地窥视身边的人,看到大家都严厉地看着她,她就摇摇头,无奈地走了。



师:这样看来,玛利亚不是太固执了吗?她做得对吗?大家讨论讨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生讨论)



生:我觉得玛利亚不对。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应该自己去适应环境,而不能强迫环境来适应自己。否则的话,生活肯定会不顺畅。



生:我觉得玛利亚不对。生活不能总是光顾着自己的感受,也应该关注别人的感受。



生:我很欣赏玛利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而抹杀自己个性,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生:我觉得问题本身不在玛利亚身上,而在她生活的环境,为什么这些人要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人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点评:将语言表达训练和人物精神价值的发现融合在一起,既学了语言,又让学生经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历练。)



五、联系现实,引领生活



师:看来,大家对两位女孩子的个性的评价真是不低啊,言语之间充满了赞赏之情。你身边的生活中有像她们这种个性的人吗?你能接受这样的人生活在你周围甚至是做你的朋友吗?



生:有啊。我的朋友***就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啊。别看她是女孩子,可是她却总是大大咧咧的,性格跟个男孩子一样坚强。她总是能笑对别人的批评,别人以为是她不谦虚,其实不是。她对每一个给她提出意见的人都表现的好象很不以为然,但是实际上她总是认真地思考过别人所提出的问题。不象一些同学,总是斯斯文文很听话的样子。我觉得跟她在一起很轻松,很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那么多顾忌,我从她身上真正体会到“真率”这两个字的含义。



生:我们班的生活委员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嗓门特别大,每次有同学做卫生不认真的时候,她教训起来简直令人受不了,但是她从不只说别人不管自己,每次大扫除的时候,最脏的活她总是包揽下来。因为她以身作则,也因为她不象有些干部那样“老好人”,所以我们班总是能拿到卫生流动红旗。



生:我觉得***也是一个象玛利亚一样的人。大家都知道,她有个外号叫“开心果”,每天的银铃一样的笑声总是能把人感染,无论学习任务多么繁重,无论面临多么艰巨的困难,她总是能够乐观地面对,在她的字典里好象从来没有“忧郁”这两个字,这样的习惯真是让人无法理解。在她面前,你真的会觉得世界就是这样年轻和美好。她是我们的“快乐天使”。



生:……



(专家点评:用文学欣赏的成果来观照现实生活。学生对现实人物的描绘既绘其形,又见其神,更入其情。实现语文学习的终端目的——学习生活,学会生活。)



师:感谢这个“疯疯癫癫”的玛利亚,她让我们意识到青春的真率,她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活力。让我们聆听她优美的歌声,在乐符间体会她带给我们的生活的启迪吧。



(播放插曲《音乐之声》)



(专家点评:呼应开头,让作品的语文之外的突出艺术魅力又一次展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艺术美的影响力。)



【教学反思】



1.人物鲜明的个性只有放置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才能有最清晰和深切的认识



玛利亚生活的具体生活环境是按部就班、充满了清规戒律的修道院,真率活泼的个性与年轻奔放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才更显出格格不入。这是作品精心的设计,阅读教学中将人物归置到当时的环境中就能够让学生有清晰明了的认识和感受。而玛利亚形象在所处的那个特定年代的意义则更是难能可贵,这一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可惜是难于理解的了。



2.艺术作品的价值必须是能对现实生活产生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文主人公那种鲜明的个性不仅存活在剧本中,更活跃在现实生活里。如何理解和对待这样的人,这样的个性是生活的一个现实问题。语文教学应该由学习语文走向学会生活,后者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7:28:0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点评:体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针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



师:照你看来,玛利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她应该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呢?



生:玛利亚生活在修道院,修道院是一个按部就班、死气沉沉的地方。她应该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环境里。



师:剧本中好象写到过这样两种环境吧。大家找找看,是哪些文字?这两种环境有着怎样迥然不同的特点呢?



生:一种环境是美丽的大自然,课文开头就有细致的描绘——“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残雪斑斑点点,山风阵阵呼啸”;一种是修道院,剧本中没有详细描绘,但是也交代出了这种环境的特点——“庄严肃穆”。



师:前一种环境洋溢着清新自然、无拘无束的气息,后者虽不能象说那样“按部就班、死气沉沉”,但是庄严肃穆的氛围依然限制了玛利亚的个性。看来,她的个性和生活的环境真的充满了矛盾啊!!



(专家点评:联系人物所处的具体生活背景来理解和评价人物,既使阅读教学紧扣了文本,又教会学生认识社会的方法。)



四、勾联比较,挖掘价值



师:看到玛利亚,说到这种个性和生活环境的矛盾,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象玛利亚一样的女孩子,她虽然连一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但是独特的个性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让好多人都见识了她,记住了她。比起老师来,同学们对她的熟悉程度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哩!她是谁啊?(学生兴奋地齐答:小燕子)



师:你们为什么会猜是还珠格格小燕子呢?



生:小燕子生活在皇宫里,不愿被各种规矩所左右,总是常常做出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生:小燕子和玛利亚一样生活在一个矛盾的环境中,他们的个性都是无拘无束的,受不了那么多的规矩的约束,总想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小燕子和玛利亚一样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生:都有点“疯疯癫癫”的。(众笑)



(专家点评:根据人物特点合理联系课文以外的材料,关注流行文化。用其适合学生心理的长处,取其能为语文学习所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的同时,也塑造学生正确地对待流行文化的心态。)



师:《音乐之声》里的院长把玛利亚比做“皎洁的月光”“天上的云彩”。你觉得用这样的这样比喻来说象玛利亚和小燕子这样的人恰当吗?如果你觉得恰当,不妨接着院长的话说下去,把这个评价补充写清楚,或者另外用一个比喻去形容她们;要是你觉得不恰当,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的比喻来说她们呢?



生:我赞成院长的说法。玛利亚就象皎洁的月光,就象天上的云彩,任你有再大的本领,你也无法把她捕捉到,她们是不可捉摸的。



生:玛利亚就象皎洁的月光和天上的云彩,虽然她和身边的其他人显得与众不同,但是她的心灵是那么的单纯和美好。



生:我觉得她们就象田野里的小花,没有精心修饰后的庄重,还带着田野里的泥土的原汁原味,但是真实和美好。



生:我觉得她们象一条小溪,她们欢快地在生活中流淌,带给世界以快乐和活力。



生:我觉得她们就象长满刺的花,本身是非常美丽的,然而又不那么让人容易接受,在生活中充满了争议,让人说不清是爱还是恨。



生:我觉得她们就象一种调料,就是吃海鲜时放的那种,(老师插言:芥末)对,芥末。没有这种调料,海鲜是很难吃的,你会觉得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但是,加了这种东西后你再吃,你又会一时半会难以承受,说不定它会把你冲得流出眼泪来;然而,海鲜又的确好吃起来,鲜美起来。所以我觉得她们就像生活的“芥末”。(同学掌声)



生:我觉得她们更像锋利的锥子。毛遂自荐中不是说过吗,锥子总会钻破口袋显示出它的锋芒来。与众不同的人不就是这样的锥子吗?她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总是显得不那么类似,总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总是让普通的人在他们面前显得更加平庸,她们就这样从生活的口袋里钻出来,让人们不得不面对她们的存在。



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5: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