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节课围绕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创设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究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去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究出“周长”的含义。 1.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通过利用学具进行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周长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操作中进一步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 通过画一画、围一围、描一描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既了解了封闭的概念,又找到了测量不规则图形及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以后“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
| 教师准备:PPT课件、树叶、三角尺、圆形的钟面、基本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直尺、米尺、绳子、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标准五角星、彩纸 |
|
| | | |
|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比赛画图形,看谁画得漂亮。 2.巡视,让学生把不同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3.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提问:同学们画的图形与老师画的有什么不同? 老师画的图形 学生画的图形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手中拿学生画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这样的图形叫封闭图形。 (2)导入: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周长。 | 1.拿出彩纸,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 2.将自己画好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3.观察图形,找出不同的地方。 4.观察图形,思考什么样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哪些图形可以找到它的周长?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2.描出下面这些图形的周长。 |
| 1.认识周长。 (1)将基本平面图形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到黑板前指一指自己喜欢的图形的周长。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一找它们的周长,说说你的发现。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1)引导学生利用课桌上的物体,选取其中的一个面,用描一描的方法描出这个图形的周长,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观察老师所画的图形:我们从一点出发,绕着图形的边线走,不能回到这一点,这些图形不是封闭图形,这样的图形没有周长。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有周长。 | 1.(1)观察黑板上的基本平面图形,到黑板前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 (2)观察身边的物体,发现不仅图形有周长,物体的表面也有周长。 2.(1)选择课桌上的物体,选取它的一个面描一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小组讨论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 3.选出适合的方法测量下面图形的周长。(填序号) A.直尺测量法 B.滚动法 C.绳测法 ( ) ( ) ( ) ( ) ( ) ( ) |
| 1.出示树叶、圆形的钟面,引导学生观察,找到它们的周长。 2.引导学生运用学具探究如何测量树叶和圆形钟面的周长,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 3.讲解测量圆形物体周长的方法。 4.出示标准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测量这些规则图形的周长。 5.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图形和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小组汇报。 | 1.观察思考,找到树叶、圆形钟面的周长。 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选代表汇报:分别用绳子沿着树叶和圆形钟面的边缘围成一圈,再用米尺测量围成一圈的绳子的长度,得出树叶和圆形钟面的周长。 3.认真倾听测量圆形物体周长的方法。(滚动法) 4.小组合作,动手测量这些规则图形的周长。 5.汇报展示,交流成果:不规则图形可以用绳子围图形一圈,再测量围成一圈的绳子的长度;也可以用滚动法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规则图形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出周长。 | |
| | | |
| 1.量一量,算一算。引导学生完成教材83页“做一做”。 2.引导学生测量学具中的基本平面图形的周长。 | 1.同桌之间互相合作,按要求测量。 2.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测量其周长,并汇报测量结果。 | 5.用同样长的绳子围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谁的周长长?为什么? |
|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 | |
| | | |
| 周 长 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绳测法、滚动法。 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直尺测量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