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守儿童”的调查和对策&nbsp&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一、“留守儿童”问题与背景
&nbsp&nbsp&nbsp&nbsp1、什么是“留守儿童”?
&nbsp&nbsp&nbsp&nbsp“留守儿童”是指家长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小朋友交由长辈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等方式,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由于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隐患。目前,这个群体在我国已相当普遍,尤其在农村特别突出。
&nbsp&nbsp&nbsp&nbsp2、“留守儿童”发生的背景
&nbsp&nbsp&nbsp&nbsp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从一定的程度上讲,在现今中国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可以说,农民外出打工,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定结果。
&nbsp&nbsp&nbsp&nbsp二、关于我校“留守儿童”的数据调查和分析
&nbsp&nbsp&nbsp&nbsp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总数在880万左右。我校是一所县级农村示范初中(代管小学六年级),同学总数为1200人左右,其中家长均不在家的有34人,只有单亲在家的265人,“留守儿童”占同学总数的25%,他们受监护的状况和表示状况令人担忧,从我校“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受监护状况的几组调查数据中便可见一斑。下面是具体数据。
&nbsp&nbsp&nbsp&nbsp1、“留守儿童”中的45%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20%由亲戚代管,可见隔代监护成了留守同学主要的监护方式。
&nbsp&nbsp&nbsp&nbsp2、43%的隔代亲人很高兴照顾“留守儿童”,39%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小朋友感到费劲”,11%的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小朋友感到非常费劲”。
&nbsp&nbsp&nbsp&nbsp3、81%的亲戚表示“不乐意帮管小朋友,但没方法”。
&nbsp&nbsp&nbsp&nbsp4、55%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从不与小朋友谈心”。只有22%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能和照顾我的人说”。
&nbsp&nbsp&nbsp&nbsp这些数据标明:“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和家庭温暖,无论是隔代亲人还是亲戚,对他们大多局限于吃、穿之类的浅层关怀,在监护内容和责任上存在着很大的盲区,难以尽到对他们的教育责任。
&nbsp&nbsp&nbsp&nbsp今年五月,学校政教室牵头,组织各班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班主任在报告中指出了局部“留守儿童”具有共性的东西,列举如下:1、情感冷淡,缺乏爱心;2、生活铺张,不懂节俭;3、我行我素,不受管束;4、性格偏激,容易激动;5、有挫折感,自信心弱;6、行为乖僻,不计后果。用班主任的一句不恰当的话就是:多数“留守儿童”心理不太健康。
&nbsp&nbsp&nbsp&nbsp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
&nbsp&nbsp&nbsp&nbsp1、“留守儿童”终究是未成年人,明辨是非能力尚欠缺,好的行为习惯尚未养成,离开了家长的管束,便表示出自由散漫的特征。
&nbsp&nbsp&nbsp&nbsp2、“留守儿童”难以得到家长关爱,却渴望温情,为得到温情可能不择手段,或得不到温情后漠视人情甚至发展为敌视人情。
&nbsp&nbsp&nbsp&nbsp3、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并不图小朋友在校学习怎样,而仅仅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放松对小朋友的要求,对学校工作不予理解和配合,这样更助长了小朋友的不良习气。
&nbsp&nbsp&nbsp&nbsp三、几个典型例子
&nbsp&nbsp&nbsp&nbsp1、我校301班有个同学叫易某,家住集镇,是移民来的农村人口。该生很聪明,学习成果一度非常优秀,居年级前二十名。由于家庭原因,他从九岁时父亲负气外出不归,其母带养。原本情况还可以,只是有些“个性”让人不能接受。比方:自负、好斗、骄傲自满,偶尔也还上网。一年半前,其母随人外出打工,由其年近七旬的外婆带养。老人年岁已高,根本无法管理除吃住之外的其它问题。慢慢地发展到打架、抽烟、上网……班主任多次找他谈心,进行帮教,由于无法与家长联手,但效果很不明显。时间长了,该生对班主任的教育愈加反感,今年四月,最终发展到与班主任大吵大闹并顽固地离开教室,呆在家中。学校后来多方努力,虽然该生最后坚持了学业,但中考一败涂地,成为他个人、家庭和学校的一大憾事。
&nbsp&nbsp&nbsp&nbsp2、302班同学贺某,女,15岁。该生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与同学难以相处。经过调查发现,她的家底是这样的:家长双方在她六岁时外出打工,一去不返,将她留在姑姑家中,因姑姑家中本有两个小朋友,在对小朋友的关爱方面也有一些差异,导致该生自感如同一个被人遗弃的孤儿,对家长非常思念,也非常仇恨,在她的日记和习作中经常透露出此类信息。毫无疑问,该生已经不可防止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而且会影响她今后工作的一生。
&nbsp&nbsp&nbsp&nbsp繁重的考虑:
&nbsp&nbsp&nbsp&nbsp——老人难担教育管理责任;
&nbsp&nbsp&nbsp&nbsp——家长外出打工勿忘教子;
&nbsp&nbsp&nbsp&nbsp——学校、家庭、社会要多方关爱。
&nbsp&nbsp&nbsp&nbsp四、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对策
&nbsp&nbsp&nbsp&nbsp“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当今一大社会难题,要破解,学校、家庭、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应该努力做到:家庭固本、学校“留心”、社会防根。笔者认为,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必定产物,解决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大可能地缩小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但就眼前来讲,首要的还是解决最实际的教育管理问题。作为学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nbsp&nbsp&nbsp&nbsp1、建设书香学校。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灵魂的归宿与寄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建设“书香学校”容易使他们找到灵魂的依傍,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为此,学校要加大图书室和阅览室工作,把同学引导到书本与知识的海洋中去。
&nbsp&nbsp&nbsp&nbsp2、开展有益活动。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发明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举办各种晚会、体育运动会、歌咏竞赛、演讲大赛等。学校团队工作要多关注留守儿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留守儿童“留心”在学校,对老师、同学信任,对学校发生依赖感。
&nbsp&nbsp&nbsp&nbsp3、实行档案管理。学校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普查登记。各班在新学年同学报到注册时将家长外出务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nbsp&nbsp&nbsp&nbsp4、加大人文关怀。学校要充沛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各班可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对留守儿童积极疏导,放大优点,去掉自卑,树立自信。学校要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同学、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nbsp&nbsp&nbsp&nbsp5、强化综合管理。学校可开办监护人培训班,开办&nbsp“家长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意识。
&nbsp&nbsp&nbsp&nbsp6、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同学”谈心制度,开设心理健康咨询信箱,和时解决“留守儿童”生长中出现和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协助其塑造健康心理;&nbsp逐渐引导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明辨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抵制外界不良风气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