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好的我们》影视作品中,当耿耿向张平老师询问:教育她和余淮有什么样的不同?张平老师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一个是将病入膏肓的病人挽救过来,一个是健康的人,那一个的成就大一些?其实很喜欢影视作品中的张平老师,一身不太合身的西服,难于掩饰他初为人师的紧张,一副颇具喜剧色彩的小胡子,看似严肃却在微笑中被打回了原形,大学生的稚嫩都在话语中流露了出来,可以说他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缩影,因为对学生的包容和爱护,赢得一群在学校属于调皮捣蛋、问题多多学生的尊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他看到学生多是学生身上的优点,因为包容,他可以容忍贝塔花钱请他人当家长来参加家长会,因为对学生的爱护,他面对余淮母亲的要求,仍然让耿耿和余淮坐在一起成为了同桌,让在紧张压抑中的高三,充满了些许的温馨和暖意,面对学生的压力,他可以领着学生一起爬山,也可以为学生购买饮料,让学生获得暂时的放松,总而言之,这是一个虽然身上也存在着缺陷,教学方式也不被一些人认可,但依然难抵其完美形象的一个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一位这样的教师,“一个中学老师究竟能走多远”,这是他对教育对自身厚重的思考,他是唯一一个在中学里开始人文教育大课堂的老师,他是直接对学生的灵魂进行教育的老师,他就是马小平,在学校里,他的勤奋是人所共知的,在湘潭市一中任教期间,他拥有了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现实的可能,他会用两年的时间将中学中所有的知识全部讲完,最后一年都用来进行课外阅读,大量讲述鲁迅、卡耐基及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这在素质教育尚未落地,仍以成绩评价学校和老师的一所市重点中学,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在哪里,马小平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再是走上三尺讲台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成为了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的朋友,课外他可以放下老师的架子,俯下身去和学生一起下围棋、国际象棋,打桥牌,打篮球。同样他的家里对学生来说,也是温馨的港湾,成为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总是高朋满座,时时充满着学生的欢笑。他的教育思想不在于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科学文化知识,而在于他完成了学生思想上的启蒙,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大门,让外界更多的阳光、水分通过这扇大门渗透进来。做一个真正意义上大写的人,这是马小平为自己的整个班级建立的共同的精神气质:人的道德和修养、人的自信和热爱、人对普世价值的追寻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精彩的讲授,他将善良和美好的种子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并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进行浇灌,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用灵魂触动灵魂,用心灵去触摸心灵,启迪着学生的心智,在自己短暂的一声中,践行着他的那句追问:“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干教育这一行,如果不是十分的热爱,干得不愉快,而且还痛苦,那就真正要赶紧改行。但是我们如果执意选择教育,那我们就得朝最好的方面去做。”马小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马小平从他的开始选择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自己所要走的道路是异常的艰难,其艰难超出人们的想象,马小平注定是孤独和充满了些许的悲剧色彩,他的视野已经超出了中学教师的格局,然而他很难得到人们的支持,在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理念下,他被家长责问问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言语之间非常的不客气,甚至可以说是指责,犹如一道道无情的鞭子鞭笞着他的心灵,他很难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里把人文教育的理念实现出来。应试和人文的矛盾,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分数决定一切的时代,家长和学生会做出最现实的选择,对他而言,则是理想得不到实现,心灵备受煎熬中,痛苦的挣扎。
马小平带着他的教育梦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他的生前崇拜苏霍姆林斯基,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一辈子,只要能到一所像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学校去教书就值了。苏霍姆林斯为世界留下了四十多部专著,八百多篇论文,被人们称作活的教育学。而马小平则为我们留下了人文素养教育的理念和一个孤单的殉道者的背影,因为离去,所以美丽活在了我们的心目中,我们曾经遗憾错失了一个拥有自己教育梦想的同行和先驱者,因为与之失之交臂,我们在内心中永远记住了马小平的教育理念,正是因为有了遗憾,所以我们的内心永远为他保留了最美的模样!
|
|