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089|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l 春的消息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5.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准备
师:
1.本课教学课件。
2.优美、舒缓的音乐,赞美春天的散文《春》及其他诗歌。
生:搜集有关春天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听读激趣
1.慢慢地,慢慢地,春的脚步近了,你们听(配上欢快、优美的音乐《春来了》)。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一下春天的美景吧!(课件展示:春天里树枝泛绿,湖水清澈,小鸭嬉戏等图画)
2.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来跟春天问个好吧!
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金波,他也特别喜欢春天,还为春天作了一首优美的小诗,想去读一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第一课《春的消息》。(板书课题)
同学谈论,读课题。
生欣赏
(向春天问好)
听音乐
自由发言。
二、诵读诗歌,了解大意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宁新词,标出小节,看看能读懂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吗?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生字,注意正音;重点指导:聆、雏、搔;齐读;开火车读。
②看来大家已经和汉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谁愿意展示自身读得最熟的小节?
抽生读自身读得最熟的小节,读后评议。老师相机进行节奏的指导,并强调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③指导同学重点读好第4小节中的对话。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读出问答的语气)抽读,同桌对读,分男女生对读。
3.再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文
同学注意的重点生字:聆、雏、搔
同学读词语,了解多音字。(漂:piao漂白。piao漂亮;禁:jin禁不住,jin禁止)
同学读文,评议
(同学重点评议是否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得是否流利。)
同学质疑,学会做好批注。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聆听”“雏菊”“禁不住”“绿苞”“唤醒”“搔痒”等词语。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自由轻读课文。
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
生再读课文,考虑每节说了些什么。
带着问题自身读书
分段读书。
理解每节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1.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
2.教师指导“聆、搔、苞”的识记,继续巩固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1)“聆”:仔细看看,“聆”的部首是什么?(“耳”字部)知道为什么吗?(提示:“聆”是听的意思。)右边是哪个部件?(“令”)“令”和“聆”的读音有什么异同?
教师小结:“令”表示读音,“耳”代表字的含义,这种字就是形声字。
(2)找一找,本课还有哪些生字娃娃是形声字?
你能根据它的部首推断出它的意思吗?
同学交流“搔、苞”等的字义。
(3)小结:大家真能干,虽然咱们汉字中有不少的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据部首想字义,自然能把这些调皮的汉字娃娃分清楚了。
3词语练习:
(1)同学运用形声字“聆、苞、颊”等扩词。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同学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①聆:侧耳聆听(配图)
苞:含苞待放(配图)
②雏:雏鸟、雏鹰、鸡雏、鸭雏
根据词语想想“雏”的意思是什么。(小)
③同学选词说话。
4.同学书写生字,师提示: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布置书写。
认字、辨字、写字
字形难点:聆、搔、苞
学习形声字。
同学运用形声字“聆、苞、颊”等扩词。
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写生字新词。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知春天刚来到时景物的变化特点。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
朗读
读词语
二、品读欣赏
(一)引导学习第1节,读中感悟
1.齐读第1节,看看这一节中有哪些春的消息。你一边读,一边想看到了什么?
2.同学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①(出示图片)你们看,风轻轻拂过大地,大地怎么了?(变绿了,换上绿衣裳……)那在风中摇摆的枝条像在干什么?
②看到这里,老师不由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这春风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③你想怎么读这句,让大家知道春风的神奇呢?同学试读,指导朗读(读出风的轻、柔,读出你的欣喜),赛读。
(2)“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①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 出示图片:鸭群嬉水。
引导同学体会“漂白”的精妙。
(3)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欢呼这个好消息吧!
出示:“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齐读,读出盼望后的惊喜。
3.小结:和风送暖,春江水绿,这些都是春姑娘的足迹呀!孩子们,让我们继续像刚才一样,去读去找去想:还有哪些春的消息?
(二)放手自学第2~6小节,点拨引导
1.同学自读第2~6节,看看还有哪些春的消息。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以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勾画,甚至可以在旁边写上自身的想法,批注感受。
2同学交流汇报:①你知道了哪些春的消息?②最喜欢哪些句子?
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第2节:联系自身的春游的经历体会“飞”的急切。
第3节:理解“怜爱”,“我”为什么捉住蝴蝶又怜爱地把它放掉?
第4节:(出示图片)让我们来看看小雏菊吧!当它映入眼帘时,你的感受是什么?想对它说点什么?
作者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理解“雀跃”。
第5节:“沉睡”是什么意思?溪流能沉睡,能奔跑吗?
第6节:想象一下,暖烘烘的阳光照在你的身上,脚下是绿油油的草地,你想怎样活动活动你的筋骨?
(三)积累小结
   1         1/37/3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7-2-19 22:32:14 | 只看该作者
h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7-2-19 22:16:42 | 只看该作者
h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说你喜欢的人是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
(2)你主要就哪一方面的内容了解他?怎么了解的?
师指导同学就态度大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方面进行互提意见、互相评价,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p; (8)
课后小结:
36、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返、苔”2个生字。
  2.通过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激发同学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诗,理解诗句意思。
2.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庐山瀑布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诗仙”李白写的。
看课件,直观感受。
同学介绍作者,听。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瀑布的呢?大家自身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助。
  3.同学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
  5.全班齐读。
自由朗读
朗读,评议,读准确。
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阳光照着香炉峰,香炉峰升起紫色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3)这么绚丽壮美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
(4)同学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竞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激流从三千尺的高空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飞落下来。)
(2)指名反复读。读出壮观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指明读
进入情景,感受
自由练习
竞赛读
反复朗读
朗读整首古诗
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竞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壮丽神奇、气垫澎湃)
  3.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勒出庐山瀑布气垫澎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竞赛背诵
根据自身的理解谈理由
五、七、安排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瀑布。
板书:简笔画
教学小结: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返、苔”2个生字。
  2.通过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激发同学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诗,理解诗句意思。
2.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鹿柴》。
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步朗读感知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2、介绍得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沛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身。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同学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王维,唐代诗人,太原人,主要作品是山水诗,诗风淡泊宁静,清新自然,状写传神。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试背
三、精读感悟
3、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4、 下面请同学们依照自身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
5、 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假如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6、 教师赞扬同学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
 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考虑。
5、小组简单交流。
6、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独特的见解。同学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7、同学朗读,说说自身偏重表示的感情:教师要充沛鼓励同学个性化的朗读。
 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根据自身搜集和理解答
四、
作业
课外搜集李白、王维的诗歌,举行朗读竞赛。
板书:
简笔画
教学小结:
积累与运用(七)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扩句与缩句。
2、积累名人名言,感受其哲理之美。
3、从笑话中感悟词语的运用。
4、运用已学方法自主阅读。
5、参与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6、写一个你喜欢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参与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2、写一个你喜欢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温故知新—了解扩句与缩句。
2、语海拾贝—名人名言。
3、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学“温故知新”
1、引用俗语,点明积累、运用的重要作用。你知道“聚沙成塔”的意思吗?
2、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练读每组句子,注意其中的异同。
(2)同桌讨论,在读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3)同学尝试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不同作用。
(4)同学尝试运用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自由练读每组句子,注意其中的异同。
同桌讨论,在读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尝试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不同作用。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注意读准音。
2、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3、教师抽读。
4、说说你对这些名言的理解。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体会到的?
5、同学间互相创设情境,让对方选择合适的名言。
6、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注意读准音。
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教师抽读。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准备一下给大家讲讲这个笑话。
2、你觉得这个笑话有什么地方好笑?
3、明白笑话的功用,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4、关于学习方面,你们还有哪些笑话?
讨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课中联系旧知,引出话题。
2、进行了解。
3、交际了解情况。
(1)先请同学互相说
      36    36/37/37
【】【】【】【】【返回顶部】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借助工具书理解学会“膛、恕”等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叫责任吗?(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进入学习。
全班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词语。
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 引导评价同学朗读情况。
3、 出示本课生字,认读,正音,指导口头组词。
4、 出示本课词语,朗读,理解。
5、 指导同学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自身感动的地方,旁批感受。
1.个别分段朗读课文。
2.评价朗读情况。
3.认读本课生字,正音,口头组词。
4.朗读,理解本课词语。
5.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自身感动的地方,旁批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 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3、 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的责任体现在哪里?
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归纳各自然段段意。
3.再读课文给同桌听,读完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安排作业。
3. 写生字扩词。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成作业。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承当责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1、出示自学提纲,给同学充沛的时间进行自学,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1)小里根的“过失”指什么?
(2)你能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小男孩与父亲的对话内容吗?
(3)请两组同学扮演。
(4)小男孩是怎样为自身的过失负责的具体句子。
2、反馈学习情况,并随机出示重点句子,朗读体会。
3、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自身最受感动的局部。
1.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并朗读体会重点句子。
3.有感情朗读自身最受感动的局部。
三、整体回归,揣测写法。
1.师谈话总结本课内容。
2、指导怎样写好一件事?
学习写法。
四、安排作业。
完成课后考虑练习题。
完成课后考虑练习。
板书:
起因:
(1)——打碎玻璃 有过失
经过    父亲:严肃   应自身负责任 以小   小时勇于承当责任
责任 (2-4)  儿子:挣钱   承当过失    见大    长大能成绩大事业
   结果
(5)——  成为总统    懂得责任
课后小结:
35、杂交水稻之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袁隆平爷爷为科学事业认真、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袁隆平爷爷为科学事业认真、奉献的精神,感受他的可亲可敬。
2、学会加小标题。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复备
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最近国家重奖了一位科学家,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为什么获得如此殊荣呢?引出课题,板书。
交流,全班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
分小组互相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袁隆平的资料。说说通过这些资料,你对袁隆平有哪些初步的了解。
同学交流,讨论
三、自由读文,运用抓中心句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
1、自由读文,边读边考虑,你读懂了什么?你对袁爷爷有了哪些了解?启发同学运用抓住中心句读懂课文的方法,并做上自身的读书符号。
2、交流读文后的收获。抓关键词句展开理解。
3、 试着给每个局部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4、 交流有关资料,深入感受袁爷爷的伟大、可亲可敬。
1、 自由读文,边读边考虑,并做上自身的读书符号。
2、 交流读文后的收获。抓关键词句展开理解。
3、 试着给每个局部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四、回顾全文
说说你心中的袁隆平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总体介绍——袁隆平
(1)
立志务农
杂交水 具体叙述 艰辛育种 为科学事业认 一位科学家 认真奉献
稻之父 (2—7) 喜好广泛 真、奉献的精神 一位长者 可亲可敬
总体概括——大科学家、长者
&n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导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7 09: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