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随笔 ---探究语文教学点的路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1:2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六单元是围绕“爱”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搭石》向我们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爱。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向我们传达了另一种爱。这是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台湾青年的无私奉献的品质,还有李博士为救小钱而,争分夺秒,昼夜不停工作的高尚医德,更是体现了两岸人民那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

初读文本我开始思考本课的教学点在何处,这节课我想教会学生什么。以下是我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随文解词义。读了几遍课文,我先从字词入手,主要采取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出示单个词语的基础上,并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给学生传达这样的想法,理解词语的方法要联系上下文,还要勤于动手查字典。

讲课过程中,我发现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本义时,语言的衔接和过度不自然。比如:理解这三个词语时“凋零,含苞,绽放”,我采取的是让学生一个一个先谈词语的本义。

师:知道凋零的意思吗?

生:花枯萎了,草木凋谢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师:你说对了,还有一个词语与凋零意思相反?引导学生说出词语“绽放”。

师:绽放什么意思?

生:花朵由闭合到展开的样子就叫绽放。

师:绽放可以说是花朵开的很漂亮,这个时候的花也是最美,最漂亮的。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含苞的本义。

三个词语理解本义后,接着再出示课文中与之相关的句子。学生读句子,联系课文谈谈三个词语在句子中各表示什么意思。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当然教学中不能对所谓的重点词句加以单一、孤立的分析、讲解或者简单地一股脑儿地对字、词、句面面俱到地“肢解”,也不一厢情愿地设计一些练习横亘在研读品析中,而是保存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意境完美性。以读促解,以读悟法,以读动情。

如在执教本课的3、4、5、6自然段,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高尚品质的句子。我主要先让学生先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其中,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高尚的医德时:“此时此刻,跑到空旷(kuàng)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哪个词能说明?

生:我从沉着这个词语感受到,当时余震很强烈,情况非常的危险,他都没有跑出去,很勇敢。

师:同学们看,她是通过李博士沉着的站在病床旁这个做法来体会的。谁还画了这个句子。你说吧。

生:我从这个句子,感受到李博士十分无私。

师:你体会到了他的精神,了不起,能够抓住关键词语跟其他的句子联系起来体会,很会学习。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还那么沉着?

生:我从“突如其来”感受到余震是来的突然,没有预兆。

师:是啊,李博士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为青年做抽髓手术。你从“不得不”读懂了什么?

生:不得不,感受到当时余震很强烈,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工作了,李博士才停下来。

师:可以看出李博士把救人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说明李博士是一个高尚医德的人。

三、学习写作方法,在运用中提升

语言文字训练不仅是理解还要运用。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靠了这些例子让学生训练阅读的能力,训练写作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例子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一自然段中,对环境的描写是教学中的练习点。课文开头“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一连串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阳光”“甜丝丝的香气”这些词语中,能够感受到手术的成功。这样写其实就是环境的暗示,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必定是成功的,小钱也是会得救的。这样写也是学生模拟写作的范例,旨在让学生脑海中有一个敏感的语文嗅觉,为以后的习作做好铺垫。

最后,这篇课文的教学点还有很多,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能够发现的也就只有这些。现在的课堂上我找到了目标,由原来的浑浑噩噩无事可做,变为有事可做。我会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寻找更多的语文教学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1:25:54 | 只看该作者
开元路小学   刘海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15: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