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7-1-4 03:23:36
|
只看该作者
(二)突出普法重点对象,着力带动全民法治宣传深入开展。要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推动全县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切实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日常学法、法治培训、任职法律考试等制度贯彻落实,把学法用法情况列入国家工作人员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要抓住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施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全县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法治教育课程,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主题教育活动,形成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良性互动、校园家庭和社会教育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要继续加大并促进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树立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规范管理宗教事务活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
(三)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着力发挥法治文化引领熏陶作用。要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xx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体系,推动法治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培育法治文化精品。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推进普法,打造具有xx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要大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适合城乡居民需要的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重点加强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普法园地建设,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
(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要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律条文变成引导、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则,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深化法治乡(镇)、法治示范单位、法治校园等法治创建活动,将法治创建纳入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城镇内容共同推进。要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探索建立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教育引导基层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发挥村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
(五)推进普法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要坚持把创新贯穿于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努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作理念上,更加注重培育公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信仰,树立注重宣传实效的理念,以需求为导向组织策划法治主题活动,分类指导、分类施教。在载体阵地上,要充分利用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政府机关、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大厅和窗口发挥法治宣传教育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建设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在方式方法上,要坚持集中法治宣传教育与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创新推进“法律八进”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健全完善工作标准,建立长效机制,培育扩大示范点。要多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以案释法,把刚性的法律条文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六)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着力促进法治宣传规范化。构建重大工作机制。一是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成立普法领导小组,对普法工作全面进行组织领导、协调、指导、检查、考评、考核。确保普法治理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普法责任机制,坚持依法普法,强化并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制定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治度、以案释法制度、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谁评查”和相关单位部门“谁主管谁普法谁负责”双普法责任制等普法工作五项制度,切实把责任压实,落实到位。三是完善运用普法宣传评估机制,根据实际将普法宣传考评结果作为单位效能考核、精神文明创建和评选创优的重要依据,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推进普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四是法治文化传播新机制,建立以宪法为核心,覆盖广泛的法律知识普及,建立以法治文化为核心的法治文艺创作传播激励机制,建立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普法应用机制,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基地建设,针对群众易聚场所,倾向性法律需求等实际,充分利用广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区域,打造一批法治文化基地精品工程。五是机构、队伍及经费保障机制,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健全完善普法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成员单位职能,全力推进“七五”普法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要严格落实《青海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政综合目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考核内容。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形成社会大普法格局,“法律八进”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切实落实法定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工作保障,推动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经费能满足工作需要。要突出抓好专职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普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能力,为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法治xx、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