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课堂,多听听孩子的声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23:3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下这个标题,想到了上学期我在讲《惊弓之鸟》一课时的一个故事。

讲解过程中,忽然一个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更羸是魏国的大将,善于观察分析,武艺也很高强。要是让魏王射这只受过惊吓的大雁,这只大雁还会掉下来吗?”

一时激起千层浪,顿时孩子们议论纷纷。没想到孩子们会产生这种新奇而又有创意的思维。我脑子里迅速罗列已有的文学历史知识明确了自己的答案后,然后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告诉他们,与其我们双方各执一词,不如我们现在就举行一个辩论会,看看哪一方的说法更合理。

答辩开始,认为这只大雁还会掉下来的同学的说辞很统一: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并且伤势未愈。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不管是谁拉弦都会因害怕往上飞导致伤口再次破裂而落下来。反方的理由就有些复杂甚至还带着孩子般的稚拙:有的说魏王是大王,肯定不会武功,拉弦的力度不够大,不足以惊吓到这只鸟,所以这只大雁就不会掉下来。还有的说魏王不如更羸聪明,一定啥也不会,等他瞄准了那只大雁早就飞远了。总之反方把问题的症结集中到魏王身上,无非是他养尊处优一无是处,会不会拉开弓,弓弦的声音会不会惊扰到那只大雁上。

看到孩子们争执的那么激烈,这确实也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有想到三年级的孩子会想那多那么远。为了让孩子明确编排这篇课文的意图,我问孩子们:“同学们,这篇寓言的题目叫做《惊弓之鸟》。大家再来考虑考虑这只大雁之所以会掉下来的原来是什么?这和援弓的人关系究竟大不大?” 于是孩子们再次回到文本当中,将那只大雁的叫声、飞的状况认真品读。最后表示知道了答案并对更羸深表佩服。看到孩子们理解了文本,我顺势抛出了又一个问题,针对孩子们刚刚有争执的地方因势利导,做拓展和激趣:“是不是你们认为历史上的皇帝都是窝囊废,又傻又笨,不能文不能武的?”孩子们的兴趣再次被激发,很多孩子提到了李世民、提到了汉武帝、成吉思汗等,说看到电视上演的他们文武双全。还有的孩子思想更深刻:如果不是古代一代代皇帝的智慧,哪有我们的文明古国?哪有我们现在的地大物博?还有的孩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历史上有许多好的帝王,也有不好的昏君。但拉不开弓的应该不多……“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中国的历史呢?想不想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帝王、有哪些真的拉不开弓箭的无能皇帝了?建议大家读一读《上下五千年》……”

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也兴奋不止。如果每一节课孩子们都能如此兴奋,哪怕他们提出的问题如此不着边际,我们也应该激励他们敢于思考、敢于质疑。哪怕孩子思想的那根线飘得再远,我们做老师的也必须有能力把它艺术的收回来,而不是禁锢或扼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9: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