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一课要求学生们说说从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中了解道德国外情况,也可以介绍搜集到的图片和实物,还可以讲讲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事情。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内容接触的少,相对陌生,这一课要想讲好并不容易。
李老师用一段小视频做引子,视频中一个学生介绍了比萨斜塔。这段交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一般,想以此引起孩子们的讨论——应该介绍一些什么?怎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世界表现得更加有趣、吸引人?
孩子们感受到了视频中学生表达上的优点,比如介绍的内容详细、清楚,老师趁机板书“把握重要内容”和“清楚明白”。
可是三年级的孩子们对语言的抽象思维能力显然达不到那么高的程度,感觉不到缺点在哪里,老师自己说出了“不生动、不吸引人”。
在小组合作以后,再次展示时,孩子们的交流,并没有认真采用前面讨论出来的方法。第一组成员的交流就是在念稿子,不够流利,准备不充分。李老师此时提出了“是不是可以转化为更生动的语言,比如语调进行变化?”我觉得老师有些急了,不如沉住气,空出时间给学生来思考为什么他的交流不够精彩,引导学生自主想出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后面的小组成员交流中,孩子们显然被一些新奇的事物吸引住了,争先恐后问着自己好奇的问题。一时间,交流活了起来,孩子们交流的气氛越来越活跃,渐渐地,交流的孩子也回答不上来了。李老师相机鼓励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解决疑惑。
我认为这时是引导回归方法总结的好时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位同学的交流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和疑问。这样前面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就会被注意到,学生就很容易发现——原来这才是有趣的吸引人的交流啊!
这样真正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出的方法,学生才会有使用的意识,交流才会有进步。
导入时李老师创设了给爷爷介绍风景的情境,后面除了在小组交流时出现在要求里之外,再也没有体现,这一点不太合理。而且由于爷爷的身份和年龄限制,要给他提供旅游的,肯定会有所局限。所以可以斟酌一下情境的创设如何更自然,贯穿一体。
这堂课要交流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肯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在内容上很难预设和把控。那么老师就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抓住什么样的重点来教,要启发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了没有。如果老师不明确,那么整堂课就没有重心了,孩子们的交流就没有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