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有很多优质课的评选,有一条共识,即:能否规定时间(课时)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在日常的教学观察中,我们也往往把时间的准确把握作为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就让“合理分配”多少知识成了教师理想化的目标,这符合教学的科学原则吗?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伴随着教材内容的难易,学生的个体的差异,教师的素质的高下,课堂上的“意外”时刻考察着教师的教学机智。一堂课上,如果没有一点生成,完全按照老师的轨迹去进行,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教师是备课充分,但也不能把否认这节课的“表演完美”。
今天看到一篇博文说没有问题的课题不是课题研究,说的非常好。足球比赛的魅力在于胜负的不可预知,我们教育作为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的魅力恰恰是在知识的交流过程中时时出现的种种缺憾,以及缺憾无法完成的“空白”。
所以说,追求完美的课堂教学只是一种理想,而不能为了“完美”,我们课前操练、彩排……我们可以去追求完美,但必须以真实和科学为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