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怎样做课例研究的》讲座分享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8: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时间:2016年11月23日晚8:00

地点:我们读书吧QQ群

形式:文字交流

主讲人:徐文祥老师

讲座内容

徐文祥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向大家汇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一点心得。因为是文字交流,我是边思考边打字的,不会太快,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也希望大家能多思考,能给出更好的批评。

今天的内容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一些梳理,说说我在准备一节课方面做了些什么。希望对比较年轻或者希望在课堂教学方面感到困惑的老师做一个参考。

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我如何做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很明显,这是关于教学方面的,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故事,而且是小学语文学科,中学语文自然也有参考的价值。在交流过程中,我努力把自己的想法对其他学科也有所启发,这也是卜老师给我提出的要求。这里的课例都是我自己实践过的,通过不同的课例,来表达我的看法和见解。

好了,我们下面正式开始今天的汇报。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什么是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 刘言飞老师说,不同类型的课备课内容有差异,这个是自然的。但是,作为课例研究,不是仅仅指备课这一个阶段。大家的思考也都还是有点片面的,无论课堂实录或者一个教学点,都不是完整的课例研究。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课例研究是一个过程,是包括三个阶段的,而研究的内容又是多方面的,几乎包括了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就应该首先明白,课例研究是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进行思考的。我今天所讲的,就是按照上课的不同阶段,把自己所想所做的方方面面进行归类,努力给出一个可以让我们从一节课中反观自己的参照。

第一步   选课

这一步是在不同的上课活动中要考虑的,而且是比备课更要提前的,除非是指定的篇目或内容。如果是指定内容,我们这一步就省略了。现在我们要谈的是有自主选课的前提下的课。这样我们可以更加完整的去完成一个课例。正如小霞老师说的,任何一个阶段,我们都要做足功课,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升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选课方面我的理由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来选课。比如我在上市优质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让我讲古诗词,因为我的古诗词教学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而且我自己也很满意。但是我还是拒绝了,因为我不希望自己被一种课型束缚。我要挑战自己,于是就选了很长的一篇课文,来挑战自己对长文短教的思考。

这跟自己的教学主张和经验也有关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课堂展示出来自己的经验和值得商榷的思考。因此,选课,最好的就是适合自己的。

第二,选课也需要自己的优势和喜好。比如我刚才说到的擅长古诗词教学,因为我喜欢古诗词,也做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因此,为了上课的效果呈现,个人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独到见解,即便遇到了许多突发的问题,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第三,选课还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和要求来确定。比如举行主题性的教学研讨活动:文体教学、群文阅读、读写结合……这些都是对选课进行的限制性要求。那么就要在此前提下,尽量寻找适合自己的,能够呈现出最佳效果。

第四,有些时候选课的理由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我在学校里上过的两节课《桥》和《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听过很多老师上这节课,他们的课堂教学总是充满了激情,不把课堂弄个底朝天就不罢休,不把学生的情感煽动起来就不达目的。于是,课堂的基调过于高涨。于是我就特意选择了这两个课例,目的就是呈现我自己对这样的课文教学的时候的思考。我尽量的降低这节课的基调,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歇斯底里的喊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静静地去体悟文章的味道。

下面,我举一个例字,来说明我选这节课的理由。今年暑假,我受三门峡的邀请,上一节课,我选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这个课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第一个理由是这是我自己的解读。我曾经在六七年前和三门峡的一位叫雅兴的老师讨论过这节课,她问我这篇文章是不是就是围绕“鲁迅先生是一个为他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这一句话来写的。我当时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的想法,她把我的想法和办公室老师说了,因为我不是权威,所以被老师们否定了。所以,我在三门峡上这节课,就是为了说明我的思考。这是一个前提。

我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是第一段和下面的内容是有一个总分关系的,第一段和后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有照应,而且人教版的课文是被删减了一个“看放烟花”的故事的,苏教版则没有。而三门峡则用的苏教版,恰好更能说明我的思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段是这样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女佣阿三的丈夫),有学生(翻译了儿童文学作品),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删掉的文中不见),听不到他的声音了(笑谈碰壁),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救助车夫),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括号内是我在人教版课文中找到的对应和被删掉而苏教版中保留的地方。

我们可以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具体说明。第一段中有一句“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而且在后面“救助车夫”故事后面又提到“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同时还有一句“只把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这一点对应的是“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我们就会在文中寻找,究竟哪里才有这两次提到的表情呢?

在“看放烟花”这个故事中是这样的一段话:“火花在我们眼前飞舞,艳丽的色彩映照在伯父的脸上。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头上那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乐来。那时候,他脸上充满着的那种自然而和谐的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

由此,我们更加印证了第一段和后面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上课就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了。

选择这一课的第二个理由是我喜欢鲁迅这个人和他的文章。我读鲁迅的文章可以说百读不厌——当然我也没做到百读。2013年我和朋友在绍兴待了几天,参观了鲁迅故居和纪念馆,对鲁迅的感受更加深刻了,了解的欲望更多了,回来就一直希望能够更好的读鲁迅,要就鲁迅,这一个多月我一直在读鲁迅的作品和关于鲁迅的作品,以及鲁迅的传记。还准备了一个关于鲁迅的专题讲座,目的就是还原鲁迅为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一个远离我们的政治人物。而这篇课文恰好正是一个描写鲁迅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文章。

选择这篇课文的第三个理由是这篇文章写得好,经典文本,就应该常读常新。我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抓住了“伯父”和“先生”这两个词语进行对比,“伯父”写的是过去的感情,写的是他的幽默风趣,表达的是作者怀念的情感;“先生”则写的是现在的思考,是写他的深邃严肃,表达的是作者崇敬的感情。因此我的课堂围绕着“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来层层推进。同时,我近几年来一直在用“我知道——我发现——我认为”这样三个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思路,这篇文章适合使用这个步骤,而且在我的设计中,应该很好的呈现出来。

有了这样三个方面的思考,所以,我就上了这样一节课。具体详情请在我的博客徐老师的教育手记中参看党玲芬老师整理的课堂实录和党老师的评点。

第二步:研课、备课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曾说过,备课环节是一本万利的工作,下多少功夫都是小投资大回报。

研课的内容包括:

研究教材本身。首先要做到对课文的熟悉,要熟烂于心,要有批注,有自己的解读。

研究相关资料。也就是我们还要去研究作者,研究课文有没有被删改,对比分析能发现什么——不只是为了规范使用语言——研究文章的背景,研究相关的评论。

研究名师课堂。可以说,没有大家没听过的课,也没有名师没有上过的课。我们要善于学习,搜集名师上课的录像、课堂实录和解析,看看自己有没有新的思考和发现。这一点绝对不是借鉴和套用,而且这一点必须建立在我们独立思考之后。我后面还会提到。

研究教学亮点。一节课上可以呈现的亮点是多方面的,我们是为了完全展示自我教学素养还是为了让课与众不同?还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着想而上扎扎实实有用的、货真价实的课。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就要在研课环节去思考,如何把这些都能很巧妙的融合起来。

研究学生特征。我们除了研究教材本身外,最应该研究的就是学生,不同的学生可能让我们完全可以把同一节课上到两个极端。广州、上海和河南、甘肃的学生不同,城市和乡镇的学生不同,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学校的积累和习惯不同,都需要老师做好充分的了解。而且这一点,必须要求老师有备用方案。因为教学的最中心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升,丢掉了这一点,都是假课。

研究课堂铺垫。做好课堂铺垫很重要,要上好课,就要看看自己的个人素养,是否足够掌控和驾驭,能否真正做到准备得游刃有余,学生的预习工作要求到位没有。

这是研究课的阶段。而备课阶段才是真正着手属于自己的内容。这个过程是我们学习的过程,更是体现我们独立思考的过程。备课,并不简单的是写出来一份或者两份教学设计就可以了。要做的工作很多。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能看出来是个什么字吧?



对,研。这是一个形声字。他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呢?这个字从石,幵( jiān)声。本义是细细的磨,碾的意思。比如我们古代有“研磨、研墨”,就是拿着碳棒在砚台里慢慢的磨。现在还有“钻研、研究”这样的词语。这就告诉我们,研究,是一个很慢很细的过程。

从右半部分来看,不是“开”,而是“幵”,我说这是两个“干”,做研究就是要多“干”一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好。

再来看一个字——



这是个“析”字。什么意思呢?我们组词有:解析、剖析、辨析、赏析、评析、条分缕析、分析……

这是个会意字。《説文解字》里说:析,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

从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字告诉我们,要真正看清楚一个文本的内在东西,必须要真正的破开去自习研究。因此,教育教学,当然包括课例研究,是急不得的,我们要真正明白,这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下面我们谈备课的要求:

第一,要熟读精思文本内容。这是上好课的根本前提。很多人一旦确定了教学内容,立刻就会上网搜别人的教案,最后上课还要拿着课本,夹着小纸条,连文本都不熟悉,这是本末倒置的。熟读文本就要做到细读精批,这样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第二,要独立完成教学设计。我刚才说了,很多人总是抄袭、模仿别人上课的环节设置,甚至有不少人用好几个人的教学设计东拼西凑,最后弄出来一个四不像,完全是驴头不对马嘴,一眼就能看出来环节之间的不衔接,因为抄来的东西自己不懂。独立完成教学设计,这样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节奏和环节心中有数,层层推进,走到哪里该往哪里走自己能够把握,而且巧妙的设计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那么也就是独特的,而且出发点决定了最后的效果,如果是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来设计的,那么就是扎实有用的好课。

第三,要合理取舍他山之石。不是说不能参考别人的设计,但是必须放在自己独立设计之后。这样就不容易让别人的思想先入为主,我们的大脑绝对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了自己的设计再看教学参考书,看名师教学实录,看别人的设计,有没有和自己思考一致或者冲突的地方,能不能更加完善我们的设计,有好的地方,当然可以借鉴,如果和自己的教学风格、思路不一致,再好的环节也不要用。

第四,备课要有紧急预案备用。刚才我提到,不同的学生完全可以让我们有时候手足无措。只有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才能随机应变。也就是我们自己就要有属于一个人的同课异构。我曾经到信阳固始县上过一次《伯牙绝弦》,头一天到了,晚上还在宾馆准备我的设计,结果第二天上午一上课,五分钟我就发现他们已经学过了,这一下子就考验了我。

当时,我如果不说,听课的老师是不知道的。虽然我之前了解学情的时候问过,但是学生不敢说自己学过。当我发现之后,立刻就得改变方案,绝对不能汤剩饭,这样对听课的老师没有价值,对学生来讲更是不负责任。于是我就果断的采取了让他们自主汇报的方式,把学过的东西都说出来,然后我接着往下学。把后面延伸的部分真正打开,让学习更深入,那一次,是我至今上过的最潇洒也是最让我满意的一节课。学生最后达到的高度和写出来的文字,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时省教研室的申宣成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第一次给我评价“这是一节赤裸裸的裸课”。

第五,课件需要简单实用精美。课件使用好了,的确可以给课堂增色不少。很多人于是就在除了搜罗各种教案之外,花大功夫去弄课件。最后弄了很多,哪一个都舍不得放弃。最后上课,成了声光电的艺术欣赏,要么就是只顾着展示课件,而不得不浮光掠影的推进课堂,根本不把学生放在眼里。

好的课件是需要在关键时刻给课堂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它是我们教学的工具,这个工具的要求很高,一定要精美,还要与课堂教学风格协调。我主张制作一共不超过五张ppt,包括头尾。一张最关键的足够让人眼前一亮,每次我上完课,都要让人觉得这个课件是最美的——甚至很多次超过了对我课堂教学本身的评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我最不希望但也很得意的。比如,我们讲西方故事,就不能用中国风格,讲古诗词就应该是有古典韵味。这是内容决定的形式。

下面我以《最后一头战象》为例来谈我的备课过程。

这是我参加市优质课的一节课。就是我要挑战自己的那节课。

我首先做的就是找到沈石溪的原文阅读,进行对比阅读,看看删减了什么,同时做评点,写文本解读和对这节课切入点的思考。先后我写了七篇文章,修改了六次教学设计,至少有五六万字的内容。

同时,我还要阅读沈石溪的其他著作,去寻找沈石溪书中展现出来的共同点。还看了大量的沈石溪的作品分析和评论。

接着,我下载了十多万字关于长文短教的许多文章认真研究,了解这样的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切入点,如何真正做到让课堂教学对学生有效。

最后我依然以朗读为切入,在和学生一起分析文本的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读书方式,让文章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并传达出来。不能只是我自己懂了学生还游离在外。为了提升我的教学指导水平,我跟着电视台新闻部的主任学习普通话,自己有看了两本大学里关于播音主持和朗读的专业教材。最后这节课自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林州大剧院和我的大片一样的课件赢得了一致好评。最后市教研室刘艳玲主任多次在总结点评的时候提到这节课,课例还收录在了她随后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课堂教学36策略》中。

此外,还有我参加全国中小学文化教学大赛的一个课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了上好课,我阅读了杜甫的传记,网络上的大量资料。同时也阅读了杜甫几十首相关的诗歌,及相关的理解和赏析。紧紧围绕这节课,我查阅了如下相关的书籍: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杜诗论丛》邢治平  辑     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编

《秋兴八首集说》叶嘉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诗文译注评析》熊江平  主编    语文出版社

《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顾青  编撰   中华书局

《唐诗选注汇评》王强   左汉林  主编    巴蜀书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诗词)》上册   北京大学中文系

《唐诗三百首评注》   湖北人民出版社

《金圣叹批评才子书——杜诗》金圣叹   光明日报出版社

《唐诗选析》及《杜诗散译》等书

以上只是针对这首诗列举的部分重点书籍。



关于这节课我做了如上这些文字记录。

最后在2012年的湖南张家界和来自13个省市的中小学选手比赛中,夺得了特等奖的第一名。

这里插播一点,这节课我2009年曾经在洛阳上过,当时因为是五年级的学生,那时候我没有多少经验,结果特别失败,回来后,我用自己学校的学生又上了两次,学生被感动得眼中含泪,我一直认为这不是我设计的问题,而是我不够灵活。随后,再次加工、提升,以文化为主线,从一首诗到一个人,再到一个时代,再到一个国度的诗歌艺术,用我从河南来,带着故乡的杜甫开课,用我到达湖南,迎接在湖南死去的杜甫魂归结束。

这是《穷人》一课,我的备课批注评点手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08:16:4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最后整理出来的文字。

一旦有了这样的好文章,一旦有了上课的机会,我都会这样评点。后来我就自觉的把六年级的讲读课文都做了评点,写了各种总评。同时,也批注了一些中年级的重点篇目。遗憾的是,几十篇的评点文稿,在暑假前电脑中毒过程中全部被加密了。至今无法恢复。

各位,今天就和大家交流汇报到这里吧。讲了一半,后面的磨课、上课和结课还有一半,留到下一次吧。今天的内容不少,发得也快,让大家眼花缭乱的,也不知道是否有什么帮助,欢迎大家批评。

至此,我的课例研究——上部,就算打结了。欢迎批评。

交流内容

河南郝海峰:

徐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对“课例研究”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零碎到系统、从片面到全面、从浅薄到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课例研究”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   选课

第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来选课。

第二,选课也需要自己的优势和喜好。

第三,选课还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和要求来确定。

第四,有些时候选课的理由是很有针对性的。

第二步:研课、备课

研课的内容包括:研究教材本身。研究相关资料。研究名师课堂。研究教学亮点。研究学生特征。研究课堂铺垫。

备课的要求:

第一,要熟读精思文本内容。

第二,要独立完成教学设计。

第三,要合理取舍他山之石。

第四,备课要有紧急预案备用。

第五,课件需要简单实用精美。

学习感受:特别实用,特别接地气,特别让人感动和震撼!

张海燕:

文祥兄真行者也,行走在有声有色的文字之中。

重庆吴小霞:

最为佩服的是文祥大哥的深厚的底蕴,把一堂课上成了一个立体的文化。

曾记得“课堂是一段旅行”。这是党姐姐在岳阳时候做的讲座时候,让我如今仍然记忆犹新的话。今天,文祥大哥也让我感受到“课例研修”更是慢慢煨,细细品,用心悟的“熬”的过程:“熬“之前的丰厚储备,“熬”的过程的“独特创造”,“熬”后的“柳暗花明”。下面我谈谈学习文祥大哥的讲座的收获:

我记得“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中“草木皆为剑”,让我今天体会到所有的剑都不如自身功底的剑来得好呀!当一个人阅读的量有如此深厚的时候,一切都是游刃有余,厚积薄发了。从独到而精确的文本解读切口到实现知人论世的创造性见解,把“浮光掠影”的浅层备课变成“入木三分”的深层阅读。用课外积累的厚度深度代替仅仅的“文本本位”解读,这样的课堂才是纵横千山万水,跨越五湖四海的课堂呀!

好课如好文,顺课堂之肌理,能感老师之品格。 当我们把课堂演绎成一篇文章,用文章表达出一种思想,将思想蕴涵于环节之中”,将环节融入我们看过的专题,专研的课题,体验的人生,朋友们,这样的课将不仅仅是在上课,而是在讲人生!今天文祥大哥,就让我感受到了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课例研修,课例研修,这是我们一辈子都需要去完善的话题呀!真心佩服,我能感受到你上的课既有独特性,也有深刻性,更有前瞻性!

江苏 薛文武:

早就听说徐老师厉害,今天让我觉得高不可攀啊!

杨诗云:

这个语文高手们云集的群体,让我非常受益,耳濡目染,希望多被熏陶,更快提高!

他一年读好多书的,去年就54本,让我叹为观止!徐老师不得了啊!

徐文祥:

课例研究不是每一节课都如此的。我一个学期这样的课例也就俩仨,上不同的课,就要有不同的思考。后天我上《老人与海鸥》,学校公开课,要求45岁以下都要上。虽然不是所有的环节都有,但基本流程是完整的。每年阅读的书目,其中不包括这类查阅资料的在内。这都是针对性的翻阅。目前谈到的自然是原始积累,也是告诉大家,我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的。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教学思考,这是后面要做的工作。

刘远亭:

工夫放在平时,如果每次讲课都这样,我得很快老掉。一个也不少了。别忘记你列举了多少书。哈哈,我一年玩365天,没时间读这么多书。与徐文祥老师相比,我觉得他最大的好处就是下得去工夫。论读书,我也读。但从来不觉得是为了教而读。为了教,我不读书,更愿意将文本向生活拓展。小学的诗歌教学,做成一个文化专题,向纵深处挖掘。在中学也不太可能的。我也经常讲诗歌教学,但我从来不说是专题。顶多说主题。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专题,很大型的,不是一两节课能把握得了的。

因为一个专题涉及的作品,要使用考据学、比教学之类。要论诗歌,古体诗现代诗我都读,也尝试着写,让我讲我也可以讲一节课。讲座这件事,我觉得无论在哪里讲,要说的出话,负得起责。听者要学会判断、论证。

扬州卜恩年:

应该帮文祥找问题。要以研究的角度来看文祥的研究。

我求证过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不是苏教版的。文祥是不是记错了?你上过了,但不是苏教版的

笫二,研究还处于案例原始积累,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第三,是否借鉴苏派、浙派语文的研究成果?这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两大高峰。建议文祥有空到江苏来听课。订《江苏教育》,参加凤凰语文网。

你的眼界还不够远。许多提法、说法还是十年前的事情。

刘言飞:

不是为了教而读书,但只是的丰盈可以更好的教,任你是神,也不能决定的分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3: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