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数基本性质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学习了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观察猜想——试验分析——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教学模式。 首先通过故事引入新课,然后让学生去猜想、观察、试验、感悟,进而得出结论。当学生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之后,再结合商不变的性质深入理解,把知识融会贯通。整个教学环节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3张圆形纸 水彩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中秋节,李老师家里可热闹了。李老师拿出3块月饼,分给他的3个学生,李月分得一块月饼的,张明分得一块月饼的,王彤分得一块月饼的。李老师刚分完,李月就叫了起来:“不公平!王彤分得的多,我分得的少!”张明也连忙叫着:“李老师偏心!”只有王彤在偷着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李老师分得公平吗? 预设 生1:我觉得不公平,王彤分得的多。 生2:我觉得张明分得的多。 生3:我觉得公平,3个人分得的一样多。
师:到底李老师的月饼分得公不公平呢?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就明白了。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分月饼,让学生解决月饼分得公不公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用学具表示出,,。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大小相同的3张圆形纸,用这3张圆形纸代替月饼,像李老师一样来分月饼。 先在第一张圆形纸上涂色表示出它的,然后在第二张圆形纸上涂色表示出它的,最后在第三张圆形纸上涂色表示出它的。 2.汇报涂色的过程,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预设 生1:把第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它的。
生2:把第二张圆形纸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4份,就是它的。 生3:把第三张圆形纸平均分成12份,取其中的8份,就是它的。 出示课件,展示涂色结果: 3.观察上面的分数,探究分数间的内在联系。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圆形纸的涂色部分,你有什么发现?(3张圆形纸的涂色部分是一样大的) 师:现在再来判断一下,李老师分得公不公平?为什么?(李老师分得公平,因为他们3个人分得的月饼一样多)
师:现在我们的意见都统一了,李老师是非常公平的,他们3个人分得的月饼一样多。那么,,这3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呢?(如上图所示,这3个分数是一样大的,即这3个分数是相等的) 4.探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 (1)观察这一组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了,大小没变) (2)从左往右观察,第一个分数和第二个分数相比,第一个分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 (3)师追问质疑:和第三个分数相比,第一个分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4倍)
(4)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并说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并汇报变化规律) 师:刚才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这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它们的大小却一样,那么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怎样的变化时,它的大小才不变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总结规律并汇报) 师小结:像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的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分数基本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