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香品人生高中议论文1500字
百年淑子,世纪行过。杨绛先生驾鹤西去,追寻她天堂中的“我们仨”。“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先生的百岁感悟,以“捣磨”香料喻人生,如此“金句”,值得我们一帮“屑小”终生品味。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味香料,那么,“捣香”和“磨香”是其不可或缺的两个过程。捣的越碎,磨的越细,人生就越是精彩。
人生需“捣”。人生成长就是一个刻苦进取,历经磨难的过程。如制香一般,粉身碎骨,才有可能从最初的普通花草重生为芳香四溢的香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只有经历千种艰难,万般痛苦,如一次次跌倒在失败的泥潭后再度爬起,如在碎石嶙峋的山路里跌撞前行,如在布满荆棘的灌木丛中被刮得鲜血淋漓仍硬着头皮往前冲。这就是“捣”!其作用不是为了毁灭,而是让人重生!
人生被“捣碎”的程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成长路上的天崩地裂是真正催人奋进的号角。明代伟大的哲学家,“心学”创始人王阳明,为了探寻何为天理的本源,前后受尽十余年的痛苦与煎熬。幼时的王阳明,是一块璞玉,是一味极好的香料。他十五岁时便作诗道:“山高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未曾接触过哲学的他,此时已初步具备了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在唯功名论的明朝中后期,拥有一位状元父亲的王阳明,不求功名利禄,坚持自己“为往圣继绝学”的理想,孜孜以求的探索朱熹的“天理”为何物?王阳明使出洪荒之力,遍览古籍,还曾面对竹林思索七天七夜,想以此验证朱子“格物致知”的理学。但是,天要“降大任于斯人”,定会“空乏其身”,在经历了官场的失败后,王阳明最后被贬至荒蛮的贵州龙场,做了一个最小的官——驿丞。但他追求理想的坚毅没有停止,经过九死一生,终于在一个深夜突然顿悟:天理即人欲。“龙场悟道”使其成为明朝儒学集大成者,并创立了“心学”一派,流芳百世。
人生需“捣”,但人生更需“磨”。“磨”使香料变得细腻而松软,“磨”使人性变得宽容而谦逊。“捣”是向外积极进取,“磨”是向内自省自律。“捣”决定人生的高度,“磨”决定人生的宽度。
清代大儒曾国藩就是“磨”的典型代表。他功高盖世,位极人臣。但仍“每日三省吾身”,从三十一岁那年起,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记错本”,名曰“过隙影”,用楷书记下每日犯的过错,为了“念念欲改过自新”。这个每天的“记错本”一直写到他去世的那天。
曾国藩推崇修行在事上磨。他不仅自我约束,还严格要求下属和家人。李鸿章曾在曾国藩手下做事,一日夜有公务,次日晚起,曾就派人三次催促,待李起床到饭厅,见几十人坐等。曾要求下属前日睡觉再晚,次日必须按时起床吃饭。这件小事让李鸿章极度汗颜,终生铭记。
曾国藩身许社稷,魂绕家园。他通过书信教导子女“俭以养德,勤以持家”,特别是规劝他那个立了战功的九弟曾国荃“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弟须慎之又慎!”,对待批评哪怕不是事实,态度也得“抑然”,不得“悍然”,并提出“有者改之,无者加勉”的八字箴言。曾文正公真真达到了“磨”的最高境界。
两个历史人物的“捣”与“磨”的人生,让我们品味出了杨绛先生香料的些许味道。“捣”是轰轰烈烈追求理想的奋斗过程,“磨”就是不忘初心、自省自律的回归过程。只有成功与修行兼备,立功和立德并行,才是一款旷世奇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