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文 登山 说课 教学资料--语文说课评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教材
《登山》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记述列宁隐居在普罗宁,有一天,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他仍旧走那条小路的经过,赞扬了列宁同志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本文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这篇课文记述列宁和巴果茨基一天内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因此在一篇文章中含有两个起因、经过、结果,这点是不同于同学常见的写事文章,需要渗透,为抓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好铺垫。第二是:课文主要用巴果茨基和列宁的几次对话,将两次登山有机地串成了一条线。第一次登山通过人物的对话,突出了列宁主动选择走险路的过程。第二次登山时则通过人物的对话,不只突出了与第一次登山的不同之处,而且揭示了中心思想。文路清晰,层层深入,充沛反映了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用不同方法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一是根据这篇课文所反映的中心思想来决定的。课文通过记述列宁两次走那条险路的经过,赞扬列宁自找苦吃,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列宁的这一精神从他决定走险路时就充沛体现出来了,而决不只是表示在下山时。虽然第一次走险路有为了看日出的原因,但经过钻研教材,深入分析,联系全文来看,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已经充沛体现出这位革命领袖的勇气和魄力,说明了列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这是应该掌握的基调。
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决定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社八册教材中的阅读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是协助同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进行概括能力训练的课例。《登山》作为这一训练项目的第二课,起着巩固、强化训练的作用。因此,可以引导同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沛利用所学方法进行训练,对同学进行发明性思维的训练。
教学目标三是根据课后“考虑·练习”5题制定的。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因此,可以训练同学分角色朗读,对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促进同学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表达情感。
教学的重难点是:
重点:同目标一、二。
难点:引导同学体会出列宁第一次登山不光为了看日出,而是在锻炼意志。
课前准备:
师:投影片;有关列宁的资料。
生:阅读有关列宁同志的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明学习目标。
请同学读课题,启发同学结合登山对起因、经过、结果提出问题:为什么登山?怎样登山?登山的结果如何?教师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了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列宁到底为什么登山呢?这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通过这样质疑,想达到三个目的:1.弄清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抓主要内容作了铺垫,将文路、教路和学路结合起来。2.从同学质疑入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同学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同学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主体性发展。3.将写事文章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课文相结合来质疑,既防止了同学随意性,起到了导疑的作用,又能围绕重点,颇有味道。)
二、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主动锻炼意志的品质。这一过程可分三局部进行。
(一)抓住“就走”,了解列宁是主动选择走险路的。
请同学带着问题(质疑提出的)读第二段,初步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在交流自学情况后,教师让同学找到描写路险的句子,通过“路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和“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比较,再利用书上插图的直观效果,引导同学体会出这条近路太窄太险。并假设假如你面对这样的险路会怎么样呢?(害怕、不走、返回)可列宁是怎么决定的呢?同学读书找出后启发同学再次比较:“我们走那条小路吧。”和“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在语气上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出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的决心大,态度坚决。
(二)抓住“您能过去吗?”,体会列宁的勇敢。
教师提出问题:当巴果茨基对列宁说:“您不能从这儿过”时,列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读11至15自然段。自学交流后,启发同学考虑:列宁为什么反问巴果茨基呢?他的问话中含着什么意思呢?并进行填空练习“您能过去吗?您____,我____。”(您能走过去,我就能走过去。您不怕危险,我也不怕危险。……)同学进一步体会出列宁是那么勇敢,那么充溢自信。
在同学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3至13自然段,指导同学读出列宁(问路时)着急—(选路时)坚决、自信的语气变化。
(三)抓住“向前走”,体会列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战胜艰险的勇气。
引导同学读书考虑: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面走,他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他害怕了吗?巴果茨基让他“往回走”,他听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同学找到课文的第17自然段。教师抓住“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让同学展开想象:此时列宁会想些什么?抓住“向前走”引导同学考虑:怎样走?说明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列宁没有被危险吓倒,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险路,表示了列宁迎难而上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这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15至17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同时抒发同学对列宁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的赞美之情。
教师启发同学体会列宁走过了险路,登上了山顶,看到了日出壮丽景色的心情,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8自然段。
三、通过学习列宁第二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一)抓住“仍旧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从哪看出列宁他们走了两次这条险路呢?”引导同学对“仍旧”加以理解,再次体会列宁主动找苦吃。请同学边读第三段边找出第二次登山与第一次有哪些不同?并看图想象,下山时,列宁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从此事,你对列宁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二)抓住“每时每刻、随时随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为什么回来时不必走这条险路,列宁仍旧走呢?列宁是怎么解释的呢?教师由此问题导入理解中心段的学习。让同学边读边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再考虑:“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什么意思?启发同学联系全文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锻炼意志的?(同学自选板书中的内容,自选句式来说。)从而体会到列宁不愧是一位革命领袖,他自找苦吃,以苦为乐,自觉地锻炼意志。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
四、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项目,为了培养同学的概括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精心设计归纳段意的训练。
归纳段意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却是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因此,设计了三种训练形式来归纳段意,目的是用归纳段意进一步突破难点,抓住重点,为抓主要内容铺路搭桥。
课文共分三段。学习第一段,请同学边读边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同学独立概括段意。
学习课文第二段时,开始引导同学围绕着“为什么登山?怎么登山?结果如何?”自学,初步感知主要内容。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出示投影,让同学通过比较选择段意。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三段段意是在同学读懂内容,体会中心后,采用填空练习概括的。
第三段段意: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列宁()仍旧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二)精心设计抓主要内容的训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由于同学年龄小,概括能力较差,所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在引导同学在迁移中用方法,发现规律,培养同学发明性思维的能力上。为此,设计了以下训练步骤。
首先引导同学回忆归纳段意有哪些方法?(归并法,抓重点句,连重点词、串问题答案等)启发同学比较:归纳段意和抓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归纳段意是把相同意思的几个自然段段意归并在一起;抓主要意思是把各段段意归并在一起。)接着请同学把三段段意连起来说一说,告诉同学这就是《登山》一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出示投影,引导同学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
出示投影(一)
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列宁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列宁仍旧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同学读后发现“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一句是隐居的原因,与登山关系不密切,是次要内容,可以删去。同学迁移运用了舍次留主的方法。
出示投影(二):同学读后发现这段话中“列宁”出现了三次,人称重复,可以将第2个、第3个删去或将第3个换成“他”。另外“危险的”出现了两次,可以删去第2个。
出示投影(三):引导同学读后发现,连段意后段与段间不连贯,可以通过添加词语的方法,使段间衔接自然。
通过几次的训练,不只使同学学会了抓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考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抓主要内容呢?同学运用了串问题答案,连重点词语等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开发了同学求异思维和发明性思维的潜能。
说板书设计
   “不必走” “仍旧走” 列宁
为什么? 登 “往回走” 向前走     自觉
怎么?山 “不能走”    跟着走     锻炼
结果?  “太危险” “就走”  意志
此板书设计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课题左边是同学质疑内容,也是抓课文主要内容的线索。中间局部抓住巴果茨基和列宁对话的四个关键点(语言文字训练点),目的是引导同学从全文的角度,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右边局部高度概括了同学体会到的本文的中心思想。
特别提出的是,要发挥板书的多功能作用,充沛利用板书为教学服务。如可用左边的问题,引导同学采用串问题答案的方法来抓主要内容。又如利用中间局部的板书,引导同学联系全文,自选一组内容,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的。不只体现了从整体着手的思路,而且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说特色
发明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进行发明性的教育呢?在《登山》一课的优秀教案中,我对凭借教材开展发明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做了一点探索。
1.抓住“难点”,开展发明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引导同学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不光为了看日出,而是锻炼意志,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并不急于让同学在第二段学习时就领悟到这一点,而是在学习了第三段理解了中心句后,精心设计了联系全文,自选内容(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的训练,使同学通过发明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对中心的体会。
2.抓住“异点”,开展发明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练习抓主要内容的训练中,教师的着眼点不是让同学掌握一种方法,而是启发同学多想几种方法练习抓主要内容。在学习抓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开发了同学发明性思维的潜能,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次次去发现问题,一步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获取了知识,培养了概括能力,而且启迪了发明性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3: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