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星期日的安排》导学案教学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20:5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星期日的安排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本导学案的设计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观察和对比,发现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并掌握新知,养成仔细读题、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概括总结、回顾检查的学习习惯。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为模式展开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组织学生通过做题复习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组织学生回忆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3.导入新课。

1.计算后交流、明确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回忆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abba

(ab)+ca+(bc)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计算下面各题。

-   +

-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星期日的安排”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并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汇报。

(3)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展示计算过程。

(4)组织学生观察算式及计算过程,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探究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1)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1)观察表格,交流获取的信息,并提出问题:

①留在家中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②留在家中的女生人数占女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2)思考后明确:可以把全班男生人数和全班女生人数分别看成一个整体,用“1”表示。汇报列式:

问题①列式:

1--或1-

问题②列式:

1--或1-

(3)独立计算,小组交流后展示计算过程。

(4)观察算式及计算过程,得出:

①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1)观察、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发现第二种方法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分母分数先计算,使计算简便。

(2)与老师一起总结,进一步明确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2.填一填。

(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周看了,第二周看了,还剩(  )没看。

(2)一根铁丝长米,另一根比它短米,另一根长(  )米。

(3)先减去,再减去(  ),差是。

3.算一算。

+-

4.妈妈买回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

+++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2分钟)

1.完成教材6页1题。

2.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  --

-+  1--

3.判断对错,错的说出错在哪。

(1)1-+=1-1=0(  )

(2)-=-+=(  )

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出自己是怎么算的。

3.判断对错,并结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同桌说一说错在哪。

6.五(3)班有24本图书,第一次借出所有图书的,第二次借出所有图书的,两次一共借出所有图书的几分之几?还剩下所有图书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8: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